肝癌术后患者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运用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11-01冯爱芳董芳芳鱼晓清王建民
冯爱芳,董芳芳,郑 鑫,鱼晓清,王建民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61),2.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
△通讯作者
肝癌术后患者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运用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冯爱芳1,董芳芳1,郑 鑫1,鱼晓清1,王建民2△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710061),2.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患者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运用方法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疼痛控制,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康复过程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模拟视觉评价法(VAS)评分、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和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采取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可使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焦虑程度得以明显减轻,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学者通过研究方发现,卡尔森式疼痛管理模式,可将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有效提高,并且可将医护人员所具备的疼痛管理理念进行加强,确保患者尽早开展恢复训练,同时使并发症得以减少[1]。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探讨肝癌术后患者的卡尔森式疼痛管理理念运用方法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26~79岁,平均(58.3±5.9)岁;观察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25~80岁,平均(59.1±6.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疼痛、焦虑评分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岁;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者;存在癌性疼痛者;功能状态评分(PS)低于5分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无法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者。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疼痛控制。具体为结合患者的主诉,对患者开展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用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止痛。观察组患者实行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①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工具为VAS量表,在患者入院后10 h内,为其开展首次疼痛评估。之后每天10点和21点,为患者开展疼痛评估2 d。两天后,根据VAS评分结果对其进行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如患者的VAS评分低于5分,则每隔8 h为其开展一次疼痛评估,如患者的VAS评分高于5分,则每隔4 h为患者开展-次疼痛评估,并做好疼痛记录工作,包括评估日期、疼痛部位、用药情况、疼痛分值、处理措施等。②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参照VAS评分结果,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卡尔森式镇痛处理,镇痛处理的方式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当患者的VAS评分低于6分时,其疼痛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导致,因此在进行卡尔森式镇痛处理时,指导患者将情绪放松,并指导患者对呼吸节奏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开展音乐疗法,对患者进行抚触,将患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当患者的VAS评分为6~9分时,可为患者采取适当保护性及舒适体位,并为患者开展冷热敷,穴位按摩等进行镇痛处理,当采用上述方式所取得的镇痛效果不明显,或是患者的VAS评分达到9分及以上时,应采用药物镇痛,通常情况下,药物镇痛应参照WHO制定的三阶梯给药方案进行实施,注意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应用时间。若患者采用吗啡进行镇痛,护理人员应参与到医生查房工作中,同医生,以及患者,共同对疼痛控制目标进行确定,从而使患者的VAS评分降低到3分以下,同时在48 h内,保证患者的疼痛频率,以及解救频率不超过5次。将各项措施完成后,在开展评估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准确记录。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疼痛控制满意度,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疼痛评价采用VAS评分法进行评价,共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最为剧烈,在进行管理后的3 、9、18、36 h为患者开展疼痛评价,并取平均值[2]。焦虑状态评估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包括SAI和TAI两个量表,每个量表共25项条目。前30题为SAI,可对患者在应激情况下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价,后20题为TAI,用于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评定。每个条目均为4级评分,由患者自主选择,分值23~84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3]。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进行调查,共100分,≥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其余为一般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结 果
1 两组疼痛焦虑评分比较 见表1。观察组VAS、SAI和T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疼痛焦虑评分比较(分)
2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见表2。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3 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满意16例,一般满意20例,不满意18例,总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满意32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4.44%。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6,P<0.05)。
讨 论
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属于一种可对疼痛经历进行评估,同时可根据评估结果将干预措施进行提供的一种综合行为[4]。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开展的基础为最佳研究证据,并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对患者的自身条件以及特点,具体病史等进行参考,对所有可用资源进行利用,最终为患者提供疼痛管理相关护理服务,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有效缓解,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VAS、SAI和TAI评分均更为优异,提示采用卡尔森疼痛管理,可使肝癌患者术后疼痛,以及焦虑水平得以降低,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之所以观察组能够取得良好的疼痛、焦虑控制效果,是因为卡尔森疼痛管理所提供的干预措施是以全面综合的疼痛评估经历为基础,因此在开展干预时,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可取得更为优良的疼痛和焦虑控制效果[6]。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卡尔森疼痛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肠道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更短,而睡眠时长更长,提示卡尔森疼痛管理不仅使患者的疼痛,以及焦虑水平得以明显降低,还能够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也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卡尔森疼痛管理的观察组,其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卡尔森疼痛管理所具有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术后采取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可使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焦虑程度得以明显减轻,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于 洋,于世英.癌痛规范化诊疗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4):225-230.
[2] 何媛媛,叶兴宏,马 英,等.地佐辛与曲马多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8):1248-1249.
[3] 刘文飞,程亚军,朱振新,等.经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对术后康复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4):528-529,534.
[4] 姜爱玉,汤阿毛,陈俐娜,等.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1):110-112.
[5] 曾志平,何风娥,周 峥,等.肝癌术中断端门静脉途径置管术后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1):1-2.
[6] 王锡英,兰美莲.异甘草酸镁治疗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0,22(6):142-143.
[7] 吴云燕,姜爱玉,陈俐娜,等.卡尔森式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0):1935-1936.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6SF-206)
肝肿瘤 疼痛 生活质量 @卡尔森式疼痛管理
R735.7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10.029
(收稿: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