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实施路径探析
2017-11-01李舒静
文 李舒静
区域建构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实施路径探析
文 李舒静
游戏是幼儿体验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幼儿构建认知,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在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环境设置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重物质、轻心理影响,忽视幼儿内心感受,以成人预设标准而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重结果呈现而忽视幼儿参与实践等问题。为此,本文将着重结合区域游戏环境创设问题,来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实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将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基础。人类学家赫伊津哈提出“人类文明是建立在游戏基础上而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可见,游戏活动是引导幼儿体验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主要内容。区域游戏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开展区域自主性游戏教学的基础和充分体现“做中学”“玩中学”理念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多维度内外衔接的区域游戏空间环境
在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上,要注重游戏活动的基本导向,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感知、操作和体验,增强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自主性、积极性。
游戏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的延续性、可迁移性的特点,来实现幼儿班级空间多维度区域环境的有序搭建。比如,利用室内走廊墙壁、观摩厅、门厅、室内外衔接空间等区域来创设不同的区域游戏环境,发挥其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价值。当然,对于室内区域游戏环境的营造,要注重动静分离原则,特别是在室内游戏环境上,尽量设置适宜幼儿操作的活动,而将活动性较大的活动安排在室外。
幼儿区域游戏环境是实现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要区域,要便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在游戏设施投放上,要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空间的优势,便于从多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意识。比如,对于橱柜、桌椅、洗手间等小块区域,可以设置生活区、语言区、益智区等;对于寝室某一角可以创设娃娃家,对于门厅某一处可以创设美工区,对于走廊某转弯处设置公共角色游戏区等。区域环境的创设要注重立体性,比如,对于空白的墙壁可以设置活动展示墙、区域活动规则、区域标志牌、才艺展示等等,便于幼儿从中来获得理解与认知,增进对区域游戏的参与热情。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友好互动
(一)倡导师幼平等观,构建和谐互动关系
室内区域游戏环境是组织游戏活动的载体,教师在活动实施中要从自身的语气、态度、表情、动作等方面,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协商、启发、建议的方式来完成师幼对话。尊重幼儿,不能用指令方式、否定方式来指挥幼儿,而应给予幼儿必要的信任,给予其机会,鼓励其通过参与游戏来表现自我。教师可以用赞许的目光、点头、拍手等鼓励性表情和动作来对幼儿进行评价。同时,不同年级的幼儿因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也从区域游戏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上,灵活进行调控。避免过多指责,更不能采用讽刺、挖苦和不合理的惩罚来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使得幼儿产生羞怯感、自卑感,甚至缺乏安全感。因此,教师在区角游戏活动中,要贯彻好平等教育理念,为幼儿游戏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构建友好的同伴关系
在创设区域游戏心理环境上,除了教师平等、和谐的态度外,还要从幼儿群体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幼儿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比如对“平行影响”理念的应用,要让幼儿个体感受到班级成员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在班级区域游戏活动组织上,也要关注幼儿的自信与自尊感,通过构建良好的幼儿伙伴关系,鼓励幼儿参与其中。比如对于不愿意参与交流的孩子,教师可以提出:“你可以帮我吗?”由此来打消幼儿的心理防御,增进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当然,在幼儿游戏互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争执纠纷或冲突,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分享的方式来增进同伴友谊。
三、突出自主游戏,营造适宜幼儿的学习环境
在创设室内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环境上,要充分发挥师幼之间的共同参与性,帮助幼儿从游戏活动体验中来强化自主意识,来感知游戏活动的乐趣。
(一)降低墙面主题游戏创设高度
从幼儿身心成长特点及生理发展实际来看,由于孩子们个子较矮,墙面环境布置工作,要以看得见、摸得着为基本导向,让幼儿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墙面布置实践中。当然,墙面高处可以布置其他观览性主题。通常情况下,以墙面3/4高度以上为幼儿仰视区域,此处易疲劳,不能更好地形成视觉集中点,因此在布置时可以给予点缀性方式;墙面的1/2高度为成人平视视觉区域,幼儿仍需仰视,但可以在该区域设置主题题目,明确各区域布置的主要内容。比如在班级门厅过道墙面设置“今天的心情如何”主题墙,在幼儿能够接触并够得着的墙面上,设置不同的“心情变变变”轮廓,让幼儿根据自我心情状况来选择填涂颜色,既锻炼了幼儿的涂色方法,增进了心、手、眼的协同能力,还实现了师生共同布置区域游戏环境的目标,帮助幼儿从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根据季节变化来构设活动主题
不同季节的变化对幼儿认知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在“秋游”主题活动设置时,有秋游活动安全事项说明,还会对在秋游中儿童采集的花、草、树叶、果实、泥土等等进行展示,对幼儿在秋游时画的图画、制作的标本等等进行分类放置,对幼儿在秋游中的见闻,蓝天、白云、稻田,以及在田间活动的照片等等进行张贴、布置。还有“春种”主题,春天来了,引领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小花、盆景,一方面来增强室内空间环境的绿意,另一方面,让幼儿从绿植参与中,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从中来观察、发现绿植的趣味。
(三)注重投放材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同样需要根据不同活动主题来投放相应的材料。活动材料本身应该符合不同年级幼儿身心成长的需求,以帮助幼儿从直接的感官体验中获得心理认知。比如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物、实景,通过摆放低矮的架子,便于幼儿自主完成;利用不同的标签来粘贴幼儿的名字;利用废旧纸盒来进行拼接不同的装饰材料。比如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通过手工剪纸方式来张贴教室的玻璃窗,利用不同颜色的塑料叶子来缠绕暖气管道,并悬挂不同孩子的动手照片,利用毛线来制作不同的蝴蝶结,来装扮不同的节日。
四、立足个体差异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创设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环境,要避免对成人预设标准的干扰,特别是走出所谓的文字式、唯美式、结构化环境布置误区,更不能采用孰优孰劣的方式来品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
(一)以满足幼儿个性发展来创设环境
教师在组织和布置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个体的差异性,特别是不同年级、不同幼儿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性。参照《指南》的要求,幼儿区域游戏环境的设置,要遵循“阶梯式”原则,避免以“一刀切”方式来进行统一化。比如,在制作幼儿作品展览板时,从幼儿身高、视线高度来进行针对性设置,高个子与矮个子幼儿要分开,适宜幼儿自主进行张贴和更换,也是尊重幼儿身心成长实际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进行设置不同的高度,便于幼儿从中获得个体尊重。
(二)突出对幼儿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从游戏环境创设要求来看,《指南》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知与理解有别于成人,其独特的想象、情感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主体”。我们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幼儿,更不能以追求结果为目标来进行幼儿活动训练,扼杀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如,在进行幼儿游戏活动环境设置上,教师要与不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感受和想法,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以支持幼儿个性方式来接纳其独特的审美方式。避免因过于强调所谓的技巧、标准化,而忽视幼儿过程体验的针对性。比如在“动手设计未来的飞机”主题活动中,针对幼儿不同的理解与思维,从其对飞机的结构、颜色、特点等方面,让其自己来描绘,并鼓励幼儿复述其想法。
五、立足游戏活动环境的体验性,综合可操作性材料的运用
创设幼儿区域游戏环境,不能仅仅关注结果呈现,更要挖掘幼儿的体验环节,让幼儿能够从特定的游戏环境中,完成对知识、情感的建构过程。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要给予其犯错的机会,让其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在进行室内动手实践活动组织时,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环境搭建的重要载体。比如,利用牛奶纸箱做成冰箱;还可以利用废纸箱平放做成微波炉,并利用饮料瓶盖做出旋转按钮;利用废旧光盘来制作车轮,利用药盒、香皂盒等制作玩具车;利用彩纸、饮料瓶来制作娃娃,利用废旧植物油桶、彩纸来制作小猪、小熊;利用橡皮泥来制作冰糖葫芦;利用硬纸片来制作风车。从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中,幼儿的观察力获得了提升,眼、手协调能力也获得了培养,特别是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孩子做得很仔细,有的孩子做得很粗糙,但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从游戏体验中来感受环境创设的乐趣。另外,针对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弄脏了衣服、弄乱了环境,甚至有些孩子搞破坏,都不要给予直接否定,而是要引导他们做好整理工作,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1]张彩艳.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策略[J].现代教学研究,2011,(11).
[2]高玉梅.浅议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J].课外阅读,2013,(1).
[3]张丽娜.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J].新课程,2014,(2).
[4]周海燕.小空间,大智慧——漫谈区域活动环境创设[J].考试周刊,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