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镶嵌在幼儿生活中的“珠宝”
——记中班“多领域目标整合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7-11-01文殷红
文 殷 红
寻找镶嵌在幼儿生活中的“珠宝”
——记中班“多领域目标整合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文 殷 红
课程的原义是“在跑道上奔跑”,是一个动词、一项活动、一种内心世界的旅行,课程应该让幼儿自主、自由、自在地“奔跑”,并使他们感到“奔跑”时的无比快乐,体验“奔跑”时的无限乐趣。课程游戏化就是要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本文在《指南》的指引下,尝试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幼儿创设真实的生活和游戏空间,构建“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生活经历课程,让幼儿在探索、体验和游戏中获得发展。
幼儿;生活体验;课程游戏化;经历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可见,幼儿园的课程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需要,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我园“多领域目标整合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实施中,我们努力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幼儿创设真实的生活和游戏空间,构建“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让幼儿在探索、体验和游戏中获得发展。
一、寻找镶嵌在日常生活中的“珠宝”——幼儿的兴趣,构建“自由”的生活经历课程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可见,幼儿生活经历课程的构建应跟随幼儿的步伐,去发现平常生活中幼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行动,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值得咀嚼的细节与现象,为构建课程提供线索。而创设“自由”探索的环境,更是丰富幼儿生活经历课程的起点。
例如,在一次田野旅行中,孩子们无意间发现了小蜗牛。“蜗牛的脚在哪里?”“小蜗牛的壳怎么跟螺蛳一样的?”……孩子们的话题犹如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孩子们去探索。于是,“探秘小蜗牛”的活动在班级诞生了。在这一主题活动产生后,我们不是一味地让孩子跟着老师预设的内容开展活动,而是考虑幼儿需要什么,能得到什么。于是,我们创设自由的环境,在科学区饲养小蜗牛,收集蜗牛的资料,在语言区投放有关蜗牛的书籍……整个教室都是“蜗牛”的世界。让幼儿自由地与环境互动,老师则去发现和记录孩子的话题和兴趣。在探究和观察中,孩子对“蜗牛的食物”“蜗牛的大便”等话题很感兴趣。我们便跟随孩子的兴趣开展相应的活动,并构建“自由”的探索环境,如在科学区让幼儿探究蜗牛的大便和蜗牛怎样吃菜叶等,在智力区投放各种“蜗牛”的资料,让幼儿查询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而所有活动的开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孩子的发现不断丰富,让孩子在自由的探索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
可见,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组织中,我们应努力寻找镶嵌在日常生活中的“珠宝”——幼儿的话题。为幼儿提供可自由操作探索的游戏环境,构建“自由”的生活经历课程。
二、拾起镶嵌在偶发事件中的“珠宝”——幼儿的需要,构建“自主”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幼儿作为主体而参与活动中。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在活动中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提供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要激发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这样的课程,才是幼儿的喜欢的,才是自主的生活经历课程。
例如,在一次“量量竹子有多高”的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测量小竹笋”的活动。小竹笋很小的时候,孩子们对测量比较得心应手。然而连续下雨后,孩子们再次到竹林,当他们发现竹笋长得超过自己的时候,都有些不知所指。“竹笋长得这么高,该怎么量?”孩子们向我求教。此时,我没有直接教给孩子测量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孩子们想了很多方法:“拿跟竹笋一样长的长尺”“用长长的绳子”“用长长的棒来测量”。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他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换测量工具,最后终于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测量方法。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可贵的经验。作为活动的支持者,我只是一个真实游戏空间的提供者,我通过教育“留白”,解放孩子的手脚,让他们主动自我建构属于他们的课程。
可见,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组织中,我们应努力拾起镶嵌在偶发事件中的“珠宝”——幼儿的需要。给幼儿留出自主思考、探索的空间,构建“自主”的生活经历课程。
三、抓住镶嵌在预设主题中的“珠宝”——幼儿的行动,构建“创造”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
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和形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对主题探索往往无法扩展得更加深入。这就需要教师抓住适当的时机,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采取适当的策略,深化主题。在活动进行中,幼儿往往会派生出新的行动,而这或许就是课程的新生长。
例如,在“奇妙的信”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写信、收信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我们在班级区域游戏中增设了“邮局”游戏。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你给我写信,我给你回信……班级的邮递员也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依宁小朋友在娃娃家收到信后,顺手拿起一个小玩具,对“邮递员”说:“帮我装到盒子里,送给‘医院’的乐乐医生。”“邮递员”便四处找盒子,在班级资料库,他找了个盒子就把玩具放进去,然后送给“乐乐”医生。游戏结束,在大家一起分享游戏心得时,乐乐把收到“快递”的事情跟同伴分享了。而这次的分享,也推动了活动的发展。“送快递”“快递包装”“快递箱”等游戏内容在孩子的讨论中慢慢丰富起来。我们通过抓住预设主题中孩子“新”的行动,给孩子创设真实的可以经历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在真实的游戏过程中,创造新游戏,构建新课程。
可见,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组织中,我们应努力抓住镶嵌在预设课程中的“珠宝”——幼儿的行动。挖掘并创造真实的游戏空间,构建“创造”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
四、亮出镶嵌在一日生活中的“珠宝”——幼儿的参与,构建“愉悦”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
虞永平教授这样解释:课程游戏化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把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可见,我们的活动应指向幼儿的真实生活世界。所以,在课程实施的时候,我们把课程内容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与环境发生真实的互动,在愉悦的生活中探索学习,构建生活经历课程。
例如,在一次“我是点心师”的经历活动中,我们通过《亲子调查表》发现,大多数孩子都体验过DIY烘焙店、亲子糕点体验店里的点心制作活动,许多孩子在家里参与过包馄饨、饺子的活动。于是,我们开展亲子点心制作活动,让家长提供机会让孩子制作自己喜欢的点心,在操作中积累有关制作点心的经验。接着,我们把“我是点心师”的课程融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让孩子自己体验制作饼干、馄饨、蛋挞等。我们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自主选择制作点心的内容,并在家长助教的协助下制作点心,品尝亲手制作的点心,孩子吃着自己做的点心都非常快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习得了制作点心的经验。我们真正把游戏、课程融于真实的生活,给孩子创造了“愉悦”的环境。
可见,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组织中,我们要亮出镶嵌在一日生活中的“珠宝”——幼儿的参与。为幼儿创设富有游戏精神的舞台,构建“愉悦”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
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孩子主动学习,参与生活,在游戏中充分地学习和享受。在我园“多领域目标整合的幼儿生活经历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把“游戏精神”融入幼儿的生活,努力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构建真正属于幼儿的生活经历课程,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体验中获得成长。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实验幼儿园)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冬青.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4]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