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预防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7-11-01刘应梅冉启琼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预防性体位组间

●刘应梅 冉启琼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预防的护理效果研究

●刘应梅 冉启琼

目的:探索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预防护理方法,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患者106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为22.64%,与参照组患者的50.94%进行对比,数据优势十分明显,即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体位综合征的可能性,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还能优化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护理方法;预防效果

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常采取外科手术方式,但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的特异性,甲状腺手术部位血运丰富、操作范围狭小,所以手术时就要求一种特殊的手术体位,即双肩下垫肩垫,头后仰,术中保持颈部正中过伸位。这种“垂头颈伸仰卧位”常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有时会伴有颈枕部放射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影响。临床上将其称为“甲状腺手术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即“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1]。 现已认识到“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与以下因素有关:(1)患者术前存在颈椎病;(2)术中特殊的手术体位引起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速度降低,椎动脉血容量减少,是引起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3)术中颈椎周围肌肉、韧带长时间过伸牵拉,压迫颈脊神经根,表现为压迫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为主的头颈部疼痛;(4)术中对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的牵拉及颈部后仰对静脉回流的影响;(5)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本院为了降低甲状腺患者术后出现手术体位综合征的概率,增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对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确保符合甲状腺诊断标准,且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偏头痛、甲亢、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近期感染史、近期发热史以及精神障碍等情况。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3例。其中,参照组有14例为男性患者,3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17岁-70岁之间,平均为(38.8±9.1)岁;干预组有13例为男性患者,4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18岁-70岁之间,平均为(39.2±9.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各组数据组间均不存在与统计学意义要求相符的差异,即P>0.05,实验可行。

1.2 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训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对干预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详情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甲状腺患者的临床护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两组表示形式为(n,%)的计数资料,由χ2对组间差异进行检验;而两组表示形式为(±s)的计量资料,由t对组间差异进行检验,P<0.05为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对比

干预组患者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为22.64%,与参照组患者的50.94%进行对比,数据优势十分明显,即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为22.64%,与参照组患者的50.94%进行对比,数据优势十分明显,即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杜文莹[2]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预防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①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带领患者参观医院环境,以此消减患者在陌生环境中的心里排斥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可度、信任度;参考患者的一般资料,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统计基础宣教,提高患者对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等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并告知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气喘、呼吸困难等,并告知患者自我放松方法,例如:深呼吸等。②术前体位练习:护理人员要通过耐心的讲解,帮助患者明确体位练习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患者术前体位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操作:取患者的仰卧位,在患者肩下置入高度适宜的软垫,指导患者保持颈部过伸位,促使颈前部分充分暴露,逐渐增加练习力度。练习次数4-6次/天,单次练习时间介于35-60min左右。练习过程中,如果患者不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可以适当增加练习次数、延长练习时间。③术中变换体位: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调整患者的体位。麻醉后,适当抬高患者肩部,后仰患者头部,使甲状腺充分暴露;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过程中,需要适当抬高患者头部,避免患者术中长时间后仰颈部;完成手术操作后,帮助患者恢复平躺体位。④术后护理:按照患者喜好、舒适度要求,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护理;指导患者以半坐卧位休息,并于患者肩后铺垫充气垫,避免悬空;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并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预后状况,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有效完善[3-4]。

4 结语

综上所述,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对其施以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体位综合征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预后良性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值得临床实践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1]陈敏.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2014,24(04):2063.

[2]杜文莹.甲状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及护理可行性[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3(08):186-187.

[3]李芬,严细婵,唐爱梅等.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心理医生 ,2015,21(19):182-183.

[4]农桂彬.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3,17(04):249.

猜你喜欢

预防性体位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