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分析

2017-11-01赵伟丹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指标值宫外孕甲氨蝶呤

●赵伟丹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分析

●赵伟丹

目的: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β-HCG指标值和包块大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血β-HCG水平,缩小包块,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宫外孕;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效果

宫外孕又叫异位妊娠,具体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输卵管,在所有发病患者中占据95%。因此,一旦患有宫外孕,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延误治疗而引发出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在临床上,对于宫外孕一般是采取保守药物治疗,常见的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因此,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5例宫外孕患者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的高于单一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现将具体报告作如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7.54±2.14)岁,研究组年龄为23~39岁,平均年龄为(29.54±3.05)岁,全部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符合宫外孕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等。在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口服,于饭前两小时空腹服用,连续服用三天。每次服用50mg,2次/日。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50mg/平方米体表面积,单次肌注,分别于第4天、第7天检查患者血β-HCG。7天一疗程,若7天后血β-HCG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前下降<15%、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则继续为患者治疗1疗程,米非司酮的用法同对照组。

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β-HCG情况,并做好记录,其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超声检查包块消失,血β-HCG指标值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超声检查包块有所缩小,血β-HCG指标值下降>15%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反而更加严重,超声检查包块增大,血β-HCG指标值升高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治疗后,研究组的血β-HCG指标值为(1215.1±131.7)LU/L,包块直径为(1.6±0.7)cm,对照组的血β-HCG指标值为(1664.1±128.5)LU/L,包块直径为(3.1±0.9)c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436、t=7.783,P<0.05)。

3 讨论

宫外孕在女性朋友中十分常见,也是非常危险的,若不注意或及早发现治疗,将会危害到宫外孕妇女的生命。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宫外孕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未育女性,这就给女性朋友带来严重的困扰。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宫外孕的早期诊断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大部分的患者在破裂前就可以得到确诊,这为宫外孕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临床上,对于宫外孕治疗,大多数是以保守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前列腺素等[2]。其中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多,去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能够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绒毛组织和蜕膜发生变性,释放前列腺,短时间内可以使β-HCG下降,同时使黄体萎缩溶解,从而终止妊娠[3]。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能够有效拮抗四氢叶酸的合成,抑制滋养细胞增殖,破坏绒毛组织,从而终止妊娠[4]。本次研究显示,单一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治疗有效率达到74.28%,而联合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97.14%,而治疗后的β-HCG水平和包块结构也明显的低于单一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宫外孕,可起到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有效的降低血β-HCG水平,缩小包块,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仙居县人民医院)

[1]刘红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6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6):1222-1223,1224.

[2]张林丽,孟敏,杨晓东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8):79-80.

[3]王永彬.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108-110.

[4]胡方慧,全启花,梁莉,伍世端.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27(02):359-361.

赵伟丹(1989~),女,本科,研究方向为妇产科专业。

猜你喜欢

指标值宫外孕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怎样预防宫外孕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