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疗法治疗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7-11-01赵青松

保健文汇 2017年12期
关键词:营养液白蛋白重症

●赵青松

营养支持疗法治疗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赵青松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IUC肿瘤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采取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显著提升了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营养支持疗法;ICU肿瘤重症患者;护理;肠内营养支持

ICU肿瘤重症患者耐受性和身体状况都较差,严重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性,为ICU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营养支持包括静脉营养与肠内营养。IUC肿瘤重症患者在临床营养支持上主要是指肠内营养支持。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对于IUC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IUC肿瘤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肿瘤确诊患者,在ICU接受治疗时间已达5d以上;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术后处于常规监护状态的患者;肿瘤终末期患者和临床资料缺乏完整度的患者。患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5.39±8.21)岁;其中食管癌9例,肺癌18例,肝癌21例,肠癌39例,胃癌1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研究方法。患者分组后由护理人员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初次营养风险筛查、入住ICU前后的具体营养支持措施、体征指数、机械通气情况、临床治疗以及ICU入住时间等。体重指数评估采取中国标准,BMI<18.5为偏瘦低体质状态,营养不良;18.5<BMI<24为正常体重质量;23.9<BMI<28为超重偏胖,BMI≥28为肥胖。对于身体情况不能支持身高与体重测量的患者,通过血清白蛋白(ALB)的测定判断其营养状况,ALB低于30g/L为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筛查根据NRS2002进行评估,包括疾病评分(0-3分)、营养状态评分(0-3分)及年龄评分(0-1分),总分值≥3则表示需要营养支持。(2)营养支持方法。护理方法,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并处理异常情况;加强抗感染护理,防止患者发生感染或者严重感染;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变化,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合理给予抗生素药物;加强基础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支持。治疗组采取营养支持。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分别经不同途径采取营养支持。(1)经胃实行营养支持:患者胃生理解剖完全正常,有较好排空功能患者使用此方法,经鼻盲插到胃,再经内镜引导实行胃造口置管术。(2)经小肠实行营养支持:对于胃生理解剖完整度不足,营养支持耐受性不足、易反流、易误吸的患者,经小肠采取鼻肠导管或者经皮肤内镜引导实行肠造口置管术实行肠内营养支持。(3)营养液配制:营养液各营养成分含量为蛋白质4.2g/100ml、脂肪3.1g/100ml、碳水化合物13.6g/100ml,总能量为4.16×103kJ/L。根据患者耐受性情况,采取不同比例配制营养液,根据营养液与水的比例分别配制 3 种 1:1、3:2、1:0。(4)营养液输注 :由营养泵缓慢匀速滴入,逐步增加营养液浓度和能量摄入量,开始输入时按照100-150ml/次、2-3h/次的输注量提供患者所需能量,若输注不足时,按照热量:氮=132:1的比例采取静脉补充。患者肠胃道适应度后,可逐步增加浓度与输注量,增加为300-400ml/次、6次/d。危重患者在急性应激期内时,每日总热量要控制在20-15Kcal/kg以内。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增加热量摄入,为患者提供目标输注量。患者体温高于正常值1-2℃时,增加12-13%的热量供给;患者实行了大范围手术时,增加10-15%的热量供给;患者并发严重感染时,增加15-30%的热量供给[1]。(5)实行营养支持的时机:患者血液动力学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水电解质与酸碱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人体内环境基本稳定时则可以开始实行营养支持。⑥营养支持护理:为患者提供包括心理护理、置管术护理、导管护理、管道拔除护理以及营养输注护理等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营养支持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BMI)、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BMI、ICU入住时间对比

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指数、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CU入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BMI、ICU入住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BMI、ICU入住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血清白蛋白(g/L) BMI ICU入住时间(d)治疗组 50 31.38±2.75 17.32±1.48 13.74±8.33对照组 50 37.49±3.26 19.18±1.57 18.25±10.63 t 10.130 6.136 2.361 P 0.000 0.000 0.02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ICU肿瘤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患者机体多数处于高分解状态,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感染情况,增加患者死亡率。ICU肿瘤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营养缺乏,机体亏损较严重,因此,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对于患者治疗情况有重要意义[2]。营养不良使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有显著的增加严重缩短了患者生存期[3]。

本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组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显著提高,表明患者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提高,降低了肺部感染率,稳定了机体内环境[4]。营养支持减少了患者术后创伤应激反应,降低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了患者ICU入住时间,为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经济负担。

综上分析,营养支疗法治疗ICU肿瘤重症患者有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患者治疗时间,促进了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

[1]王萍.营养支持疗法治疗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4(22):415-415.

[2]李秀茹,李艳.营养支持疗法治疗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职业教育 ,2016(15):172-172.

[3]杨艳.营养支持疗法治疗ICU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6(4):278-278.

猜你喜欢

营养液白蛋白重症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