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懂组

2017-11-01

乡村地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毛南族村寨

交懂组

区位:黔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交懂组

民族:毛南族

村庄面积:3.15 平方公里

人口:130 户,406 人

特产:毛南土山鸡、毛南鸽子、毛南鸽蛋、毛南黑猪、毛南腊肉、毛南酥梨、杨梅、板栗、葡萄、荞灰豆腐、何首乌、毛南醇米酒、毛南刺绣产品

荣誉:第一批全国传统村落

毛南族风情园。

交懂寨里的神话故事,诞生了“卡蒲”的来源,寨里有一口甘美的水井叫“洋井”,传说中因寨子背后山上的野葡萄树精作怪施法,把行人抬过路的铜鼓吸进洞里,并怂恿铜鼓与龙王打架,山泉河水暴涨,淹没良田房屋,危害百姓,致使当地年年苦不堪言。有一位仙人路过此地,实地了解民情、察看交懂风水后,知道是山上的千年野葡萄树精的妖法作祟,于是指点教授村民把山上的野葡萄树砍去,全寨男女老少一起,接连几年砍树挖藤除根之后,这里解除了水患,出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的人间美景。仙人说交懂环境优美,村民得山水的灵气,智慧聪明,一教就会,一教就懂,“教”与“交”、“砍葡”与“卡蒲”谐音,这就是交懂和卡蒲名称的来历。

交懂整个村寨四周生态植被完好,背靠绿色青山,寨中有水渠通过,寨脚清幽的小河蜿蜒环绕与优美的卡蒲河交汇流淌,村寨有100多户人家,依山而住,临水而居,民居错落有致,有古木屋、石木、土木、砖木和清水墙结构,吸收杆栏式建筑和攻防建筑的风格,有四合院、正三间加厢房两类,房顶瓦脊一般为双龙抢宝(二龙戏珠)、飞檐称凤尾,屋檐下吊瓜(鸾凤交媾,意味子孙繁衍),窗花为毛南体育斗地牯牛造型、花鸟、方格、万字等图案;个别房屋建筑有幺墙、幺门和女儿墙,有的门头上悬挂牛头、牛角(毛南族崇拜牛,认为牛是力量和勇敢的象征,能为人类创造财富),每条步道、石级整洁,民居、院落前后植树种果栽花,出现林在村中,寨在林中的风光。

感受交懂毛南族的独特之处,就是母性文化。毛南族是一个具有浓烈“母性文化”特征的民族。每年立春之日的母亲节(迎春节),参加者均为年过花甲的老婆婆,男人一律不许参加,即使有老年男子参加,也只是充当伙头军,为老婆婆们服务,不能随便讲话,每年过节按天干地支吉祥数确定开展活动的方位。

感受毛南族“孝文化”:毛南族“女儿节”,每年“六月六”这一天,毛南族的外出女儿都要筹备带上一瓶酒、一碗糯饭、美食、糖果、衣物等回家孝敬老人,感谢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毛南族先民还开启了“火把节”的源头。火把节,毛南语称“雨定”,农历除夕夜,各家自备火把,以吹牛角和敲锣打鼓为号,聚集后赴各家祝福,各户均鸣放鞭炮迎接。之后,毗邻村寨之间各由1人带领众人互相对骂,认为骂得越凶越吉利。对骂中,暗派一些青壮年潜入对方队伍或埋伏在对方村寨边沿,秘密捕捉对方成员,将其灌醉方休送回。年年如此,在交懂村寨里一直仍保留这一民族习俗。

毛南族还把火之祥云、火之魂巧妙的绣在服饰上、雕刻在木器和石板、石碑、石岗、石级之上,镶嵌在浓烈的火龙文化广场上,镌刻在毛南族世世代代同胞的心里。

在毛南族家中做客,烤火、吃饭就在客厅的火笼边,火笼就是烤火、烤红薯、生火做饭、炒(煮)菜挖的火坑(塘),过去大家经常围着火笼讨论家事,亲人和朋友来了敬酒、唱歌、聊天的地方.....

火给毛南族人带来太多的凄美动人的故事、贫困与痛苦的过去、独立与合作、温暖、温馨的记忆,于是产生与火有关的系列故事,这是毛南族对火的理解、崇拜和图腾。

毛南族儿童。

村寨服务信息

村支书:石仕凯 13765758276

村主任:石佩仁 13329646610

交通信息:每天有两班车从平塘县城至卡蒲,时间为7:30和13:30。

食宿接待:农家乐6户,可接待客人200人,乡村旅社4家,床位250人。

(文/索绍川 责任编辑/杨 倩)

猜你喜欢

毛南族村寨
乡村振兴视域下环江毛南族傩文化保护与利用探讨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乌蒙山区少数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以威宁县彝族、回族村寨为例
锅巴粥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毛南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