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区少数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以威宁县彝族、回族村寨为例
2019-05-08赵翠薇李朝仙杨柳英
胡 震,赵翠薇,李朝仙,杨柳英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0 引言
居民点是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载体,是区域人口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研究,一直是聚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1-2]。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对于指导其合理空间规划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研究。如李云强等利用Voronoi图法[3-4]、景观指数法[5-6]、空间自相关[7]和最临近指数法[8]等,研究了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闫庆武等[9]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坡度、坡向、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内蒙古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 郭晓东等[10]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刘晓清等[11]利用DEM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从高程、坡度、水源、交通等方面对襄垣县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 通过GIS空间分析手段可以准确描述居民点空间分布的本质规律[12-13]。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社区单位,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实体空间,对民族村寨进行空间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及现实意义[14]。但对于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而聚集产生的少数民族村寨的空间分布研究则相对较少。如杨恒喜等[15]以独龙族居民点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因素方面对其居民点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反映自然环境对独龙族居民点的影响程度。贵州省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各民族在省内88个县(市、区、特区)均有分布,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 254.8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6.11%。现阶段对于贵州省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研究主要集中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如杨京彪等[16]以统计数据和矢量地图为数据源,对黔东南州的民族村寨分布进行空间分析; 王丹等[17]进一步对黔东南州内分布的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点的空间分布分异进行对比分析; 但对于省内其他地区民族村寨的空间分布研究则存在空缺。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着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白族等在内的13个世居少数民族和黎族等6个非世居少数民族,县内彝村、回屯、苗寨等民族村寨星罗棋布,具有极高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但是,目前并没有关于威宁自治县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的定量分析,故在此区域开展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研究,有利于对蕴含宝贵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村寨的长足发展,也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部的乌蒙山区,属滇东高原东延部分,在北纬26°30′57″~27°26′56″和东经103°36′07″~104°45′38″之间。西部和南部与云南省接壤,东北至东南与贵州省赫章县和水城特区相邻,总面积为6 296.3km2,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区位如图1所示。威宁县中部较为平缓,属高原面,四周多为深切割河谷,地势高低相差悬殊,最高点为岔河乡的平箐梁子,海拔2 879.6m,最低点为石门乡的洛泽河出境处,海拔1 234m。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数为140.2万人,居住着彝族、回族等在内的19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为32.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3.1%。其中彝族人口数为11.2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6%,是威宁自治县的主体少数民族; 回族人口数为10.3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1.8%,是威宁自治县第二大少数民族。
2 研究方法
2.1 民族村寨的确定
该研究选取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三大主体少数民族中的彝族和回族两大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民族村寨点共计有133个,其中彝族村寨点共71个,回族村寨点共62个,是根据在威宁自治县各乡镇进行少数民族人口实地调查予以确定的,选取各个村寨实际人口数中彝族人口数或回族人口数大于30%以上的村寨将其界定为彝族村寨或回族村寨。民族村寨在县内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威宁县区位 图2 威宁自治县彝族和回族村寨分布
2.2 自然因子选取
2.2.1 因子选取及等级划分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等环境因素,对民族村寨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分析地理环境因素对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制定民族村寨合理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会对居民点空间分布产生不同影响。从自然因素的角度,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与水系的距离及与道路的距离6个自然因子用于定量分析民族村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因子的选取依据及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自然因子选取及分级
自然因子选取依据等级划分高程反映民族村寨分布区域的海拔高度以1 249m为起点, 300m为间距,将高程因子划分为:1 249~1 500m; 1 500~1 800m; 1 800~2 100m; 2 100~2 400m; 2 400~2 700m; 2 700m 6个等级坡度反映民族村寨分布地的地表单元陡缓程度平缓地(0~7°); 缓坡地(7~15°); 斜坡地(15~25°); 陡坡地(25°)坡向反映民族村寨分布地的地理朝向东坡(45~135°); 南坡(135~225°)西坡(225~315°); 北坡(315~360°和0~45°)地形起伏度反映民族村寨分布区域的地形特征平坝(0~30m); 台地(30~70m); 丘陵(70~200m); 山地(200m)[18]与水系距离反映民族村寨点的水源可达性极易取水区(<99m); 易取水区(100~199m); 较易取水区(200~399m); 较难取水区(400~599m); 难取水区(600~799m); 极难取水区(800m)与道路距离反映民族村寨点的交通可达性极易到达区(<999m); 易到达区(1 000~2 999m); 较易到达区(3 000~4 999m); 较难到达区(5 000~6 999m); 难到达区(7 000~9 999m); 极难到达区(10 000m)[14]
2.2.2 地形起伏度计算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特定分析区域内,其最大高程与最小高程的差值,是反映地表起伏特征的一个宏观地形因子[19-20]。采用研究区30×30m的DEM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利用ArcGIS10.2中的空间分析模块,设置大小为5×5的矩形作为分析窗口,提取研究区地形起伏度。计算公式为:
ΔH=Max(Hij)-Min(Hij)(i=1, 2, 3,…,n;j=1, 2, 3,…,n)
(1)
式(1)中,ΔH为地形起伏度; Max(Hij)和Min(Hij)分别为分析窗口中的最大高程值和最小高程值。
2.3 全局空间聚类分析
全局空间聚类分析(Getis-Ord General G)用于检测变量的全局性的空间分布模式[21],即用于检测民族村寨点的空间分布在各变量上是否存在高值集聚或低值集聚。要求空间单元的变量为正值,其表达式为:
(2)
式(2)中,d为距离;wij(d)为以距离规则定义的空间权重;xi和xj分别为i和j区域的观测值。
对G(d)进行标准化处理:
(3)
式(3)中,E(G)为G(d)的期望值;var(G)为G(d)的方差。
根据Z(G)值可以判断G(d)是否满足某一指定的显著性水平以及是否存在正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当G(d)为正,且Z(G)统计显著时,表示存在高值集聚; 当G(d)为负,且Z(G)统计显著时,表示存在低值集聚。
3 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的比较分析
3.1 高程分布特征分析
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分布于1 727~2 634m高程范围之内,平均海拔为2 220m。其中,海拔最低的彝族村寨是位于龙场镇的乐坪村,海拔为1 727m; 海拔最高的彝族村寨则是位于哈喇河乡的箐脚村,海拔为2 634m。回族村寨分布于1 748~2 594m高程范围之内,平均海拔为2 168m。其中,海拔最低的回族村寨是位于中水镇的正山村,海拔为1 748m; 海拔最高的回族村寨是位于黑石头镇的水平村,海拔为2 594m。
将民族村寨的海拔分布分为6个等级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民族村寨主要集中分布于1 800~2 400m的海拔范围内。民族村寨的这一分布特征完全符合研究区的实际地理环境,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的县,全县有79.46%的地块均位于海拔1 800~2 400m地区,表明民族村寨的选址是针对当地特殊地形地势的适应所致。有19.7%的彝族村寨和12.9%的回族村寨分布于海拔大于2 400m的区域,表明仅有少数民族村寨是分布于高海拔区域,高海拔民族村寨主要集中分布于哈喇河乡、炉山镇及黑石头镇等乡镇,上述乡镇均地处海拔较高的区域,且乡镇内的民族村寨海拔普遍较高。综合彝族村寨与回族村寨在海拔上的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海拔越低村寨分布越多的现象,仅有2.8%的彝族村寨和4.8%的回族村寨分布于海拔1 800m以下的低海拔区域,且平均海拔均高于1 700m,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致,威宁自治县大部分低海拔区域在地貌形态上处于中山河谷地带,虽然海拔较低,但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不宜居住,故民族村寨的分布极少。
表2 威宁县彝族和回族村寨在不同高程的分布特征
统计项目高程(m)1 249~1 5001 500~1 8001 800~2 1002 100~2 4002 400~2 700>2 700彝族村寨个数—2173814-百分比(%)—2.82453.519.7-平均高程(m)—1 7332 0002 2482 482-回族村寨个数—316358-百分比(%)—4.825.856.512.9-平均高程(m)—1 7701 9122 2412 505-
3.2 坡度分布特征分析
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分布于1.35~46.77°的坡度范围内,其平均坡度为14.71°。其中,坡度最小的彝族村寨是位于哈喇河乡的箐脚村和阿得红村,其坡度为1.35°; 坡度最大的彝族村寨是位于炉山镇的发乐村,其坡度为46.77°。回族村寨分布于0.34~44.49°的坡度范围内,其平均坡度为13.6°。其中,坡度最小的回族村寨是位于草海镇的白岩村,其坡度为0.34°; 坡度最大的回族村寨是位于哈喇河乡的大田边村,其坡度为44.49°。
根据威宁自治县民族村寨的坡度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与坡度的关系,将民族村寨的坡度分布分为4级进行分级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彝族村寨主要分布于7~15°的坡度范围内; 回族村寨主要分布于7~25°的坡度范围内。威宁自治县内7~15°的区域面积最大,占县域总面积的38.9%,同时该区域是较好的农业耕作区,地理条件较为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而农业正是威宁自治县民族村寨的主要产业之一,因此在7~15°的坡度范围内分布有31个彝族村寨和20个回族村寨,分别占其村寨总数的43.7%和32.3%。坡度15~25°的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农耕条件相对较差,但区域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26.8%,故有19个彝族村寨和20个回族村寨分布于此坡度范围内,分别占26.7%和32.3%。坡度为0~7°的区域属于平缓地,水体运动平稳,水土流失情况微弱,是进行农耕活动和农业生产最为理想的坡度条件,但并不是民族村寨集中分布的区域,仅有12个彝族村寨和15个回族村寨分布于此坡度范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威宁县0~7°区域的面积较少,仅占县域总面积的16.9%。坡度大于25°的区域为陡坡地,水土流失情况严重,且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程度大,并不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居住,但仍有9个彝族村寨和7个回族村寨分布于此坡度范围,可能是由于土地的稀缺以及一些历史文化的因素的原因,使得这部分村寨仍分布于陡坡区域。
表3 威宁县彝族和回族村寨在不同坡度的分布特征
统计项目坡度(°)0~77~1515~25>25彝族村寨个数1231199百分比(%)16.943.726.712.7平均坡度(°)4.1110.8319.831.44回族村寨个数1520207百分比(%)24.232.332.311.2平均坡度(°)4.1210.118.828.8
表4 威宁县彝族和回族村寨在不同坡向的分布特征
表5 威宁县彝族和回族村寨在不同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
3.3 坡向分布特征分析
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分布于1.39~354.16°的坡向范围内; 回族村寨分布于14.74~350.54°的坡向范围内。将民族村寨的坡向分布按4个方向进行分类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彝族村寨最主要的分布坡向是南坡,共有21个村寨点分布于南坡,占村寨总数的29.6%; 其次为西坡,共分布有20个村寨点; 再次为北坡,分布有19个村寨点; 村寨点分布最少的坡向是东坡,仅分布有4个村寨点。回族村寨最主要的分布坡向为西坡,共有22个村寨点分布于西坡,占村寨总数的35.5%; 其次为南坡,分布有14个村寨点; 回族村寨在东坡和北坡的分布相当,均分布有13个村寨点。
总体来看,威宁自治县的民族村寨均集中分布于西坡和南坡,在北坡和东坡的分布则较少,这主要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有关。威宁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高且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特色,由于境内乌蒙山脉对冷空气的屏障作用,造成县内西、南半部以晴暖天气为主,而东、北半部以阴寒天气为主,气候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民族村寨多分布于西坡和南坡,而较少分布在东坡和北坡。
3.4 地形起伏度分布特征分析
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分布于5~107m的地形起伏度范围内,回族村寨分布于2~191m的地形起伏度范围内,将民族村寨的地形起伏度分布按4个等级进行分级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彝族村寨主要分布于平坝区域,共有32个村寨点分布于此,占村寨总数的45.1%; 其次为台地区,共分布有30个村寨点; 仅有9个村寨点分布于丘陵区。回族村寨主要分布于台地区域,共有30个村寨点分布于此,占村寨总数的48.4%; 其次为平坝区,共分布有25个村寨点; 仅有7个村寨点分布于缓坡区。从民族村寨分布的地势起伏度统计结果来看,与回族村寨相比,彝族村寨分布在地势起伏度更小的区域。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威宁自治县有41.1%的地块其地形起伏度在0~30m之间, 46.9%的地块地形起伏度在30~70m之间, 11.9%的地块地形起伏度在70~200m之间,仅有0.1%的地块地形起伏度要大于200m; 而民族村寨多集中分布于地势起伏度较小的平坝和台地区域,仅有少量村寨点分布于丘陵区域,而在地势起伏度较大的山地区域则没有村寨点的分布。上述分析表明,地形起伏度是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形起伏度越小,民族村寨的建设越容易,村寨点的分布越集中。
3.5 与水系距离的分布特征分析
水资源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故水系的分布及其与居民点的距离对于民族村寨的选址有着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利用DEM数据提取威宁自治县水系数据,对威宁自治县民族村寨与水系的距离进行计算。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与水系的距离在11.8~1 092.6m之间,其平均距离为375.2m。距离水系最近的彝族村寨是位于炉山镇的高家坡村,仅为11.8m; 距离水系最远的彝族村寨是位于新发布依族乡的啊嘎村,为1 092.6m。回族村寨与水系的距离在26.2~1 011.2m之间,其平均距离为377.5m。距离水系最近的回族村寨是哈喇河乡的小河村,为26.2m; 距离水系最远的回族村寨是哈喇河乡的海外村,为1 011.2m。
根据民族村寨与水系的距离,将其分为6个等级进行分级统计,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民族村寨与水系距离的分布高值均出现在200~399m的范围之内,其中,分别有60.6%的彝族村寨和59.6%的回族村寨分布于极易取水区、易取水区和较易取水区,这表明距离水源的远近和取水难易程度是影响彝族村寨选址时的重要因素; 另有39.4%的彝族村寨和40.4%的回族村寨则是位于较难取水区,难取水区和极难取水区,有6个彝族村寨和5个回族村寨距离水系距离800m以上,说明仍是有很大一部分民族村寨存在着用水难的问题,这也与威宁自治县山高路远,地势险峻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表6 威宁县彝族和回族村寨与水系距离的分布特征
统计项目高程(m)<99100~199200~399400~599600~799>800彝族村寨个数109241486百分比(%)14.112.733.819.711.38.4回族村寨个数99191375百分比(%)14.514.530.62111.38.1
3.6 与道路距离的分布特征分析
道路可达性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进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到2015年年底,威宁自治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 273km,其中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4 876km,县境内有326国道过境129km, 102省道过境157km,县级公路共计370.5km。
该研究利用威宁自治县道路数据,对民族村寨距离县道、省道、国道及高速公路的距离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中离县道最近的村寨是位于哈喇河乡的官寨,距离为15m; 离县道最远的村寨是位于猴场镇的巴西村,距离为19.9km。离省道最近的村寨是位于小海镇的小海村,距离为129m; 离省道最远的是位于黑石头镇的马家箐村,距离为30.9km。回族村寨中离县道最近的村寨是位于哈喇河乡的大田边村,距离为171m; 离县道最远的村寨是位于麻乍乡的坝海村,距离为12.6km。离省道最近的村寨是位于草海镇的白岩村,距离为17m; 离省道最远的村寨同是位于麻乍乡的坝海村,距离为28.6km。
表7 威宁县彝族和回族村寨与道路距离的分布特征
统计项目道路距离(m)<9991 000~2 9993 000~4 9995 000~6 9997 000~9 999>10 000彝族村寨县道13161041018省道41457536国道4913450高速公路—215756回族村寨县道161514872省道998101511国道22261337高速公路5422247
将民族村寨与道路的距离分为6个等级进行分级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在与各级道路的距离上均表现为与县道的距离最近,其次为省道,再次为国道,而与高速公路的距离最远。总体而言,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的交通可达性均相对较弱,这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道路的修筑具有极大难度,而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县,地形复杂且山势险峻,在此修筑道路并非易事。
3.7 全局空间聚类分析
基于ArcGIS 10.2中的Getis-ord General G分析模块对威宁自治县彝族、回族村寨点的海拔、坡度、坡向、与水系的距离及与各级道路的距离进行全局空间聚类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 基于Getis-ord General G函数的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点模式分析
图4 基于Getis-ord General G函数的威宁自治县回族村寨点模式分析
由图3可见,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在与县道的距离、与国道的距离和与高速公路的距离上属于高值聚集,属于随机分布的概率均小于1%,说明彝族村寨在距离县道、国道和高速公路较远的区域分布较为密集; 而在高程、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与水系的距离和与省道的距离上均没有检测出明显的集聚特征,说明彝族村寨在高程、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和与水系、省道的距离上不存在聚集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由图4可见,威宁自治县回族村寨在高程上属于高值聚集,属于随机分布的概率小于1%,说明回族村寨在海拔较高的区域分布较为密集; 在坡度、地形起伏度和与省道的距离上同属高值聚集,属于随机分布的概率小于10%,说明回族村寨在坡度、地形起伏度较大,距离省道较远的地区分布较为密集; 而在坡向、与水系的距离、与县道、国道和高速公路的距离上没有检测出明显的集聚特征,说明回族村寨在坡向和与水系、县道、国道、高速公路的距离上属于随机分布。
4 结论与讨论
该文基于研究区DEM数据和道路数据,对威宁自治县71个彝族村寨和62个回族村寨分布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空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程分布上,彝族村寨总体的平均海拔及海拔分布状况均要高于回族村寨; 在坡度分布上,彝族村寨分布区域的平均坡度要大于回族村寨,但彝族村寨更为集中的分布在低坡度范围内; 在地形起伏度分布上,彝族村寨集中分布在比回族村寨地形起伏度更小的区域。就此看来,彝族村寨多分布于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而回族村寨则多分布于海拔相对较低、地势更为陡峭的区域。在坡向分布上,彝族村寨偏向于南坡,回族村寨偏向于西坡,两个民族村寨在东坡上的分布都较少; 在距离水系的分布上,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均表现出靠近水源分布的特征; 在距离道路的分布上,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均表现出公路等级越高,村寨交通可达性越低的分布特征。
彝族、回族村寨的这些分布特征,均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彝族村寨多散布于高原面上,这些区域虽海拔较高,但多为盆地、坝子,地势相对比较平缓; 回族村寨则集中分布于中水镇、哈喇河乡等高中山区,该区域海拔相对较低,但山峰连绵、山高坡陡,地势相对陡峭。同时,县内西南半部温暖干燥、东北半部阴寒潮湿的气候特征也对民族村寨在坡向上的分布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威宁自治县彝族村寨和回族村寨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这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民对当地自然环境长期适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彝族、回族村寨的空间分布特征,部分村寨存在有坡度较大、用水困难以及交通可达性较差等问题,这些限制因素制约着民族村寨的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在进行民族村寨建设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村寨布局进行实地考量并做出合理规划,以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