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战略重塑温州“铁三角”地位
2017-11-01孙娜费潇
□孙娜 费潇
五大战略重塑温州“铁三角”地位
□孙娜 费潇
温州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着力在产业、空间、社会、开放、改革五大领域深挖问题、分析症结、探索路径。未来一个时期,着力创新型驱动增长、构建大气精致空间格局、打造更具活力的人文之城、创造开放融合发展新红利、再造改革先锋优势
当前发展阶段,温州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着力在产业、空间、社会、开放、改革五大领域深挖问题、分析症结、探索路径,以五大板块为基础,加快整体赶超和势能重构,巩固提升“铁三角”历史新方位,再创温州发展改革新辉煌。
产业战略问题分析:着力创新型驱动增长
(一)积极把握产业发展四大新红利
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温州处于产业变革的重要迭代期。“成本+规模”优势的旧红利正在逐步丧失,新的发展机遇正在酝酿兴成,是加快产业创新突破、淘汰落后产能、打破低端要素依赖路径惯性的机会窗口。这一阶段,温州产业转型要把握好四个重要发展红利。一是互联网红利。基于“互联网+”的跨界式、开放式创新将颠覆传统创新模式,温州地理区位、要素集聚等不利因素将被弱化,有利于温州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着力在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和体验经济发展中实现新突破。二是新消费红利。中产阶级崛起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以个性化、多元化为特征的消费模式盛行,有利于激发温州人善于发现市场的优势,促进“需求拉动型创新”。三是新工匠红利。传统制造模式将逐步瓦解,具有工业设计、产品定义能力的新型制造模式将成为重要竞争力,有利于温州把握原有制造基础优势,培育一大批具有新审美、新工艺、新连接方式的“新匠人”。四是新技术红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有利于温州积极发展智能型制造以及探索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等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二)调整产业发展导向关系
把握好产业发展导向,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具体产业选择应由政府规划向市场配置转变。越是政府鼓励的热门行业,到最后产能过剩越严重,光伏、钢铁、造船等行业都是典型。建议梳理清理现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再对某个特定产业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特别是不能再出台鼓励类产业目录。政府工作重点转为改善发展环境。二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新产业革命不是“扼杀”和“替代”传统产业,而是“改造”和“增强”传统生产方式。温州传统制造具有完整的配套和技术基础,在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产业政策要尽量依托本地原始产业,通过技术、组织、模式创新来实现升级换代。三是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重大技术突破强调实验室和科学家作用,对于温州这样的区域经济,重大技术突破面临诸多制约,技术可以外购获得,但技术整合和模式创新的形成却必须自主培育。因此,温州产业转型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重大技术突破的问题,更包含如何利用现代组织形态赋予传统产业新竞争优势的问题,即从“产品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的转型。
(三)着力打造四个区域性中心
把握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未来温州着力打造四个中心。一是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全面系统推进创新生态构建,大力发展以浙南科技城为突破口、以特色小镇和各类众创空间为载体的多样化创新空间,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未来温州应成为区域新技术新模式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二是打造高端制造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重点把握研发、中试、定制等功能,生产方式向制造智能化、能源生态化、空间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温州制造企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复合型转变。三是打造高品质商贸中心。提高温州金融功能影响力,争取建设区域性资本集聚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提升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商务设施品质和集聚度,承载金融、贸易、商务等区域性大都市核心功能。四是打造具有品牌辐射力的文化中心。提升温州城市文化原创能力,争取成为区域性时尚产业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和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发挥永嘉、泰顺、文成生态旅游优势,打造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塑造温州文化大都市品牌。
图/新华社
空间战略问题分析:构建大气精致空间格局
(一)提升温州在国家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国家正在制定实施新一轮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温州虽在浙江省内偏居一隅,但在全国东南沿海层面,作为联结“长三角城市群”与“海西区城市群”的节点城市、联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出海口,也是浙江距台湾最近的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温州为避免在全国版图中的边缘化倾向,当前关键是要站在浙闽边界以及沿海向内陆延伸的区位高度,发挥温州在与台州、丽水、宁德等地区的区域性枢纽城市作用,集聚吸引两省优势资源,强化温州在经济、文化、综合交通等方面聚集与扩散功能,构筑辐射浙南闽北地区的中心节点,打造“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东望台湾岛·西连中西部”的战略地位。
(二)构筑“大温州”发展格局
充分利用大温州区域发展格局转变的机遇,率先以温州中心城区做大做强为龙头,形成“中心引领,区域统筹”的大温州空间格局。
突出中心城市的“掌心”集聚与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温州各县域经济独自为政的发展格局,向以大温州为引领的都市区经济转型,促进温州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域协同协调发展。着力强化都市区产业分工协作,在温州中心城区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周边县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合理配置都市区公共服务资源,增强温州中心城区高端服务资源辐射能力。二是以温瑞组合城区为龙头,在温州市范围内,组建包括瑞安在内的新城区。在洞头撤县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四区融合,加快研究瑞安撤市设区方案,组建温州新的主城区,拓展全市空间格局。三是加大温州轨道交通建设步伐。推进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交通快速线工程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包含S1、S2、S3市域铁路和地铁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加快实现都市区通勤一体化,研究探索S3市域铁路向泰顺等偏远山区延伸方案。
打造城市新中心和产业新格局。以区域交通廊道和重大平台建设,引导温州空间格局优化,着力在温州主城区范围内,以瓯江口新区、浙南科技城为两大支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慧产业基地,在“瓯江时代”基础上迈向“东海时代”,在“城市拓展”的同时,实现“产业拓展”。
瓯江口新区不仅仅是城市新区,也是创新热土,更是把温州带向未来的引擎,“十三五”乃至更长远的一段时期内:打造都市新中心,建设面向全球的时尚产业、智慧产业、金融产业的高地,在温州“城市东进”基础上并行“智慧东进、时尚东进”;将以轨道交通为纽带的瓯江口沿线地区,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新高地,打造成为温州城市新中心。
浙南科技城是温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是温州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总部和创新技术的源泉所在。未来必须加大浙南科技城高新技术研发要素集聚,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做大做强激光与光电产业,加大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力度,打造以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要任务的研发创新基地。
(三)着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
城市的功能和环境,决定着集聚要素的能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过去,温州错过了中心城区功能环境完善提升的黄金时期。未来,加倍努力纵深推进中心城区“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是填补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努力实现城市空间功能复合开发。
着力“大拆大整”,疏解温州主城区非核心功能。一是制定非核心功能清单。对不符合温州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黑名单,稳步将“大拆大整”的对象,从城中村和村中企业拓展到传统商贸交易、大宗物流运输、破旧居住小区、过境交通等非温州主城区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通过“大拆大整”的升级,引导主城区非核心功能和就业岗位向外疏解,加强郊区城镇的就业集聚,形成区域职住平衡发展格局。二是科学预测因“大拆大整”形成的购房需求。加快开展“房票+现金”的补偿模式,进一步加大货币化补偿奖励力度,稳步将温州旧城拆迁中的货币化安置率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50%①国家有提出货币化安置率达50%的要求,省内看,杭州达68%、宁波50%左右。左右的货币安置水平,科学把握货币化安置的工作节奏,实现房地产开发与政府资金平衡的同步健康发展。三是创新建设一批服务制造业领域的小微企业园。按照扶持大众创业的力度,加大对工业领域的小微企业扶持,支持建设一批高容积率、高服务配套、高交通便捷性的工业地产型小微园,避免温州制造在“大拆大整”中进一步空心化。
着力“大建大美”,增强温州主城区核心功能。主城区是集中体现温州区域节点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地区,必须加快功能优化、提升品质,增强城市活力。通过“大拆大整”后,留下的可开发空间,是温州城市功能提升的宝贵区域,不仅占据城市重要区位,更是撬动城市功能提升、打通梗阻的关键所在。一是制定城市有机更新战略。对“大拆大整”后用地,实施统筹开发布局,加快引入一批高端商务、金融服务、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品质居住、生态绿地等核心功能项目。二是着力填补停车功能短板。引进专业公司开发一批商业化停车场项目,提高新开发商业地产停车泊位配备比例,优化城市交通管理,提高温州城市停车配套水平。三是加大传统商业用地改造。探索“商改住”、创新商业办公楼宇分割销售、创新设立各类孵化型创业楼宇,增强商业地产活力与企业入驻水平。
着力“功能复合”,打造城市空间高效利用格局。一是鼓励各类用地开展混合功能开发。支持传统单一工业用地、市场用地、商业用地,开展多功能复合开发探索,打造各类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地产。二是根据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用地性质与开发模式。结合城市功能提升,鼓励支持已开发用地调整用地性质,用于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办公、文教娱乐、养老康体等功能的城市建设用地。三是完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配套。引入高端服务业,完善生活配套服务,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吸引常住人口和创新创业人口,形成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配套功能完善、环境景观宜人的复合产业社区。
社会战略问题分析:打造更具活力的人文之城
(一)形成有利于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温州社会领域发展面临的环境有若干明显特征:一是温州是人口大市。2010年以来,温州常住人口一直居全省首位,2016年末温州市常住人口为917.5万人,略低于918.8万常住人口的杭州,退居全省第二。二是温州是外来人口大市。根据移动数据调查,温州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三是温州是人口老龄化、空巢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2016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的17.1%,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55.6万。
与此同时,温州地方财力一直偏弱,长期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杭州、宁波的三分之一。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的一半,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仅为全省的七成,是杭州的40%、宁波的30%。薄弱的财政支撑、庞大的人口数量、外来人口和老龄化趋势挑战加剧,给温州社会公共服务提质带来巨大压力。当前温州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要紧抓“大拆大整”的建设机遇,加快利用腾出的土地空间,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公共服务的提供要考虑到未来人口老龄化、创业创新人才涌入、产业工人大量充斥等多重因素。
一是健全可负担、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根据人口空间布局导向,相应增加主城区中小套型住宅比重,以吸引年轻人和创新创业人才居住,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引导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合理配置国际化社区、人才公寓和“落脚社区”等。二是完善公平共享、弹性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未来一段时期,温州一方面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补欠账、补短板,促进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向较薄弱地区倾斜的力度,逐步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供给差异,还将充分考虑外来人口因素,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用地供给上作一定的弹性预留。三是打造温州复合型城乡社区生活圈。借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参照上海、杭州等城市先行经验,谋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温州城市社区生活圈。
(二)着力破解人口社会结构难题
长期以来,温州面临“高端人才难以引进、本地人才大量流失、务工者不断填充”的困境,形成人口结构不断恶化的被动局面。根据《基于移动手机大数据的内外温州人分析报告》,一方面,温州人“走出去”发展态势明显,超过1/3的温州户籍人口在外地工作生活,杭州宁波“双城记”背后有大量温籍青年人才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温州城市能级不高、辐射力不强,近年来对外来人才吸引力呈现下降趋势。第三,“新温州人”填补了温州人离开后的本地人口空缺,主要从事制造业及相关工作。
这里有一个新的情况,“大拆大整”以来,伴随相关作坊式的产业空间丧失以及可供出租房源的减少,许多外来务工者开始离开温州,“大拆大整”以来温州制造业发达的三区两市减少了5%以上的劳动力资源。一面是高端人才缺失、制造业人口大量充斥造成的人口结构困境,一面是制造业从业者一旦流出所形成的劳动力高额成本,温州的人口问题似乎陷入“两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职业结构改变,温州形成了现有的以“实业型”为突出特色的,以庞大的小农业经营式人口、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为主体的社会阶层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与传统农业社会结构已有很大不同,但仍然是一种“底层很大、中间阶层成长不良”的“洋葱头型”社会结构,庞大的底层结构群体长期被隔离于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城市就业体系之外。加快构筑“铁三角”,需要一个有竞争力的社会人口结构支撑,温州需从多个维度加快改变现有社会阶层结构布局。
一是优化社会职业格局。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家庭式农场和培育职业化农民。加快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有利于“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成的产业岗位需求。二是加快中产群体构建。改革完善企业薪酬制度、公务员薪酬制度和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稳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生存负担,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降低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建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制度体系。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鼓励更多的创业者成为中产者。三是高度重视温州当前的人口流失问题。增强温州主城区对周边县市的吸引力,以及对浙南闽北地区的辐射力,切实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和人口集聚力。摸清在外温州年轻人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设计政策,吸引优秀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从住房、公共服务等多重方面帮助“新温州人”落地生根。
图表1 温州人口分布情况
(三)提升城市精神文化竞争力
图表2 “大拆大整”以来温州三区两市外来移动用户数量变化(千人、%)
精神文化失范是温州社会发展的又一症结。突出表现在物质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化领域有“破”而无“立”,传统人格化特征交易方式、功利唯上的价值取向、内源式发展模式、草根式思维模式从未被取代和突破,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提炼不足,城市缺乏符合新时代特色、凝聚温州魅力的精神内核。于是,社会对于温州的认知,仍然停留在30年前的那个“草莽英雄”,加之温州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地位较为特殊,温州人一举一动都被炒作放大,近年来媒体对温州的评价多以负面为主,几乎很少涉及温州悠久的人文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精神。可以说,温州人和温州这个城市具有较大“知名度”,但却并非“美誉度”。
未来一个时期,着力从两个方面推进温州城市精神文化的重塑,一方面在城市破茧再造的过程中,秉承长远眼光和科学决策,保护好温州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和空间肌理。另一方面加快温州城市精神凝练,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包装和推广,提升温州城市和温州文化影响力,让世界看到温州新的变化。
一是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强温州城乡历史环境整体保护,在“大拆大整”过程中,注重保护古树、古桥、古井等历史要素,尽最大努力保留保护濒临消失的城市记忆。保护历史地名和路名,体现城市演变历程,增加居民归属感。二是提高城市文化开放度。降低文化机构和文化从业者生存门槛,吸引文化机构和文化从业者在温州创新创业。鼓励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通过PPP方式,在公共文化领域引入更多市场力量,培植一批“瓯越文化”新媒体。三是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可请有关的城市专家学者、广告专家一起进行研讨,从历史悠久深厚的瓯越文化、永嘉文化、山水文化、民本文化切入,提炼符合新时代特色的温州城市精神。四是重构社会信用和社会价值体系。把握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契机,强化理性竞争合作、道德和法律约束,加快重建社会契约意识和信用体系。化解温州人在创业动力、财富使用、人生价值出现的迷茫和困惑,强化社会责任,实现从个人财富的满足到社会责任实现的价值取向转换。
开放战略问题分析:创造开放融合发展新红利
(一)加快构筑新型开放格局
根据《关于优化生态链推进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研究,温州开放生态得分6.53,低于全省平均(6.93),与杭州(9.50)和宁波(8.61)差距显著,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大关键短板。根据《巩固提升“铁三角”地位对比研究—横向比较篇》相关研究,温州开放融合度得分2.67,与杭州、绍兴、嘉兴、宁波等四地差距分别为0.96、0.63、0.48和0.13,开放融合度不足成为温州集聚水平的主要阻力。综上,从各个角度进行的分析研究中,开放程度不足无疑成为制约当前温州发展的重要短板,同时也是巩固提升“铁三角”地位、优化六大生态链的重要抓手。未来一个时期,温州要紧抓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等发展大趋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上海自贸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结合自身区位条件、世界温商网络等优势,构建陆海空开放新格局,加快自由贸易方向发展,创造开放型发展新红利。
(二)主动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方案
要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对温州的重要性。国家认识到舟山的战略地位重要,其面貌就迅速改变。“一带一路”可能成为全球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2014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1.12万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26%,该数字未来10年有望翻一番。因此,要转变观念、超常规思维,与国家战略同步。目前温商在海外拥有约18个境外商品专业市场,4个国家级、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数量列本省各地市之首。“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53个国家和94个城市中,有温籍侨团116个,温州应该成为“一带一路”的受益者。很多地方都争取列为丝路起点、支点、转运中心等,无论能否被明文纳入“一带一路”下一步方案,温州都可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当前在主动纳入“一带一路”方案中要重点推进三大建设。一是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把综合交通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强化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开发理念和模式,实施综合交通投资倍增计划,突破被边缘化困境。突出杭温高铁、温武铁路、邮轮靠泊点、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和国内知名航空大都市建设。二是加快口岸开放平台建设。提升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作实效,争取申报获批并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国家级进口商品基地。三是加强温州本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一批境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海外温商营销网络为重点的境外营销和服务网络,支持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耗能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三)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
一是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资企业。面向全球500强、行业10强等国际知名企业或行业隐性冠军,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探索民营企业以海外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与外商合资合作。二是优化外贸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形成以渠道、品牌、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积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加快创建省级服务贸易发展基地。扩大时尚产品、关键设备、节能降耗环保产品等进口,努力打造东南沿海进口商品集散高地。三是加快贸易投资便利化。着力在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消除投资壁垒、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深化多层次开放和区域联动发展
加快从国内外、区域多维度,推进温州多层次开发开放。一是国内外联动型合作平台。重点推进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温州韩国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强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合作,鼓励开展对非投资贸易和产能合作。二是打造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重要枢纽城市。重点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海西区等建设机遇,在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落实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促成支持海西区建设政策向温州覆盖延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三是全力推进“温商回归”工程。吸引行业领先的省内外民营企业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温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研发、营销等总部,促进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优质要素回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改革战略问题分析:再造改革先锋优势
(一)明确改革总体思路和路径
温州未来一个时期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为目标,以主体激励、产业激励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加快推进优势领域深化改革、创业创新驱动改革、经济社会联动改革为路径,消除制约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区域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铁三角”构筑提供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一是促进主体激励。以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为要务,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消除制约主体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营造公平竞争市场氛围,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创业创新活力。二是促进产业激励。以加快产业创新转型为目标,建立健全创新驱动机制、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和激励机制、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全面打造温州产业体系升级版。三是促进制度建设。以增强市场决定性作用为核心,统筹构建经济社会联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促进产业提升、要素配置、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政府转型的体制机制,全面优化转型发展制度环境。
(二)推进优势领域深化改革
着力深化和争取一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国家试点。推进省级涉审批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试点,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努力把温州打造成审批事项最透明、申报材料最少、审批环节最简、审批流程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二是抓好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柳市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和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深入推进事权下放、强镇扩权。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行政管理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三是深化金融综合改革。推动金融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地方金融监管温州综合试点,加快建立温州资产管理公司,加强“温州指数”数据采集和应用。创新企业上市促进机制,深化科技金融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温州湾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众创示范区等试点。
(三)推进创业创新驱动改革
着力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超前布局和培育新经济要素,适应互联网和开源技术,进一步放松管制、放开准入、扩大开放,努力拆除制约新经济要素无边界流动的体制性藩篱。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处置落后产能和严重过剩产能,制定实施企业减负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控机制,重点补齐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短板。二是完善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投资金融服务、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杭温高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完善PPP模式监管配套机制。三是强化推动新型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制度供给。突出培育柔性制造、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市场主体,放宽互联网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依法为众创、众筹、众扶、众包“四众”支撑平台的发展营造政策环境。四是完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推进机制。突出产业高端、要素集聚和创新引领发展,推进省、市两级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
(四)推进经济社会联动改革
围绕解决影响温州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着力经济社会统筹联动,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一是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以项目为基础的用地指标统筹管理,建立市本级用地指标统筹协调机制,深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探索开展创新型用地、混合用地开发等政策试点,探索建立专业用地交易平台。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扩面,完善农房抵押贷款相关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组织体系,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品种和范围。三是推进新型城市化改革。完善都市区统筹发展机制和市区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创新推广安置房代建模式,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四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民办养老机构向养护型转变等。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