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意图部署“萨德”与东北亚局势
2017-10-31梅秀庭
梅秀庭
目前,由“萨德”入韩而引发的东北亚地缘政治变局仍在持续发酵。“萨德”入韩不仅严重损害了中韩关系,而且破坏了东北亚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稳定。就在“萨德”入韩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日本以防御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宣布对引进“萨德”反导系统进行正式讨论。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安全保障调查会下设的“弹道导弹防御调查组”已于2017年2月23日首次召开会议,探讨包括部署“萨德”、引进地面宙斯盾反导系统等在内的诸多事项。这意味着日本政府对部署“萨德”的讨论已进入快车道。面对复杂多变的东北亚安全局势,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原本应该沿着战后确立的和平发展之路,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却为何要在此时“火上浇油”,考虑部署“萨德”?倘若日本步韩国后尘部署“萨德”,东北亚局势将何去何从?
部署“萨德”的企图早已有之
日本防卫省对外宣称,考虑引进“萨德”反导系统的目的在于应对朝鲜的弹道导弹威胁,加强对朝鲜导弹威胁的防御能力。客观地讲,近些年朝鲜出于多方面原因反复进行核导试验,确实造成东北亚地区局势的紧张,域内国家对此既有外交上的谴责,也有经济上的制裁。但对日本来说,无论是谴责还是制裁,所谓朝鲜导弹威胁只是其为强化军事力量而寻找的外部借口。“朝鲜的弹道导弹能力对日本国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日本政府的一贯托词,近日朝鲜试射弹道导弹更是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称“威胁进入新的阶段”。姑且不论朝鲜弹道导弹的技术水平如何,回顾此前日本对部署“萨德”的态度便可看出,日本谋求部署“萨德”的企图早已有之,可以说是出于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如意算盘,而非应对朝鲜导弹威胁的即时举措。
2008年,美国在其本土开始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日本政府一直抱有引进“萨德”的想法。日本媒体曾报道,2009年日本防卫省内部就已讨论引进“萨德”。虽然受到政党轮替、财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日本未能如愿引进“萨德”,但日本仍于2014年在京都府京丹后市航空自卫队经岬分屯基地部署了“X波段雷达”。加上2006年在青森县津轻市航空自卫队车力分屯基地部署的第一部“X波段雷达”,日本境内事实上已经部署了两部导弹防御预警雷达,其监测距离远远超过朝鲜半岛的范围,很难说其真实目的是为了防御朝鲜的弹道导弹。
2015年11月,時任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访问美国夏威夷之际,曾公开表态称,日本自卫队考虑引进“萨德”反导系统。这是日本防卫大臣首次明确表示将讨论部署“萨德”。这样的公开表态,至少表明日本防卫部门对引进“萨德”一事并不避讳,同样也说明日本政府有意提高自身的反导能力。
2017年1月,被称为“鹰派”代表的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访问位于美属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实地考察“萨德”反导系统,并向媒体表示“虽然还没有引进‘萨德的具体计划,但会研究作为一个备选项存在哪些可能”。在此前后,日本防卫省正式成立以防卫副大臣为首、防卫省内文官和自卫队武官构成的探讨委员会,其目的在于探讨研究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强化,实质是综合研究引进“萨德”反导系统和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的可能性。
部署“萨德”的动机不纯
军事上,构建日本自身的三层反导体系。日本目前的反导体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在海上依靠宙斯盾舰海基拦截导弹“标准-3”实施拦截,拦截高度超过100公里;二是在陆上依靠“爱国者-3”导弹实施拦截,拦截高度低于20公里。其反导构想是,面对敌人发射的弹道导弹,由海上宙斯盾舰搭载的海基拦截导弹“标准-3”在100公里以上高度的大气层外实施拦截;若拦截失败,则由“爱国者-3”实施进一步拦截。在这种双层反导体系的作用下,日本本土和驻日美军的安全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战略保障。然而,随着外部战略环境的变化和周边国家弹道导弹技术水平的提高,日本认为其双层反导体系存在明显的漏洞——在高空20公里至100公里左右的区域,日本无法对来袭导弹实施拦截,而“萨德”反导系统正好可以弥补这一漏洞——上接“标准-3”、下接“爱国者-3”,从而构建起“无缝衔接”的三层反导体系,能更有效地应对弹道导弹威胁。
战略上,以反导体系的完善强化对周边地区的战略威慑。顾名思义,反导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弹道导弹进行防御,但它在本质上与该国的进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就“萨德”反导系统而言,它并非单纯的防御性武器,而是利用高精度的陆基移动雷达对敌人的行动进行探测,通过使敌人的进攻性武器失去有效威慑的方式来发挥其作用。一旦反导体系得以完善,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削弱竞争对手的威慑能力,从而增强己方的战略信心。在日本的军事体系中,由于受战后日本宪法等因素的制约,日本自卫队主要发展防御性军事力量,维持较强的防御能力是其主要目标。在进攻性军事力量的发展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发展强大的反导能力特别是陆基反导能力,成为日本提高其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日本不仅谋求引进“萨德”,而且还考虑引进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如果成功引进,日本对周边地区的战略威慑能力势必增强。
外交上,借助“萨德”强化日美同盟关系。虽然日本对“萨德”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日本政府选择在韩国部署“萨德”几近尘埃落定之时,正式讨论引进“萨德”的这一时机相当微妙。特朗普上台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他此前的种种言论一度让日本政府十分担心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是否会弱化日美同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要求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的军费开支;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又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日本此前在国内强行通过TPP法案;特朗普曾发言指责“日本引导日元贬值”,而以日元贬值为导向的日本量化宽松政策是“安倍经济学”的重中之重。这一系列迹象似乎为日美同盟的发展亮起了“黄灯”。安倍晋三两次会见特朗普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确认日美同盟的重要性,确保特朗普政府重视日美同盟,同时向国内外展现牢固的日美同盟。毕竟,“以日美安保体制为核心的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日美共同构建反导体系本身就体现出日美同盟的密切关系。对于日本来说,现阶段通过部署“萨德”提升反导能力,也是巩固日美同盟的重要抓手。endprint
政治上,推动走向事实上的“普通国家”。认识和理解冷战后日本的内外政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视角——日本国家战略的变迁。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当前日本推行其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冷战结束初期出现的“普通国家”论。“普通国家”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政治家小泽一郎在其1993年所著的《日本改造计划》一书中提出的。小泽一郎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日本既已成为经济大国,就必须加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国家”,而成为“国际国家”的前提是首先成为“普通国家”,“被国际社会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就要把它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来负责任地推行”,为此要“在安全保障、经济援助等领域做出国际贡献”。纵观冷战结束后20多年来日本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可以说就是按照小泽一郎“普通国家”论的套路来展开的。无论是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还是日本国会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抑或是考虑引进“萨德”反导系统,都是日本推行“普通国家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战略目标是成为自主性大国。引进“萨德”不但会推进日本军事安全的进一步松绑,而且可能帮助日本实现前述三个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引进“萨德”,就不单纯是出于安全战略的考虑,而是其政治战略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一环。这样的动机,显然与韩国部署“萨德”有着明显的区别。
东北亚局势未来前景不容乐观
由于美韩两国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加上朝鲜不定期试射导弹和进行核试验,一时间东北亚局势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日本宣布考虑部署“萨德”,导致本不稳定的东北亚安全局势更趋复杂,是“乱中添乱”的不明智之举。从当前东北亚地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叠加效应来看,东北亚局势的未来前景恐怕不容乐观。
美国亚太反导体系布局接近成型。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建设远离其本土的前沿反导体系。早在2012年,美国国防部就宣布要构建以美日韩和美日澳两个“三边同盟”为基础的亚太反导体系。这一体系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挤压中俄特别是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空间,谋求对中俄的战略和军事优势。对此,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态度都相当积极,唯独韩国一直犹豫不前。韩国十分清楚美国反导体系的真正作用,知晓加入这一反导体系不仅不能解决朝核问题,反而可能使半岛局势持续恶化。但美国善于制造战略时机,通过外交和军事演习等多重手段威胁和刺激朝鲜,迫使后者为求自身安全不断推进核战略。对韩国而言,受制于美韩同盟的框架,其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太多的自主权。朝鲜于2016年1月进行核试验、2月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彻底让韩国“吃了秤砣铁了心”,面对美国不断渲染的“朝鲜威胁”,韩国最终决定接受美国的要求,部署“萨德”,加入美国的反导体系。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它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希望韓国加入自身的反导体系,以实现美日韩反导体系指挥控制一体化和预警信息共享。在韩国部署“萨德”之后,如果日本也部署“萨德”,美国的亚太反导体系就将更加完善。如同在欧洲部署的反导体系一样,美国或许能够挤压潜在对手的战略空间。但从东北亚安全局势的角度来看,美国不断谋求建立的亚太反导体系,实质上是“以防御之名行进攻之实”,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势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局势都将出现持续的不稳定。
东北亚安全困境恐将进一步加深。安全困境主要是指主权国家行为体之间在安全方面互不信任、互相疑惧而引起的安全信任危机。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产生,有着纠缠不清的历史原因。东北亚地区大国和强国数量多、差异性大,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历史和现实矛盾格外复杂。可以说,东北亚是大国利益交织的地区,也是安全机制相对薄弱的地区。另外,东北亚各国战略互信程度低,缺少有效的安全机制的约束,安全困境问题比较突出。这一地区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如领土争端、历史认知等,也存在着现实的安全问题,如核武器、大国利益分配等。以军事力量部署为例,面积约为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朝韩美三国的军队接近200万人。战略互信的严重缺失,是导致庞大军事集结的重要原因,军事集结又加剧了各国战略不信任,从而构成了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围绕冷战遗留下来的半岛统一问题也引发了另一种安全困境——朝韩两国彼此互不信任,秉持着不同的半岛统一战略;朝鲜发展自身军事力量以求自保,韩国依靠美国军事力量以求安全。美国依赖军事演习威胁朝鲜安全,又利用“朝鲜威胁”迫使“萨德”入韩,必将导致朝鲜以此为借口继续发展其核战略。未来,一旦日美两国决定在日本部署“萨德”,不排除朝鲜可能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随着“萨德”入韩,和未来可能的“萨德”入日,中俄与美国之间的战略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东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可能会显性化,而朝美和朝韩之间的安全困境也可能会因为美国的不作为而持续加深。除此之外,由中日、日俄、日韩之间存在的领土争端而导致的安全困境,也可能随着东北亚整体形势的变化而继续演变。这些安全困境的交织,使得东北亚安全局势趋向复杂化,已有的难题越来越难以解决,新的矛盾却在不断地生成。
中国如何应对?
对于中国来说,“萨德”入韩拦不住,“萨德”入日可能就更加拦不住。尽管当前日本国内对引进“萨德”仍然存在诸如引进费用过高、引进的必要性有多大等异议,但如果特朗普政府同意部署、安倍政府决意引进,恐怕日本部署“萨德”就不会有什么变数。中国所要做的,一要认清周边邻国部署“萨德”的真正原因,需要明白它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更是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考量,而这其中又少不了美国的诱导和“排兵布阵”。二要坚决采取必要的、有效的反制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战略利益。三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练好“内功”,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军事力量,以强大实力为后盾,以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为规范,引导并推动东北亚局势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重点委托课题(2016XQNXM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彭安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