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2017-10-31唐爱军
唐爱军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于2017年7月26日至27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这次讲话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此后,这个命题构成了历次党代会报告的一条红线,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二大以后,我们党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理论体系”的角度不断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阐述和总结。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提出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主要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10个方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认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至于这个“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则完全沿用了十四大的相关论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出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的10条经验,重点阐述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8个基本要求: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和平发展、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一主题形象地比喻成一篇“大文章”,同时也庄严宣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和人民正确的选择。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需要从“两个质的规定”和“两个不能走”加以理解。“两个质的规定”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两个基本性质的规定: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二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两个不能走”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上的方向性规定:一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实际上是不走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指的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
二、“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理解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回答了这一问题。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即“站起来”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不断解决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问题,即“富起来”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着眼于“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歷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解决“强起来”的问题。二是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时间段,第六个时间段就是我们党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论述既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同时又说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生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具有了强大活力。我们常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只有中国、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社会主义。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出其“世界意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一些西方学者总是用“历史终结论”、“别无选择论”等话语向发展中国家兜售现代化的新自由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上的霸权,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借鉴。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命题都是着眼于为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的,比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不断彰显其制度优势,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endprint
三、“四个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他指出,我们要在“四个伟大”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由此可见,我们要对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論新篇章。
“进行伟大斗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实际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面临的挑战风险前所未有,需要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需要以一种斗争的精神状态面对内外部挑战,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等,克服艰难险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建设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要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全党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1939年10月4日,毛主席为中共中央的刊物《共产党人》撰写了发刊词。他第一次将党的建设比喻成“伟大的工程”,并且将它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道称为党的三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开启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继续推进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管党治党的新思想新举措。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需要继续建设伟大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保障。
“推进伟大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和方向。
“实现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伟大梦想”向全党宣示了我们“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庄严承诺。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