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和全面把握
2017-10-31刘林元
刘林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从根本上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人民的意愿,矢志不渝地探索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并为实践所不断地验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索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倒不是因为经典作家找到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毋宁说他们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设想和初步的探索,这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总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以《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为代表,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二个层次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但他们关于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其真理性还未被已有的实践所证明。因此我们倾向于将马恩的探索称为“设想”。“马恩设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政治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阶级斗争,这些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上都有实践得比较成功的无数案例。在经济上,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或者说设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三原则”: 第一是坚持公有制,这里所说的公有制并非是我国当前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而是整个社会的公有制,即纯之又纯的公有制经济。第二是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是造成经济混乱、经济危机和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而被批判和摒弃的,因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展开,即必须按照计划来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第三是实行严格的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严格的按劳分配,而在共产主义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1]这三个原则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核心的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斯大林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前人相比,他们的探索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列宁在坚持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及其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基本上沿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提法,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没完全有照搬照抄他们的设想,典型的做法就是列宁所倡导的新经济政策,这对于苏维埃渡过困境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列宁之后,斯大林利用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迅速拓展了经济总量,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这一发展模式(所谓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留下了一系列弊端,尤其是缺少对人民生活的实质性关注。
中国近现代几百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革命奮斗史和改革前进史。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又经过改革开放,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经过长期的艰苦摸索,英勇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才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相结合,不仅使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大标志性的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一个是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一个是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声。其中改革前三十年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牢固的政治、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
“文革”结束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到底怎么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回答了这个大问题,那就是搞改革开放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了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大篇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它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求改革社会主义具体环节。这一理论是维持我们稳定发展的关键,是改革开放的奠基性理论。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基础,以“三大理论基石”为支撑,以“五大主干理论”为指导,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改革开放十年后,我国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这也给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和执政方略的构想与定位提出了崭新课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执政党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物质财富丰裕起来了,但是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也涌现出来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方法,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认识,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理念,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远大前景,续写新的篇章。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活力。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域的马克思主义方向。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关键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说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2]不仅如此,对于近些年来,国内外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指责和质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客观结论,人民的合理选择,是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国梦的重要保证。endprint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域的具体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域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开拓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所经过的历程,当前经济总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世界影响力以及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正成为世界聚焦的中心,中国经验、中国奇迹、中国模式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模式正在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为超越当代资本主义文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非常自信地说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驾齐驱,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突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为探索和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开启了新境界。
首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中寻找文化自信来源,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决克服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把传统文化比作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丢了传统优秀文化这个“根”和“魂”,那么文化自信就失去了根基。
其次,当代中国实践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基础。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和西方文化的挤压,中华文明面临严峻挑战,也曾一度失去自信,正是中国的当代实践,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获生机。毛泽东曾指出:“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3]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增强文化自信,需要結合当前中国的社会历史性实践,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空中焕发新的自信,彰显其应有的当代意义。
再次,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后,实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文化强国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坚持文化为社会服务的正确导向,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围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题,不断推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吸引力。
社会有机体良性互动: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第一,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总”的统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决定着我们的发展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具体措施,是支撑战略目标的三个重要支柱。“四个全面”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三个总”以及“四个全面”合理诠释了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同样体现了社会有机体总体观。五大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毋庸置疑,社会有机体的总体观,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进一步探索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这将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第二,社会有机体总体观的良性互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当然,这里的整体不仅要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大的整体观,更应该看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各要素内部依然具有整体性概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有大总体的布局,亦要有各要素内部的总体观,以便形成总体内部各要素的良性互动,良性发展。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良性互动而言,我们不仅要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更要在空间维度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完善区域政策,协调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endprint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规律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国梦构成强大合力。
首先,坚持人民立场,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力量。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开放。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一贯坚持和生动阐释,突显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的现实要求和重大意义。
第二,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视群众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运用于党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总结出党的一条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作风建设呈现新的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拥护,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真正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大意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论自觉。
第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现实追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深入、有效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凝聚改革共识和形成改革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国梦。
合作共赢:深化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规律性的认识。
第一,谋划“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理念是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4]在合作共赢理念指引下,主张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突破传统大国“零和博弈”思维模式,传达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2]总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凝聚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时代问题和世界形势的全面而深邃思考,进一步深化了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是中华文化重要基因的当代价值的积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倡导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新思维。
第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問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为继续抓住用好进而拓展延伸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重要战略支撑。“一带一路”战略是科学谋划我国全方位开放,增强我对周边区域经济辐射力,强化与周边国家外交和安全合作,推动形成以我为主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体系的新思维和新举措,对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以及打造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铁律。
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原则[5],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使全党风貌为之一新。这对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首先,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理想信念问题谆谆告诫全党: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就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endprint
其次,強化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还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标准,把坚定理想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衡量合格的领导干部标准。
再次,领导率先垂范,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党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雷厉风行地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三严三实”,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抓作风建设,关键在落实,“己不正,焉能正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自上而下,率先垂范。
最后,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反腐倡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最大威胁就是腐败。杜绝腐败,关键要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做出成效,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另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这两部党内重要法规的制定和公布,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迈出了用制度约束权力的重要一步,传递出“依法治党”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党的优良传统,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继承并发展了由邓小平奠基创立,由江泽民、胡锦涛几代中央领导传承发展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标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迈入了历史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306.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6.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40.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15.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