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学,从思考中学,从交流中学
2017-10-30贺正禹
贺正禹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學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中的数学化,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小学数学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学知识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思考学习数学,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数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途径;生活理念;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52
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意识,是很多教师都比较茫然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怎样切入。其实想要做好难度也不大,需要教师教学时全面考虑学生的情况,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小学生虽然实践经验较少,抽象思维能力弱,但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这也给创新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在生活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一、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应从生活中去学数学
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数学应用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好多数学方面的问题都来自日常生活当中,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又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进行解决。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和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具体的感觉实践到对知识的概括,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打造基础。
(一)情境导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加强求知欲。事实证明,若是生活背景比较熟悉,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高涨,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进行导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兴趣也会更加高涨。
(二)利用学生生活的情境,教学例题
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往往会比较熟悉,若是能够从生活情境中找到需要学习的例题,学生学习的时候也会感到亲切,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于生活当中
从生活中学到数学知识,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会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多想办法,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近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应用价值的习惯。
二、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学习
(一)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从小抓起,学生只有能够自主和独立地进行思考,才能够获得知识。并且,学生只有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其思维创造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并且,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
(二)发散思维,力求算法多样化
计算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学生不同,其解题策略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思考习惯和生活经历有着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差异,给师生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思考中去学,同一道题目,思考方法不一样,解题思路也会有较大差别,教师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相关因素,对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解决了基础性的知识点的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可自编习题,特别是自编应用题,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突破口。
三、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
合作交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的有效互动上。因此,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互动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一)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各抒己见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时空、权力、机会、舞台还给学生。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天地。这样,课堂就成为全体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活动中心。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造一些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并通过合作能获得成功的机会,逐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喜悦。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实践的过程
动手操作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唤醒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的印象,从而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实施操作的内容很多,教师应该认识到位,让学生多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合作讨论思考问题,动手探究问题,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操作实践的过程。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从思考中去学习数学,从交流中去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 吕振丰. 对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7).
[2] 倪杏珠. 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和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3] 童金凤. 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