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2017-10-30陈文文
陈文文
摘 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一直在推动教育的不断革新,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要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力求构建立足于生活、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现学生自我、发挥学生创造性的课程,实现了高中政治教学从灌输到渗透再到相互交融的课堂转型。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54
2015年,教育部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建设,实现了课程改革的又一次自我超越与成长。关于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陈友芳教授指出:“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它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基本素养。”从重视“双基”的知识教学到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再到现在的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一过程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更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之前必须得弄明白为什么而教,教学才能够更有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指南,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和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四个要素: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政治认同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认同,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是培养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法治意识是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公共参与是培养学生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交融的统一整体,共同着力于培养“有立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理智” “有自尊、守规则”“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任务。
二、优化教学过程
基于教材生成教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方向和指南,而目标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那么,如何使用教材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首要问题。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曾经否定了“教教材”,提出要“用教材教”。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的课程,不仅有很大的综合性,更有很强的学科特性,教材内容的更新不能及时地反映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变化与发展,教材中的案例与素材也可能滞后于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更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成,而教学内容的生成又不能脱离教材本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时改变与补充,使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国家政策、时政热点,增强政治教学的张力与活力。
基于学生发展学生。教育的本身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立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理智” “有自尊、守规则”“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教学活动的构建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教学评价的方式要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一课的教学时,针对“对于钓鱼岛事件应该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一问题,学生提出要抵制日货,了解到有不少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根据这一情况,设置以“理智爱国”为主题的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强化政治认同,在思维碰撞中形成理性认识,在组织辩论中树立法制意识,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公共参与。
基于生活归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对现在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因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最终也要以生活为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强调德育的基础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教材上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在强调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同时,更要走入生活,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采用更加积极、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光去体验社会生活的百态,设置具有挑战性、竞争性的活动,给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为社会出谋划策的机会,从而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让学生获得积极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學评价还存在形式化、单一化、应试化的弊端,然而在提倡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教学评价应该是灵活、有张力的,应该更加着眼于学生个体的素养养成。因此,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科素养为导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活动体验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注重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立足于通过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水平。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能够与生活对话,将生活的源水引入教学,要能够与学生对话,将教育的生命融合于学生鲜活的个体,要能够与自己对话,让自己的教学成为摇动树、推动云、唤醒灵魂的力量,实现教育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陈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4-7.
[2] 唐翔.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中的教学转型——以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 (6):24-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