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

2017-10-28刘雪妍

神州·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中历史方法

刘雪妍

摘要:课堂导入策略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历史教师应认真分析目前自身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复习导入、多媒体导入、引用典故导入、设置悬念导入、谈话导入等方法,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人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首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恰当应用导入策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给予课堂导入策略足够的重视。

一、课堂导入概述

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导入”,被称为“开场白”或“开讲”。与引言和导言相比,虽然大致相似,但是导入的内容和形式却更加丰富与多样。一般而言,“课堂导入”是指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以及总领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其特征主要包括启发性、概括性以及定向性。

二、课堂导入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

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策略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三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进而为课堂互动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方法

基于以上讨论,将课堂导入策略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策略应用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对导入的重视程度不够、导入方式过于单一、导入时机没有把握好、导入内容脱离课文、导入观念与史实不符、导入脱离学生实际等。历史教师应认真分析目前自身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有效的导入方法运用到教學实践中。

(一)复习导入

相比较初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繁琐,新、旧知识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联系。要做好课堂导入这一教学环节,高中历史教师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复习导入方法。所谓复习导入方法,是指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将所学的旧知识串联起来,以此体现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引出来,从而实现“温故知新”的目的。

复习导入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历史教师在讲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时,向学生说明“分封制”是西周建国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同时,宗法制与分封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互为表里,其政治性质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继承王位方面宗法制更加注重于嫡庶、长幼且其目的主要在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宗法制知识进行复习,而且还能有效地将新旧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导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将多媒体充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多媒体导入,是指教师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来导入新课。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与鸦片战争相关的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之快速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三)引用典故导入

典故的引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根据课本教材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典故导入课堂。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需要注意所选用的典故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因为生动的故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课时,先讲述了“木马计”这一历史典故。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设置悬念导入

设置悬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还能培养其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难度适中的悬念,以此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授《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这一课时,设置了如下悬念:“太平天国的政权达到了全盛的时期,其发展势头较为迅猛。但是因领导阶层内部一件大事的发生而导致其政权出现了急剧变化的情况,从而使得发展形势急转直下。那么,这件大事到底是什么?”之后再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了回顾,而且还让其大致了解了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有利于使其快速融入到新课学习中去,进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可谓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但非常实用。谈话导入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有所期待。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谈话导入方法的作用,选取周边熟悉的内容来与学生进行谈话,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之感,从而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高中历史方法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