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2017-10-27韦冬余熊正佼
韦冬余+熊正佼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有其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一定意义,在语句中作为整体来使用。成语是语文的重要构成,成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成语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成语的学习效率很低,即使记住了,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也很难感受到成语的内在意义。“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机械传授式教学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1]正是基于此种背景,本文提出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的概念,并分析其特质、探究其方法。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是指在小学成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小学生将成语的学习和运用与生活建立关联,让小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成语,结合生活经验来感悟成语,在生活中运用成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谓“生活化”,是指把成语学习与生活对接的实践活动,分为课堂教读成语、课外运用成语两个领域,课堂教读指教师凭借“教师生活”充分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生活”,走进“成语生活”,多维而深刻地体验、思考、感悟成语为什么这样编造;课外实践指在课内学会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不自觉到自觉运用成语,用心灵感悟成语。
一、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的特点
1.体验性
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重视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经验的获取。生活经验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长期熏陶和影响的结果,具有独特性和内隐性。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影响,生活经验少,对成语的理解往往处于似懂非懂之间,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是一个不容逾越的障碍。因此在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去体验,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内容。
2.开放性
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的开放性就是指突破传统成语教学课堂在内容、形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封闭性,实现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成语教学。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学习资源等都是开放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能,有效地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开拓创新,寻求全新的角度诠释成语,并掌握成语,学以致用。它既注重知识的习得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3.活动性
活动性是指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常常依托生活化活动来展开。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之所以具有活动性,首先是由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成语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其次也与成语的特点有关。一方面很多成语都是从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再现类似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学习成语;另一方面,成语大多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这就使我们常常可以通過开展适当的活动表现出成语的蕴涵,从而使学生对成语有直观、形象的理解。再次,成语教学的环境特点也是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具有活动性的重要原因。小学成语教学基本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而课堂环境往往脱离生活实际,所以开展生活化活动来代替生活实际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也能以生活化方式来学习、理解和使用成语。
4.情境性
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具有情境性。首先,成语知识只有与情境相结合时,才能够真实开展有意义的成语教学活动。在成语教学中,成语知识不再被置于进行抽象认知与背诵的角色,而是要与真实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分析、反思与发展。其次,每个成语教学活动都是具体的和情境化的,每个成语教学活动必然有它们各自的特点与形式,因而也呈现出情境性。再次,当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成语时,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成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以及在生活中什么样的场景中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小学生对成语教学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增加对成语的掌握。
二、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的方法
1.唤醒生活经验,深化理解
(1)导语设计生活化
导语设计, 即进入新的成语教学课的导入语设计。生活化,即设计成语教学课导入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与成语内容相关、来自现实生活、颇具时代感、生动感人、发人深思的素材来设计。成语最初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然后通过后人的不断提炼与总结,成为今天这样朗朗上口、言简意赅、结构严谨的语言组织形式。假如教师能够寻找和发现成语的诞生源泉,挖掘与之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设计导入语,就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新成语的学习情境之中。
(2)情境创设生活化
游鱼只有在活水中才能显示它的生命与活力,同样的,成语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呈现出其色彩与形态,显现其深刻的思想与感情。教师在教授成语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成语背后的生活场景,再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创设情境,在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领悟成语的魅力学生定会受益匪浅。如果学生没有与此成语相关的生活情境,教师还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师、学生本身的资源通过表演、对话等多种方式来创设该成语描述的生活情境,然后教师与学生在情境中交流、感悟。让成语在生活情境中灵动、生花。
(3)成语理解生活化
理解成语的含义是对其深入学习与运用的前提。有些成语之间意义相差很大,如“自食其力”与“自食其果”,前者有褒义,后者有贬义,使用时要仔细辨别它们之间的差别。成语理解生活化是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成语的含义,从而使其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变得具体,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对成语形成有意义性理解,这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有意义,也更容易。
2.开展生活化活动,加强巩固
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不同,不仅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即使是同一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也会呈现出发展速度上有快有慢、思维成分有多有少的特点。因此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endprint
(1)演成语
小学语文中的成语很多都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具有很强的寓意。如果一个成语能够表演出来,会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生活化成语教学就要抓住成语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表演正在学习的成语。表演成语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让小学生理解了成语的来源及最初产生的原因;二是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成语原来是这样有趣,不再单调、无聊;三是小学生以这样的形式学习成语会使他们对成语的记忆更深刻、牢固。
(2)讲故事
成语来源于生活,每一个成语都是根据生活中的事件、故事总结、整理、归纳而形成的。一个成语可能就是一个故事,如“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等等。小学生生活化成语教学就是抓住了成语的“故事性”这个特点,要求教师在成语教学中运用故事的方法对成语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讲故事的时机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解成语意思时讲故事。在此阶段,当学习到一个成语时,教师或学生可讲这个成语的故事来历,从而让学生知道这个成语的形成背景与缘由,这样学生就不再机械地记忆成语了,而对成语的意义有了生动的理解。第二个阶段是进一步巩固成语记忆时讲故事。当一个成语的音、形、义学完之后,可让学生在课堂中和其他同学讲一个成语的故事经历,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向他人(如爸爸、妈妈等)讲成语的故事来历。
3.融入生活,学以致用
(1)在作文中用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词汇贫乏。有些学生是平时背了很多词汇,但写作时用不上;有些学生是因为平时词汇积累就很少。如果小学生能在作文中灵活、恰当地使用一些成语的话,就会大大丰富他们作文的词汇量,提高作文的质量。因此,在作文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恰当地运用学过的成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如果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不但他们的作文水平会有很大提高,而且对成语的学习、理解和巩固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多读、积累的基础上再多练,这样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就能根茂实遂。”[2]
(2)在日记中用
日記指的是将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有选择性地记录下来。写日记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现实感受,它与课堂作文不同,日记更加贴近真实生活。而教师进行成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成语应用到日记中,在加强巩固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成语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从所经历的情境中联想到所学成语,或者是在具体情境中搜索、选择恰当的成语描述现象。其次,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写日记时,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己所学的成语,或者可以通过“谁的日记中成语最多”这种比赛方式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运用成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使用成语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这种练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3)在交流中用
应用成语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交流中,即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沟通时注意使用成语。成语作为一种十分凝练的语言,应用到日常交流沟通中,往往可以使我们的表达言简意赅。然而成语这种凝练的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又显得过于抽象,使小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小学生能在平时的交流中经常使用学过的成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反复应用中,使小学生对成语的记忆、掌握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小学生不断地在现实语境中应用成语,还可以纠正或加深他们对成语内涵的理解。这里的在交流中用主要指的是在口语交流中用,包括在家里与家人交流时使用,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流时使用,在社会生活中与超市的售货员、餐厅的服务员以及亲戚朋友等其他人的交流中使用等。
参考文献
[1] 韦冬余.论学科探究教学的基本涵义[J].教学与管理,2014(11).
[2] 杨帆.对当前“语用热”的三点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