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内科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10-26张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责任制内科护理人员

张艳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随着医疗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专业也开始与时俱进,向着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技术的方向进行转变[1]。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和医疗服务质量越来越关注,其中护理服务质量成为了人们就医过程中最為重视的内容之一。在当前开展护理教育过程中,其重心一般集中在基础理论知识,而对于人文关怀方面的内容相比重视程度比较低。对于临床护理所涉及的知识仍旧是采用临床分科进行区别,缺少护理自身应有的特色和内容,有关医院预防、保健、老年和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内容比较缺少。为了提高各科临床护理质量,可以采取根据不同科室建立的具有针对性的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2]。为了分析心脏内科护理在应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本文结合科室情况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了心脏内科的两个护理单元进行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即冠心病监护病房和普通病房区。其中,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有12张病房,普通病房区共有30张。根据心脏内科收治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两个病房区的合理安排,但都由护士长对其进行负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统计工作。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心脏内科在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3]。

1.2.1 小组要加大医院文化建设的力度。医院职工的整体面貌通过医院的文化水平体现出来。增添护理人员礼仪专业知识、社会学以及交流沟通方面的技巧,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帮助作用。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思想思维,以患者为中心,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1.2.2 小组实施多元化服务流程培训。建设医疗、保健、康复三者融合的服务模式,将单一的医院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性质的服务。力争做到多面性、全方位的服务。

1.2.3 小组实施技术职能转化培训。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使护理人员不只拥有单一的医学知识,而是拥有全面、专、多元化的医学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使用数据化操作患者信息。使患者清楚的明白了解住院流程以及住院费用。

1.2.4 增强小组人员竞争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培训。当前医患、护患纠纷频发,因此,护理人员应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当发生医患纠纷时,使护理人员有法可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自我保护。可利用下面方法进行提高[4]:(1)邀请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演讲。(2)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互相进行交流学习,讲解自己的护理心得。(3)组织优秀的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1.2.5 组内统筹全科护理措施学习采取学科互动,添加多学科共同交流学习以及培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传统的分散式学习转变成为集中式学习,改变传统的分散、低效率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普及培训人员、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个别人员的综合能力。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实施百分制考核制度,设置优秀奖励制度。

1.3 统计方法

研究的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心脏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质量得到切实的增强,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疾病认识知晓率得到提高;此外,输液呼叫铃声以及护士的到位时间明显降低,输液呼叫铃声次数减少、护士到位时间缩短,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3 讨论

通过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并进行管理后,彻底的革新了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使医护人员学到了更多的医疗知识,掌握了更丰富的技术,更提高了自身的整体能力[5]。有效的将传统的被动服务理念转型为新型的主动服务模式,使服务质量大大提高。针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市场和快速发展的科技,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转变传统思维,才可以使自己有足够的优势在竞争中胜出。然而,科室中通常拥有一些年龄偏大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接受能力普遍较慢,因此成立责任制护理管理小组,可以确保护理人员持之以恒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属于一种人力投资。

当前的护理工作存在着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要注意到患者的家庭情况,也要关于病人的心理干预,而是更全面的集社会,心理,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模式[6]。作为当前的全新医疗护理模式,在确保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能更加有助于综合模式的提高和发展。通过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可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方法,同时也能推动医院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引入责任管理模式,与其他已经施行并已经取得良好疗效的医院交流学医,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改变不良的传统习惯。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我心内科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王乐乐,刘延滨,颜华,等.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心脏内科中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

黄景霞,胡伟芳.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5-56.

张密.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2):69-71.

丁金玲.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心脏内科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943-1945.

车静华.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心脏内科中的研究[J].医药:00189-00190.

倪雪梅,任春花,鲁懿萱,等.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789-790.endprint

猜你喜欢

责任制内科护理人员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