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水相生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价值

2017-10-26史新霞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风邪组方病机

史新霞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气道慢性炎症,患者表现为胸闷、咳嗽以及喘息等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但是病情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存在着死亡的风险。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炎治疗,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作,使用抗生素和全身激素等药物,但是其治療效果较为有限[1]。为了从根本上治愈疾病,需要深入探究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根据中医理论,气阳虚弱、痰瘀伏肺、外感病邪是引发“哮证”、“喘证”的原因,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肺,脾、肾同治,行温肺散寒、滋阴补肾、涤痰行瘀之法。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金水相生法在临床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以上患者纳入研究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男性30例,女28例,最高龄75岁,最低龄24岁,平均年龄(44.5±4.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26例,最高龄76岁,最低龄22岁,平均年龄(45.2±4.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金水相生法进行治疗,强调滋养肺(金)肾(水)阴虚,辨证施治,具体如下:①肺肾阴虚证:加入北沙参、麦冬、山萸肉、知母、竹沥半夏、僵蚕和桃仁配制清养化痰组方,10g/次,2次/d,持续服用12周,起到清补肺阴、滋补肾阴、化痰、祛风、化瘀之功效,以治肺肾阴虚之证;②肺肾气虚证:加入熟地、麦冬各15g和山萸肉、山药各12g以及丹皮、泽泻、茯苓、红参、五味子各10g配制生脉地黄汤组方,水煎内服,1剂/d,2次/d,持续服用12周,起到补肾、固气、健脾之功效,以治久哮肺肾气虚之证;③正虚邪实证:加入党参、沉香、坎脐、苏子各15g,胡桃肉、款冬花、法半夏各12g,五味子、冬虫夏草、橘红各6g以及灵磁石18g配制平喘固本汤组方,水煎内服,1剂/d,2次/d,持续服用12周,起到补肺纳肾、降气化痰之功效,以治正虚邪实之证;④风邪外扰证:加入茯苓12g,桂枝9g以及白术和甘草各6g配制苓桂术甘汤组方,水煎内服,1剂/d,2次/d,持续服用12周,起到温阳化饮,健脾利湿、补益肺气之功效,以治风邪外扰之证。

对照组则是在补液、吸氧以及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持续治疗12周。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情的反复发作,严重损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以改善慢性气道炎症和恢复其呼吸功能为主,常规应用到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抗炎、平喘以及预防气道重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整体的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联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中医则是从支气管哮喘的病位、病因和病机出发,辨证施治。支气管哮喘的病位在肺,并涉及脾、肾,多为肺肾阴虚、正虚邪实以及风邪外扰所致。基于五行相生学说的金水相生法则强调肺肾同治,利用肺(金)与肾(水)之间的生理关系,探究其病机演变。支气管哮喘的病根在于痰壅于肺,与肺肾阴虚有关,而在风邪外扰的影响下,引起病情的发作。应用金水相生法进行治疗,未发治肺,已发治肾。发作期进行清肺平喘,同时配合以补肾气滋肾阴之法。缓解期以补肾益气为主,配合以清肺健脾之法,进而起到温肺散寒、滋阴补肾、涤痰行瘀之功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从根本上治愈支气管哮喘[2]。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利用金水相生法辨证施治,围绕其病因病机,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到扶正固本,预防疾病的再度复发,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李小娟,窦钊. “金水相生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04):73-75.

裴海寅,奚肇庆.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 中医学报,2013,28(01):2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邪组方病机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七十味珍珠丸与二十五味珍珠丸的现代研究进展对比和分析
燥邪致泻说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养肺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组方用药规律辨析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