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科护理的风险研究及其控制策略分析

2017-10-26陈玲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科室护理人员家属

陈玲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一、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的概念

所谓的新生儿科护理风险,实质上就是一种职业风险,只是这种职业风险的对象全部都是新生儿,它有一定的发生概率,并且,一旦发生护理风险后,护理职业者就必须得承担一定的责任,對新生儿,对护理职业者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护理风险,涵盖了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等,因为护理风险的危害性比较大,并且其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所以,护理风险管理的工作就变得格外重要。护理风险管理的工作就是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威胁进行研究,评估,做出及时的处理,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医院和患者带来更坚固的安全保障。

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环节的分析

1.护理安全管理

从现阶段的新生儿科护理情况来看,在新生儿科的安全管理上,医院仍然有很大的不足,比如,查对制度不到位,工作不严格,对新生儿双腕带的核查过于马虎,没有仔仔细细的核查,新生儿科患者出入院的核查制度不完善,或者是核查执行者工作容易疏忽,新生儿病房即便已经实行的全天候24小时,禁止人员入内,却仍然有科室人员随意进出的情况,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增加新生儿弄丢或者是弄错的概率。

2.护理职业道德

新生儿科不同于其他的科室,在这个科室内的患者都是些新生儿,其抵抗力十分低,加之新生儿科室又是无陪护的,一切的情况都要靠护理人员的主动的发现,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就应该多多巡查病房,仔仔细细的检查新生儿的身体情况,要做到对每一个新生儿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新生儿却经常发生情况,比如,在暖箱内手脚皮肤擦伤,护理不当,导致新生儿出现臀部红疹,尿布疹等。除此之外,部分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也出现问题,不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比如,吸痰工作,一些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吸痰时,没有考虑到体位对新生儿吸痰工作的影响,导致新生儿吸痰不干净,负压调节出现偏差,从而增加新生儿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发病率,另外,还有部分护理人员因为自身护理技术不成熟,也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比如,静脉穿刺技术不高,多次穿刺,使原本只需要执行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或者是对气管插管工作技术不熟悉,错过抢救最佳时机,从而增加新生儿的风险。

3.其他因素

所谓的其他因素就是指护理中的其他不稳定因素,比如,护理工作中的意外事件,护理仪器的突然故障,以及医生家属关系的影响,意外事件也是造成新生儿伤害的重要因素,在出入院的过程中,抱错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没有注意水温,导致幼儿出现烫伤,在抱新生儿时,没有抱紧,使新生儿坠落地面,暖箱门窗没有及时关紧,使新生儿滑出暖箱,气管导管滑出没有及时发现,呛奶等。而仪器设备,就是指蓝光仪,监护仪器,暖箱,输液泵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查,维护,在使用时出现故障不报警,最后,就是医患关系的影响,新生儿的护理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患者家属不能随意进出病房,新生儿所有的生长信息全都来自于医生,所以,医生于患者的关系也是增加新生儿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比如,医生耐心不够,对患者家属说话不注意语气,使患者家属产生错觉,认为医生护理人员没有爱心,或者是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不够信任,认为护理人员会把自己的新生儿弄错弄伤,再或者就是家属对护士提出的合理要求,护士没有及时的完成,或者是完成度不够,家属不满意等,这些都会影响新生儿的护理服务质量。

三、新生儿护理风险的控制策略

1.建立专门的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护理管理的组织是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组织,小组的成员必须是懂一定护理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的,最好是能够直接参与护理工作的,比如,让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全体护士参与小组护理管理,营造出你监督我,我监督我,你指导我,我指导你的工作气氛,全面管控护理工作,对新生儿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实时护理,医院部门,要出台完善的查对制度,护士长对新生儿科室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质量控制员,对科室定时定量的开展检查,多方面,多视角,多途径的收集信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小组组长要根据科室以往的风险事件,对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排查,制定风险查房计划,明确好查房的内容,查房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制度,以及抢救制度等。

2.加强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使保障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维护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护理人员的素质越高,对问题的本质看的就越清晰,只有深刻了解了护理问题的本质,才能有效的避免。在护理技术上,医院必须要加强对护士的技术培训,要分层的对护士实行培训,针对不同能力的护士,开展不同的培训任务,2~3年的护士,可以安排到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岗位上,针对5年以上的护士,可以安排到新生儿抢救岗位上,因为这一类的护士,工作经验,工作技术相对来说都比较高,能够更好的控制护理风险,为新生儿的安全提供更好的服务。

3.完善护理文书工作 及时做好工作实录

不论是意外事件,还是医疗器械,或者是医患关系,都是可控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做好记录,做好文书工作,在没有发生前,做好预备工作,宣传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医务人员的警觉度,对医疗仪器进行仔细的排查,努力调整好医患关系,即便是发生了此类事件,护理人员也要保持冷静的思考,沉着应对,迅速找到应对策略,将伤害降低到最低,并且在事件结束以后,还要做好事件记录工作,以提醒以后的工作。

总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新生儿身体健康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护理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给医生,护士,新生儿,家属带来伤害,所以,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家属,都应该重视起来,共同合作,相互理解,从而全面提高新生儿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俞玲佳.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07)

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王晓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5)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李芳霞.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2)

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 李芳霞.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室护理人员家属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最难办事科室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