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0-26戚军玉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舒适度病房关怀

戚军玉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2

目前,我国医疗正在不断的改革、发展,大多数的医院都将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必要的构成部分,但是因为日常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十分的繁重,護理工作者需要展开系统的护理工作[1]。然而由于大部分患者ICU病情较为危重,丧失语言能力,处于昏迷状态,难以和护理工作者沟通,一般情况下,护理工作只是单纯的凭借护理工作者的以往临床经验来护理,及时此类护理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患者的病情,但是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证实,该类方法难以在所有患者中适用,具有较大的护理缺陷。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求更加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优化不良的临床症状[2]。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科接收治疗的ICU病房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在ICU护理中,总结并阐述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特地区选取我科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ICU病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33-96)岁,平均年龄(54.3±4.8)岁。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34-95)岁,平均年龄(55.1±4.7)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8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即:第一步:掌握患者具体的心理需求,尊重患者隐私。ICU病房作为医院抢救各类危重患者最为关键、集中的场所,其环境特殊,实行无陪护管理,大部分的患者会出现无助、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情绪,大大制约着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鉴于此,这就需要ICU护理工作者向患者全面的讲解室内外的环境以及相关的医疗对策,在抢救其他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到“四轻”,尽可能的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还需要时刻强调对患者的隐私、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大程度上避免暴露患者,两床间应用床帘相隔,给患者构建一个独立空间,在患者需要亲情的情况下,需要尽量满足,彻底缓解其心理上的恐惧、陌生,确保患者主动融入护理、治疗工作中。第二步:术前关怀。有效改造、优化ICU病房的整体环境,比如: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向患者提供杂志、报纸,向患者构建一个放松、温馨的住院环境;将日常用品(被子)换成平常常用的颜色;将患者的角度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看到在病房外的家属[3]。第三步:强化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与患者主动、积极的交流,一旦发现患者喜好、需求,展开必要的心理辅导,告知患者实际的疾病的恢复情况,强化患者的治疗自信心。针对一些有特殊心理需求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当的延长家属陪同时间,增加探视的次数;针对一些病情难以根治的患者,护理工作者需要在进行沟通时,切实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人文关怀。及时将诊治情况、实际病情通报给患者、家属,最大程度上尊重患者、家属的诊治决定权、知情权,讲解费用清单,讲解花费的重要性。第四步:出ICU时的人文关怀。在离开ICU病房时,需要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到普通病房,将护栏拉起,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保暖,将患者平稳搬动,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多加鼓励患者,告知患者尽早床下活动的意义。

1.3 评价标准 应用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主要涉及了护理质量、舒适度、热情程度等方面。其中满意度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之和[4]。

1.4 观察指标 舒适度应用选择法,患者在“舒适”、“不舒适”中选择。焦虑状态应用模糊数字方法,总分10分,在ICU内的焦虑情况与分值正相关[4]。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舒适度、焦虑程度对比

在舒适度、焦虑程度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2。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段其实就是应用于护理前,以期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经济状况、治疗态度、日常活动、疾病知识、饮食习惯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在借助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测量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有机的和患者文化程度、实际病情结合,通过应用有高度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路径,对患者的倾诉保持耐心的态度,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焦虑程度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4]。

综上所述,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融入于ICU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进一步强化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俞建娣,赵伟英,王志娟,等.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06-308.

梁园园,权明桃,傅小云,等.FASTHUGSBID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638-640.

朱娜,马洪,詹旭蕾.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0):71-72.

刘艳,帅东梅.人文关怀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治疗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s2):344-346.

沙丽,苏兰若.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对ICU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42(7):591-594.endprint

猜你喜欢

舒适度病房关怀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辅助应用多功能保暖护肩装置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舒适度及体温保护效果的影响
间断吸唾技术对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病房
便宜的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新鲜世界的豪华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