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价格机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2017-10-25夏炎
夏炎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同时社会经济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产能过剩、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失衡等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调整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价格机制改革主要任务是消除价格扭曲,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機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从本质上看是从经济角度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如何利用价格职能,服务好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成为当前物价部门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价格机制 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动力结构主要依赖于需求侧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特别是依靠投资的拉动。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产能过剩、资产泡沫大、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和科技类中高端类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增长新的趋势和动力。而我国以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的低端类产业结构占据了大量的比例,提供了很多无效供给,不但没能有效产生经济效益,还加剧了资源的内耗与浪费,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我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供给端的结构和竞争力出现问题,提供了大量无效和低端的供给,产生了需求端的滞后性,社会总需求和供给发展不匹配、不平衡。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在这样的背景下,习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明确提出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作用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二、价格机制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通过推动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灵活运用价格杠杆,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结构调整,明确价格机制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是价格机制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出发提供需求侧的有效供给,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经济学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供求关系是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价格的变化动态调节着供求关系的平衡与不平衡、生产要素的流入与流出。价格不合理会引起供给,特别是有效供给的不足,实行价格机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市场决定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供给优化,极大程度的把当前体制中的价格扭曲消化掉、改革掉。
二是价格机制改革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能够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影响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和经营环节。通过价格机制改革减少价格干预,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让市场规律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有效引导市场主体把资源投入到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上。一方面,利用价格约束机制,发挥倒逼功能,迫使经营者调整投入和产出策略,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利用价格奖励机制,发挥激励功能,降低产业综合成本,实现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地区、产业、部门和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资源向新兴产业转移。
三是价格机制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价格机制改革,完善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加快简政放权,消除各类制度障碍,放开政府管控,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打破行政垄断,构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格局,有效激发微观主体的市场活力,促进高新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优化各类要素配置,有效提高有效供给的重要方式。
三、当前我国主要突出结构性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工业行业产能过剩。2013-2016年,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工业产品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明显低于国际市场水平,国际市场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我国产能过剩、产能落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从2003年开始,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带动了金融、钢铁、水泥、家装、建材、物业等数十个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成倍提高,全国各地都掀起一阵房地产开发浪潮,整个地产行业一跃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房地产行业井喷式的增长,无序野蛮的扩张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和经济健康发展。
(三)企业综合成本过高。企业是市场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经济活动开展的组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近年来,企业资源使用、融资税费、行政费用、物流检测、出口通关、保险中介、材料人工等综合成本的持续攀升,成为我国众多企业盈利下降、经营困难、难以提档升级的重要原因。
(四)品牌认知度过低。我国已是世界工业大国,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各地,但工业制造水平在科技创新、工艺流程和核心技术上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国际国内制造市场上屡屡出现山寨、虚假、欺诈的失信行为,中国产品低价劣质的印象还没扭转,严重损害了国产品牌形象,影响了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和世界竞争力。
四、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主要结构性问题,中央适时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从价格工作角度出发,通过价格机制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以“去产能”为目的,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转型。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挥水、电、气等资源性生产要素的价格杠杆作用,调节利益关系和生产行为。一是强化补偿性政策。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外部成本和重置成本,适时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构成,制定征收污水处理费、扬尘排污费、废弃物处置费等代际补偿费用。二是落实惩罚性政策。根据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稀缺程度,科学研究对“两高一剩”(能耗高、污染高、产能过剩)企业使用资源性产品施行差别定价、超计划用量加价、惩罚性价格等。建立以能耗、环保、质量和安全为约束条件的调节机制,压缩 “两高一剩”企业的生存空间,加快僵尸企业的关停和市场出清,淘汰落后产能,消减低效产能、严控过剩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二)以“去库存”为重点,分类分级调控房地产市场,促进市场平稳发展。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矛盾与长期以来城市间、城乡间经济、文化、产业、环境等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有直接联系,大量社会资源、人口向发达城市流动造成供需结构的失衡,要根本解决这种矛盾必须经过周期性和结构性的调整,从短期来看只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类分级调控市场。
(三)以“降成本”为抓手,有效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激发主体市场活力。一是推动资源性产品鼓励性政策。实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逐步向科技、低碳、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加大对集中供热、环保发电、低碳出行等绿色经济活动的扶持力度,对企业施行补偿性政策,指明产业行业导向,释放活力。二是强化行政性收费清理。完善修订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政府普遍公共职能或一般管理的涉企收费项目和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项目和收费,制定切实可行关系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中间环节的税费减免和补贴政策,实行目录清单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各项涉企收费行为。三是规范金融行业收费行为。提升融資机构收费透明度,督促金融企业落实中央、地方惠企制度,加强金融企业强制收费、变相收费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的问题。
(四)以“补短板”为契机,提高价格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服务民生发展。加快物价部门职能转变,强调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提高价格公共服务水平,补齐民生建设短板。一是加大价格监测力度。以民生类价格监测为重点,注重监测工作的及时性、指导性和利民性,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异动情况,全面监测分析民生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加强对价格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掌握其价格变化的可能趋势,及时通过媒体、网站、微博等渠道和平台及时对外公布,充分发挥价格监测数据的服务引导作用。二是落实价格调控政策。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规范基金的设立、申请和使用环节,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高度关注改革对群众的影响,切实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生活。三是推进价格诚信建设。通过建立价格诚信数据库、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明码实价、失信惩戒机制等手段,营造社会诚信氛围,提高国产品牌形象的重塑,整顿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提供价格认定服务。主动介入区域政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政府购买服务等提供专业成本调查、成本监审和价格认定服务,为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和民生项目发展提供价格依据。五是深化价格争议调解。积极推动价格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在基层建立价格争议调解服务站点,将处理价格矛盾阵线前移,有效缓解社会价格矛盾,保障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