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
2017-10-25曾艳
曾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并且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旅游行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高校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旅游专业课程目标的设置及内容的安排等方面仍不尽如人意,迫切需要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 旅游专业 课程改革
一.前言
高校旅游专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并且已经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的教育模式。我国目前有二十多个省市都在加快推进建设旅游强省,以此来增加经济收益,这就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在积极进行改革,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旅游专业的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情况来看,问题还有很多,特别是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有待提升。为了避免“速食教育”培养模式的侵害,高校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专业学术素养的培养
我国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旅游专业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扩招,属于新兴的专业。因此,在对学生专业学术素质方面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这就需要高校对旅游专业课程设置要进行优化,改变传统的过于重视基础学科的情况。在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中,往往将自修课程的学分压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积极性,违背了学生自有发展的理论。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目前,高校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种专业人才,纷纷将旅游专业课程细化为不同的方向。这一想法是好的,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过于随意,缺乏系统性。此外,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核心课程作为基础,经过细分的专业方向在设置学时课学分的时候基本也是雷同,忽视了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最后,旅游实践课程和理论知识课程出现分离,探究式课程仅仅流于形式。
(二)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目前很多高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都不明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高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从实际出发,缺乏实用性,和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有出入。最终不利于对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提高。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仅要从专业知识出发,还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能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向学生传播旅游文化。
(三)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时候使用的教材仍然是旧版本的,内容也已经不适应当今旅游行业的发展,缺乏与时俱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学者了旅游专业却失去了对这一专业的兴趣,并没有在课程内容中找到和现实接轨的内容,阻碍了学生与时俱进专业能力的提高。此外,高校教师在教授旅游专业课程的时候,为了和市场需求接轨,不能照本宣科而又无可奈何。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就意味着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丰富知识的储备。
三.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措施
(一)完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通识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文化课程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是不能减少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的学时,同时,也不能将这些课程过于学科化。通识课程要从广泛性和生活性方面出发,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另外,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来看,旅游学属于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建筑、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全部精通是不可能的,但是需要学生对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做到“博”和“杂”。最后,高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旅游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具有本地特色和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内容,让学生对当地的旅游知识有所了解,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实现零距离。
(二)在课程设置中要重视学生能力体系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中,要结合本专科培养目标和人才能力结构的相关要求,提高课程配套和层次结构及知识机构的完整性。课程体系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和通识教育。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基础理论主要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因此,在安排的时候前后要衔接好。还要注意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增加文化课程相关内容,这样,学生能够进行多元文化的学习,并且能够让学生了解旅游地文化的内涵。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好能在通识课程中贯穿着专业知识,实现内容交叉。最后,高校还应该设置选修课,让学生能够一专多能。
(三)改善教学方法,明确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课程改革也要从教学方式上下手,高校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灵活的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旅游思维能力,最好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走出课堂,在授课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穿插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热点。
此外,高校应该意识到,旅游专业并不是一项专业的技能操作学科,反而是综合性的学科。只有具备明确的培养,才能设置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提高本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旅游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在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将对学生思维敏锐性的培养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行业的敏感性。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改革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势在必行,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将学生视为专业学习的主体。本文探讨了高校旅游专业课程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对高校改革有借鉴,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所学课程对社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晓颖,鲁小波. 适合高职教学的 《旅游学概论》内容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 ( 管理研究) ,2011( 03) : 100-101.
[2] 郭建闽,林筱华,章颖.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建设的几点看法———从我校旅游专业摊开回去[J]. 闽西职业学院学报,2013 ( 04) : 31-33.
[3] 屈曙光.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0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