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7-10-25车诒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体育

车诒槐

摘 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坚持健康第一,同时还要坚持素质教育,保障实现高校体育的功能以及目标,在坚持普通高校体育的活动性质的基础上,实现改革与发展并举。按照上述的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以人为本,重视健身而淡化竞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帮助普通高校的学生尽可能的满足现代对于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 教学改革

引言

体育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教育思想以及观念转变的背景下,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方面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质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全新的理念、方法、制度以及对策,来解决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陷。近几年,随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现有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所以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非常的必要,能够为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以及实践两方面的支持。[1]

一、分析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1.课程评价日渐科学化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通过学习评价来体现,除此之外,还是健全体育课程建设的手段,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结果评价重要,过程评价更加的重要,也就是跟踪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评价的方法不仅仅重视结果还重视过程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同样的对于教师的评价,在评价授课水平的同时,还要对业务素养进行评价。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现一定的客观性以及全面性,具体来讲比如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资源的协调等,这种评价体系逐渐趋于科学化。[2]

2.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愈加清晰明确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教学,学生逐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有了自主选择权。在开放式以及探究式的课程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也不断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于学生的引导。逐渐的增强体育教师的引导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不断的进行融洽以及协调,促进教学相长的实现,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

现阶段,体育课程教学中课程安排还是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其中内容冗余以及杂乱等问题存在,同时其实际的课程针对性有待加强。还是存在一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中心放在技艺以及学习中,所以教材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没有实现终身受益,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就没有再进行体育活动了。这部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和中小学区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体育教材的内容也不够深入,严重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2.体育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说,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特别是学生个体的评价方面,只是重视分级以及筛选。只是过度的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而不能够良好的对学生的进行鼓励,也没有是实现良好的信息反馈,也不够重视学生在兴趣以及习惯上的评价。这样的体育教学课程评价体系过分的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一般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先天条件等因素,仅仅只能够反应出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具体学习情况,这种评价体系一般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不能够完全的反应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真实情况。这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教育以及培养运动人才的方向发展。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途径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首先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健身化改革,重视锻炼能力、方法以及终身体育的教学。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应该加强多种锻炼身体方法的学习,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或者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3]

2.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

普通高校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努力的向学生教授体育相关的技能以及知识,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使其拥有相对较强的运动能力,同时能够实现自行锻炼,以上就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所以,普通高校在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应该首先按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一定的方法和理论,使其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健身以及养心的知识,帮助学生有效的实现自我锻炼、自我调节以及自我监管的能力。

3.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淡化竞技,重视健身,真正的实现健康以及体制功效的增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已经逐渐成为普通高校努力的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淡化竞技并不是不要技术,而是说健身以及技术应该相平衡,因此,在对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突出健身,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评价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4.“三选”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及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在网络上实行学生“三选”授课,具体来讲也就是说学生能够自主的对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授课时间进行选择。这样的学生“三选”授课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到了传统的系别以及班级的制度,学生实现了更大的自主性。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是相对比较综合的一门学科,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为了有效的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满足社会的要求。从整体看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以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立新. 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討[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0(1):71-72.

[2]张浩.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与学”问题透析[J]. 体育科技, 2014, 35(2):134-135.

[3]贾绍峰.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8):108-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体育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