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环节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10-25于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于伟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思想更为复杂,并且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如何发挥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成为高中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环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教育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复杂,并且逻辑性较强,教师简单的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往往无法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正确的学习方向,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所以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且我国教育政策也要求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和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只有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推进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贯彻落实[1]。其次,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实践中,只有教师全面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为学生后期学习工科、理科等多种学科知识奠定基础,进而促使学生未来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可见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最后,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就应该强化自身数学思维能力,保证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并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所以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基于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切实保证教学实际效果。

1.深入分析学生的思维特色,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前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严重限制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数学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二项分布”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二项定理解决问题,但是实际上,二者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应该针对学生思维特色中易混淆相似概念的特点,借助对比分析和分别验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可以逐步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能够正确区分和使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2]。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突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保持在积极的状态,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为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以培养,就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验场景,要求学生“用完全一样的六根牙签摆出四个全等的正三角形”,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中,就能够对这一问题形成形象的认识,学生的数学空间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3]。

3.开展变式教学,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应该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对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借助变式教学,促进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要求学生分别探索使用代数计算、几何解析以及代数、几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化[4]。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对类似的问题或者更为复杂的变式问题进行求解,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全面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光.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才智, 2015(5):34-36.

[2]刘艳平.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21):130-130.

[3]关文辉. 探討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才智, 2015(19):66-66.

[4]陈博.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 软, 2016(11):6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