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7-10-25雷慧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培养

雷慧琴

摘 要:小学数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改革之路也越走越远,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今的小学教育中,还有很多教师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是每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无法深刻的理解抽象性的概念,因此,只有教师掌握相关的培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积压。[1]

一、造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较差的原因分析:

1.学生原因:

(1)懒开口,懒动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的复习,上课时懒的开口,只等着老师给出答案,做作业的时候懒动笔,能少写一点就少写一点。久而久之,学生形成的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继而影响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

(2)学习科目的增多,使得学习数学的精力减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能型人才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紧缺资源,所以,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非常重视,这样的初衷固然没有错,但是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压力陡增,学生们在有限的精力下难以静下心来去学习数学,更别提通过数学教学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2]

2.教师原因:

(1)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课堂内容难度:教师由于自身教学方法的运用方式不同,教学专业知识的深浅程度不同,对课堂内容把控的熟练程度不同,导致在把握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些入校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经常会在课程一开始就选择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无所适从。带着这样的难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倍感压力,学习自信心会遭到严重打击。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反其道而行,设置的内容过于简单,这会让学生认为课堂知识很简单,不学也会,从而变得心浮气躁。以上两点都不能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2)课堂交流的方式陈旧、固化、单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方式依旧没有很大的改善,遵循由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回答的过程在小学课堂依旧被沿用,教师作为提问的主体,不只是包揽了提问环节,在没有学生知道答案的时候,教师为避免尴尬,常常会自己说出答案,然后再根据答案不断的引导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提问方式陈旧、固化、单一,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实质上还是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主动发言的权利,自然不会激起学生的提问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对策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学而有用”,只有“学而有用”,才能“学而有趣”,只有“学而有趣”,才能“学而有疑”。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就是赋予了学生“质疑”的权利,无论质疑的对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教学理念,就必须更加注重学以致用,而非空谈

理论。

2.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现代化的教学课堂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则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断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可以让学生吸收知识、发现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开拓创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思路,并从已有知识中找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3.因材施教,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难度

教师如果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就必须做到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需要主动去获取知识的,只有教师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的接受水平,才能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

4.教师要以自己的提问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提问

使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注重提问的灵活性:第一,全体提问和个体提问的结合:对于一些难度较小的知识点的提问,教师可以采取全体提问的方式,对于需要经过学生认真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采取个体提问的方式,两种提问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去思考新的问题。第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合理分组,并根据各组的学习水平,设置不同的问题,让组内成员在合作解决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5.鼓励学生进行提问

即利用多种课堂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兴趣等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的利用多种课堂评价机制,多给学生以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机制,力求在“一碗水端平”的情况下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提问兴趣的有效手段,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鼓励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培养他们提问能力的重要因素。

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合理的利用的各种方法,相信定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数学提问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所承担的教学责任和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广大教师应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95-195.

{2]高玉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小说月刊月刊, 2015(11):139-13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