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7-10-25叶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8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培养策略作文

叶英

【摘要】作文教学在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师自身素质等教师层面以及现阶段学生所处的社会现状对其作文素质的影响方面分析中学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为了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和作文水平,归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积累作文素材、指导学生做好作文常规等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作文 教学现状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79-01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层面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对有些教师的传统的作文观念形成有效的影响,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较肤浅,只重视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而是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过多地干涉。文字训练模式单调,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在作文课上,教师没有给学生以充分自由讨论、表达的时间,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分析细讲解,这种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自由表达,并导致学生的兴奋点与教师教学作文的侧重点不在同一个方向。

2.学生层面

“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温室长大,没有了夏天下河洗澡的乐趣,没有了冬天打雪仗的经历,没有了感受邻居关心的体验,而这些又恰恰是喜怒哀乐最鲜活的体验。既然脑袋空空如也,他们只能胡拼乱凑,苦思冥想,瞎弄一篇应付了之。因此,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已经迫在眉睫。

二、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

造成以上现状的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今教学方式不够完善,也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多年来形成的比较僵化的作文评价机制,以及当前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没有时间去阅读和品鉴优秀文学作品,没能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不会发现和观察,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1.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作文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要素,是写作思维能力提高的核心动力。我们要在作文课上通过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转换为“我要写”,对每次作文课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当学生把习作当作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的时候,就能充分发挥其潜能,使写作能力持续提升。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具体方式如:①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②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社会应用,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情感,是为了与人分享悲喜,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得分。

2.阅读为写作之基础

在丰富的阅读中,中学生可以体会怎样准确对语言进行运用,使学生在习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阅读中借鉴文章写法,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创造。

具体做法:①指导学生做好作文常规,如要求学生作文写到规定的字数,书写要工整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在指导学生写好应试作文时,还可把作文评改的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作文的内容、语言、结构、发展等级等方面明确要求,自觉地依照评改标准去写作。②指導学生审清作文题的要求,仔细分析题干给定的写作空间,指导学生用5分钟之内的时间用列提纲或打腹稿等形式来构思文章的主题和结构。通过写片段作文或哲思小语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打造更靓丽的语言,写出有真情实感又较有文采的文章。

写作是社会的需要,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朝夕之间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策略、方法,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的教学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淑明.新理念下的过渡作文探索[J].作文教学研究,2008,(1).

[2]沈大安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

[3]徐家良,徐鹄,顾维萍著.生活中的作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培养策略作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