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历久弥新
2017-10-25黄晓丹
黄晓丹
【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优势,前者更侧重情感教育,后者更侧重规范化教学。本文试图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找到二者的切入点,即贯穿在教育中的精神力量,让传统的爱的教育不断焕发生机。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精神力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02-01
有了孩子和学生之后,我开始关注教育,试图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切入点。一方面,探索如何将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元素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使学校教育的影响更深远;一方面,思考如何将学校教育中的规范化元素加入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更具成效。一个人离开学校的时间越长,所学知识留下的印象越淡,然而精神的力量却能随着人阅历的丰富而日益强大。我时常通过回味自身的受教育经历反思其中的成败得失,往往能从那些点滴的过往中汲取不少能量。
在我的生命里,有三位女性对我影响至深:外婆、母亲和二姐。外婆是我最敬爱的长者,母亲始终是我引以自豪的榜样,二姐是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她们似明亮的灯塔,不仅照亮了自己,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深深影响了我对教育的理解。
外婆是我至今见过的最美的老人。她不识字,却谦和懂礼、举止优雅,让人见了都不由得生出一股敬意。外婆极爱整洁,每天早上必定要梳妆完毕才会走出房门。与外婆朝夕相处十多年,我竟从未见过她衣衫不整的模样,哪怕在她重病卧床期间,着实令人钦佩。看一个人是否真正善良往往要看其对待弱小者的态度。外婆对找上门来的人,从不问对方身份贵贱,皆热情款待,还经常收留无家可归和身患重病的人。我常常诧异于自己何以对外表质朴、甚至落魄无依的人产生天然的亲切感,现在想来原来是外婆的熏陶所致。
母亲是家中独女。在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无子无后”之说盛行,抗日战争时期痛失儿子的外公外婆常为此相拥而泣。目睹过此景的母亲在年幼时便暗暗发誓:一定要争气。凭着一股倔强,母亲在小学毕业时成为班上唯一一个升入中学的女孩,只身一人远赴异地的中学求学,是全校年纪最小的孩子。后来,母亲考上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回家乡工作。“文革”期间,母亲经历了很多磨难,她失去了第一个孩子、痛失外公,还有外公外婆赖以生存的药店。但母亲默默承受住这一切,在残酷的打磨中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母亲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教科书。
早些年,忙碌几乎是母亲的生活常态。下班回家总有一群在医院挂不起号的病人或是生病的亲戚、邻居、熟人等着她。母亲从不收取他们的钱财,开藥也选最实惠的让他们自己到药店购买。有时深更半夜病人家属把门敲得山响,母亲也是二话不说披衣就走。母亲的敬业成为我们几姐妹工作中不竭的动力。
然而,即便忙碌,母亲也会抓住一切时机对我们几姐妹进行励志教育。从身边到荧屏再到书籍,母亲总能找到足以打动我们的人和事。居里夫人、爱迪生、海伦·凯勒、卓娅和舒拉、张海迪……那些烙在我脑海深处的不屈形象,常常在我脆弱或是退缩时敲打我心扉,让我从沉沦中警醒。这类教育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致当我有了孩子、走上三尺讲台,我仍深感励志的重要。我常会刻意搜集一些励志短视频,在课间给学生播放,鼓励他们多看这类节目,自觉增强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就像当年母亲不厌其烦地教我一样。当我看到孩子们看励志视频时专注、惊叹、动容的神情,我深信:母亲精心播下的种子必将蓬勃生长。
但母亲毕竟是忙碌的,很多细微的教育她都无暇顾及。每每回顾,我都会庆幸:作为家中幼女,我没被宠坏,这大多得益于二姐的教诲。二姐心地善良,却又直言不讳、爱憎分明,任何小动作都难逃她的法眼。我自幼怕她,更甚于怕父母。二姐如何要求自己,便会如何要求我。她喜欢有序的生活,比如所有的东西都要分类摆放,用过的东西要原样归位,洗完澡当天不管多忙多累都要把衣服洗好,等等。她从小便懂得心疼父母,因此动手能力很强,初中就会烧菜、缝纫,做各种家务,所以也要求我自觉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她做事力求完美,因而无法容忍细小的错误,我小时候的日记本里至今还留存着她用红笔校正的字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教育促使我养成的一些良好习惯,至今仍在我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令我受益匪浅。
爱是历久弥新的回味,而融入爱里的教育就如涓涓细水长流于心底。大道无痕,润物无声。亲情的教育让我明白:教育之道,贵在用心;教育之法,贵在坚持。当我有幸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未放弃过这样的努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凝聚了几代人的精神力量传承给孩子们,不断追求他们人格的完善。春耕秋收,一树百获,育人之乐,莫过于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虽小,莹莹微光虽弱,然聚水成涓,聚沙成塔,总有一束光会点亮他人心灵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