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7-10-25舒锐
舒锐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我国各行各业对从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要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并不尽如人意,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着眼点,加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析,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职业能力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各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采取措施加强教育改革与发展,旨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输入合格的人才。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我国各行各业对从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要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并不尽如人意,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着眼点,加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析,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教学方面做了一番探索,但是从深层次角度而言,依旧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动机弱
这些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坚持扩招,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职高或中专。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这些高职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够强烈,甚至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进而破罐子破摔,不用心学习。还有不少高职生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没有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甚少进行主动思考,这些情况都导致当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模式落后,应试教育影响深
虽然高职院校旨在培养职业型人才,但是公共英语教学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英语过级率依旧是衡量和判断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为了提升过级率,高职院校从学生刚入校起,就对他们进行A、B级考试训练,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应试训练,久而久之就严重挫伤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对英语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由于公共英语教学的应试色彩比较严重,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企业的现实要求相去甚远,进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公共英语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如今,高职院校大多数公共英语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类专业,他们的英语语言基础非常扎实,但是缺少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对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无缝衔接,进而无法实现公共英语教学为学生专业服务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也是满足于将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希望能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由于高职院校极度匮乏双师型的公共英语教师,所以教学只能停留在教材内容中,难以带领学生深入工作岗位,公共英语教学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意义。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对策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劳动者,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公共英语教学也应该适应这种情况,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上個世纪90年代初,高职院校的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强调学科的普适性转变为专业能力的培养,由此一来,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就成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支撑,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观,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
(二)明确培养实用性英语人才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定位一直不是很清晰,仅仅是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出台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定位教学目标,《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根据学科系统性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已经难以满足社会企业单位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必须从社会企业的工作需求出发,凸显职业能力培养。毋庸置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职业岗位群出发,对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涉猎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可能需要哪些英语技能,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样可以为学生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
从本质上而言,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获得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能力,让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注入新的思路。
项目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中教师过于注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听的弊端,使学生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将英语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岗位职业要求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要将职业岗位知识融入于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围绕职业中可能应用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合作分析,或者直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应用英语知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习惯应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挖掘他们潜在的英语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按照不同行业、不同职业所拥有的职场英语交际中的共性,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引导学生一一完成。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要想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公共英语教师既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也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第一,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引进与培育有机结合,拓宽“双师型”英语教师的来源渠道;第二,为本校现有的英语教师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使他们接触最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技能,充实知识体系;第三,高职院校要支持公共英语教师主动走进企业进行见习或顶岗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第四,高职院校要构建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实践业绩与工资相挂钩,调动教师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主动性。另外,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自己也要更新教学思想,多学习、多积累,向专业教师学习,走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企业对英语人才提出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思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着眼点,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为学生日后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奠定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章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