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X没Y”的构式义探究

2017-10-25秦雪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1期

秦雪皎

[摘要]在语义关系方面,本文将X、Y的语义关系分为“同义、近义、类义”“反义、对义”两大类。在构式义方面,本文认为“没X没Y”否定X、Y所在的“自然语义场”,概要来讲,当X、Y是同义、近义、类义关系时,“没X没Y”否定X、Y所指自然义场内部成员的存在;当X、Y是反义、对义关系时,“没X没Y”否定X、Y所指自然义场内部成员的分别。

[关键词]语义关系;自然语义场;构式义

本文所讨论的“没X没Y”是指“没边没沿”“没完没了”(X、Y为同义、近义关系)“没日没夜”“没大没小”(X、Y为反义、对义关系)“没头没脑”“没心没肺”(X、Y为类义关系)这样的构式。

“没X没Y”是一个高频使用的能产型构式,学界对它已有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对此构式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20世纪90年代后期陆续出现,已有研究成果已涉及诸多方面,但“X”“Y”的语义关系、“没X没Y”的构式义等问题仍争议未决。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梳理语义研究的成果,并阐述个人探索。

一、“没X没Y”的构式义

(一)X、Y的语义关系与“没X没Y”构式义的对应

王燕燕(1998)首先把X、Y的语义关系分为“同义、类义”及“反义、对义”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将“没X没Y”的构式义分为6类,分别为:没XY(如“没板没眼”),没X+没Y(如“没灾没病”),没z(z指新义)(如“没心没肺”),应区别而未区别(如“没大没小”),不加区别(如“没日没夜”),取其中(如“没赔没赚”)。这基本奠定了后来的研究中语义关系的分类格局,但并没有说明X、Y的语义关系与构式义有对应关系。

罗菲(2006)的《“没A没B”结构的语义内涵研究》弥补了上文的不足,指出“它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与它相配合的X、Y两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并给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词义系统,后来的研究基本上都依据不同的标准寻求X、Y与“没X没Y”语义上的对应关系。

罗菲(2006)以X、Y的不同词性、不同语义关系为分类标准,将“没X没Y”构式分为若干种情况,总结其语义内涵为“不分……”“毫无……”“既没……又没……”等几种,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词义系统,但形式特点和语义内涵多有交叉,比较繁琐。

(二)语义增值递进序列

易美丹(2008)将语义类型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运用仿词、同义替代等修辞手法形成的临时义三大类。其中临时义一类,首次将“没X没Y”与“无X无Y”(如:没情没义一无情无义)、“有X有Y”(如:没板没眼一有板有眼)、“不X不Y”(如:没三没四-不三不四)、“非X非Y”(如:没亲没故-非亲非故)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将ABAC构式的研究成果在不同具体构式中渗透,同时它们的对比性研究对促进各构式研究的深入大有裨益。

邵敬敏、袁志刚(2010)将X、Y的语义关系与构式意义相对应,并从语义增值的角度给出了语义增值程度序列,与易美丹(2008)有异曲同工之处。邵文首先将X、Y的语义关系分为“同义、近义”“类义”“反义”三大类,然后根据“没X没Y”具体语义的不同分为4类,分别为:“既没有……又没有……”的“加合否定”(X、Y同义或近义时);“没X没Y没z没……”的“夸饰否定”(笔者加)(X、Y类义时);“不分……”的“派生否定”(X、Y反义,且为名词时);“不顾……”的“深层否定”(X、Y反义,且为形容词时)。

其中第一类与易美丹(2008)的本义相对应,后三类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应。易文从具体语义方面来说明不同类别的区分,而邵文以X、Y词义关系的不同为分类依据,比易文更为概括。这是目前最为清晰、有序的语义分类系统,但仍未总结出“没X没Y”构式的深层语义。

(三)对构式义的探索

“没”用在体词前否定事物的存在,用在謂词前否定动作或事情已经发生,其基本语义是否定。“没X没Y”构式虽为否定词连用,但并不表示双重否定。目前学界主要着眼于“没X没Y”的具体语义内涵随着X、Y语义关系的不同而不同,但对“没X没Y”的深层语义缺乏概括。

可以看到,已有词义系统都把“没X没Y”的语义分成了多种。一个格式概括出好多种语义,意味着没有找到其深层语义。我们认为,“没X没Y”的深层语义是否定X、Y所在的“自然语义场”。“自然语义场”(简称“自然义场”)是王光全(2009)提出来的概念,是指在人们语言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类聚,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语义场(可称为“特征义场”)不同,它不是逻辑上的类,而是生活中的类。比如,“油、盐、酱、醋、味精、料酒……”是特征义场,而“油、盐、酱、醋”是自然义场。“自然义场是特征义场的一部分,而且通常是核心部分,是特征义场中可及性最高的成员的集合”。在“没X没Y”中,X、Y是其所在自然义场的核心代表,整个构式的深层含义就是否定X、Y所代表的自然义场,否定它内部成员的存在或分别。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否定自然义场的存在

当X、Y同义、近义或类义时,“没X没Y”意为“没X没Y没z……”,“Z”指X、Y所代表的自然义场所隐藏的其他成员,它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对这个义场的否定。“没X没Y”构式通过否定典型成员来否定一个量级性集合中的全部成员,具有经济性、便捷性。如:

“村民姚六赖有4个娃,家里穷得没吃没穿,老婆熬不住苦日子,也喝农药死了。”

这里缺少的似乎不只是粮食和衣服,而是用吃的和穿的做典型,指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很不充足,生活拮据,处境艰难。

相似的词举例如下:

a.X、Y为名词:

没踪没影、没边没岸、没亲没故、没声没息、没根没底、没年没节、没病没灾、没爹没娘、没酒没肉、没家没业、没门没窗、没风没云、没纸没笔

b.X、Y为形容词:

没累没乏、没偏没向、没脏没玷、没精没采、没惊没狂、没喜没惊、没病没痛、没死没伤、没伤没病endprint

c.X、Y为动词:

没完没了、没了没休、没停没了、没听没看、没吃没睡、没抹没写、没接没躲、没哭没喊、没喊没叫

2.否定转喻自然义场的存在

当X、Y近义或类义时,有些词语明显有语义延伸,也即“语义增值”。笔者认为这种增值并不是“没X没Y”构式赋予的,而是X、Y本身具有的转喻意义。《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认为“转喻是两个相关认知范畴(属于同一认知模型)之间的‘过渡”。X、Y因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而与相关事物建立相对固定的关联,获得转喻意义。此时,“没X没Y”构式所否定的是X、Y的转喻意义。

比如“没心没肺”,指不动脑筋,没有心计,或者冷酷残忍、心狠手辣。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说“请您多费点心”“一心为公”“人老心不老”等,“心”是指思想情况、感情,那么“没心”自然是思想上不到位,即不动脑筋,没有心计。而“心”“肺”共现的情况有很多,如“狼心狗肺”“沁人心肺”“撕心裂肺”等等,“肺”有着与“心”类似的意义(“肺腑之言”即内心深处的话)。“没X没Y”构式中类似的词语有“没心没肺”、“没心没肝”、“没心没肠”、“没肝没肺”,它们的意义是相似的,这依赖于“心”“肺”等的转喻意义。

相似的词举例如下:

a.X、Y为名词:

没款没式、没头没尾、没手没脚、没口没嘴、没油没盐、没锅没米、没穿没戴、没房没地、没名没姓、没山没水、没风没浪、没刀没枪、没板没眼

b.X、Y为动词:

没添没减、没吃没住、没偷没抢、没敬没让、没绑没捆、没抓没挠、没抓没拿、没动没叫、没洗没刮、没翻没拦、没跑没躲、没说没笑

3.X、Y能形成合成词XY

当X、Y能形成合成词XY时,通常我们说“没X没Y”意为“没XY”。其实这是“没X没Y没Z……”的特殊情况,是X、Y为同义或近义关系,因使用频率比较高等原因,已经凝固为合成词的情况。如:

“没着没落”指对某件事放心不下,心里不踏实。我们很难从表面理解着地之处、落下之所跟心理有什么联系,但我们知道着落是指事情有归宿、有结果,或者人有依托、依靠,这样就容易理解“没着没落”,也就是“没着落”,是指事情还没有理想的结果,或人没有依靠,而这都会使人感到不安、不踏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义关系方面,本文将X、Y的语义关系分为“同义、近义、类义”“反义、对义”两大类。在构式义方面,本文认为“没X没Y”的深层语义是否定X、Y所在的“自然义场”,当X、Y是同义、近义、类义关系时,“没X没Y”否定X、Y的本义或转喻意义所指自然义场内部成员的存在;当X、Y是反义、对义关系时,“没X没Y”否定X、Y所指自然义场内不同成员的分别;并认为“没X没Y”的一词多义多是由X、Y为兼类词或有与表面义不同的转喻义而导致的。

(責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