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探究式学习与创设环境之间的关系
2017-10-25高翠
高翠
【摘要】教师指导下的探究,使幼儿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给孩子创造这种探究的环境,让幼儿建立主动探究的意识,掌握探究的方法,在合作的探究环境中,开发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环境 合作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010-02
《纲要》提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皮亚杰说:幼儿是运用感官不断与环境交互作用,能动地吸收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同化顺应、不断平衡才获得发展的。
一、创设丰富环境,让幼儿感受活动的快乐。
环境创设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因素,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互动。
(一)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发现、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先决条件,是引发深入探究的內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推动幼儿发现问题。
当幼儿面对未知现象时,输入头脑中的新信息与原有的旧经验并没有发生联结,因此会产生疑问。例如,在“黄豆宝宝本领大”中,听音辨物,根据经验第一感觉是硬币,再玩黄豆变魔术的游戏了解豆制品,幼儿首先会预想物体变化,产生探究欲望,当预想与现实产生差距时,会主动探索,如此层层深入,引导孩子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交替感知事物,最终了解对象特征。
2.设置疑问,激励幼儿解决问题。
活动中设置疑问,为幼儿新的思维方式的重建提供可能。例如在“沉浮”实验中,教师对实验结果产生质疑,再提供物品,例如棉花,幼儿通过实验,发现轻的物品也会沉下去,在这个环节幼儿发现了矛盾的事实,开始新的探索,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探究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契机来发展幼儿探究能力。
《纲要》提出多利用“身边的常见事物和现象”,“从生活中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等要求,正是幼儿园探究式活动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1.来源于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
贴近生活的内容是幼儿获得真正理解和内化知识、技能的前提和可能。例如,教师讲故事《变魔术的香蕉》后,小朋友说:“香蕉可以变月亮”;变海豚;香蕉皮可以变雨伞、变窗帘……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提供石头、泥土、纸盒等废旧材料,供幼儿探究,满足他们探究世界、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需要。
2.利用幼儿偶发性的内容来创造环境。
碰到小困难、小问题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要让他自己想办法。例如,一块小积木放进一个窄口瓶子里了,让孩子在不翻倒瓶子的条件下,想办法把积木从瓶中取出来。根据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灵活处理幼儿偶发性的活动,使之和正规性教育相得益彰。
二、创设合作的探究环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有三种学习情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著名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是学习情景中最重要的,要努力创设能够引起幼儿合作兴趣的活动。如:“身体变变变”,请孩子们合作用身体变造型,有两个人拼出了一个“十”字,有五个人变成了五角星……。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孩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成了发挥创造性的平台。
三、在开放的环境中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让幼儿主动探索,让自然结果和客观事实来挑战幼儿的认识,证明或推翻错误的想法,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一)在幼儿发生错误时,将此作为探究的契机。
当幼儿在探索中出现了错误时,教师切不可直接进行纠正,否则会阻碍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在磁铁游戏中观察可以吸到的物体,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排斥现象,这时要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方向,从而发现有时可以吸到一起,有时会排斥,此时再讲解磁极问题,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丰富科学经验。
(二)当幼儿的探索偏离方向或无法进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当幼儿因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或方法不当,致使探究无法进行时,教师要给予帮助,给他经验和技能上的提示,否则会使幼儿放弃探索,失去自信。
四、丰富幼儿表达方式,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意大利教育学家洛利斯·马拉古齐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中提到:“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及语言方式”。在探究活动中,要支持鼓励幼儿用丰富的方式来探索周围的世界,表达自我。如:在声音游戏中,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窦窦用圆圈表现打鼓的声音,鼓声大就画大圆,鼓声小就画小圆;丫丫用动作来表现声音,高音就站起来,低音就蹲下……幼儿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着探索的乐趣。
巴尔博士曾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就让我们播下探究的种子,让孩子们在探究学习中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约翰逊.:《合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蒙特梭利: 《发现儿童》《蒙特索利教学法》
[4]洛利斯·马拉古齐(意大利)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发表于《家有学童》2008-09
[5]巴尔.《家庭教育》1921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