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arning—by—doing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2017-10-25伍红艺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课堂是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外语知识和技能进行交际的训练场所。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运用英语的机会很有限,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影响他们用所学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以Learning-by-doing理念为指导,结合相关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合作式、参与式等活动,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了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Learning-by-doing理念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Abstract】Classroom is a training court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English. However,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are not active and cant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traditional class. Guided by Learning-by-doing theory and other learning theories, classroom activities tend to be participative and collaborative are carried out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in a well-rounded way, especially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stead of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the class is changed to be Learner-centered.

【Key words】Learning-by-doing theory;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practice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普通本科学校要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参与式等基于任务的教育方式,倡导任务驱动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大学英语》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必修课,笔者尝试以learning-by-doing教育理念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遵循相关教育理论,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式和参与式等以任务为驱动的活动,以求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

一、Learning-by-doing教育理念

Learning-by-doing 即“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念。杜威认为,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該就是引导学生“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学生没有“做”,即参与其中的机会,那必然会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Learning-by-doing,“从做中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尝试和体验,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总结与运用,以达到“学”的目的。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他强调学习者的直接经验,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杜威还主张在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协助者。杜威提倡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其思想的精髓是对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师由原来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的顾问,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是学校英语教育的最后一环,学生走向社会,是否能用自己的英语能力满足社会对外语的需求,这一环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外语知识和技能进行交际的训练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从外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Nunan(2001)认为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利用好课堂训练学生使用所学外语知识和引导他们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班教学仍然是高校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虽然从理论上认识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也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老师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不能真正从教师的主体地位中跳出来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很大一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依赖教师讲解知识点,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不敢说,不想说,机械地听和记笔记,没有或极少使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很明显,学生只是复制知识,而不是在学习。在这种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Learning-by-doing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Learning-by-doing理念指导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进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learning-by-doing理念主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拓展学习。

1.教学思路。

(1)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供语言建架引导学生进入主题。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最佳的学习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AuSubel说,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最近发展区。endprint

课堂上,教师在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语言建架(scaffolding),引导学生梳理出与所学相关的系统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围绕主题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做” (doing)的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探究。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和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开展合作型、参与型活动。两人小组(pair work)和三至四人小组(group work)为主要形式。课堂上的问题即 “doing” 的任务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探究和收集相关的资料解决,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这种空间就是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互动合作的过程。

(3)创设轻松课堂环境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有了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可以学好外语,因为二语习得的进程还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起着阻碍或促进输入传到大脑语言习得器官的作用。情感因素包括自信心、焦虑感等。学生懷着矛盾的心理进入外语课堂,他们既期望获得一种新的技能,又担心自己失败。课堂上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气氛宽松有助于减轻焦虑感,同时可激励学生,增强使用所掌握的外语知识的自信心。

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查阅资料,理解后通过写或讲在课堂展示出来。美国知名学者Nancy M. Dixon通过研究指出,我们能够记住所听到的10%,所看到的15%,边看边听的20%,做的60%,积极去做并响应的80%,给他人讲授的90%。可见,检验是否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积极响应和讲授展示是很好的方法。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

(4)课堂活动评价及时、全面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Nunan(2001)认为教学评估是外语教学的重大过程之一。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同学之间相互的评价是参与课堂活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评价、对活动的评价做到及时、全面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和帮助学生;同时教师还是引导者、监督者、管理者和评价者,通过观察学生课堂活动解决共性问题或个体问题。

2.教学案例。以《综合教程》2——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的UNIT 1 Living in Harmony的Text A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的教学为例。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

本单元(UNIT 1)的交际性教学目的是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helping others.

(1)了解学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全班头脑风暴活动如Blackboard Splash,Word Clouds等引导全班同学以两人小组形式讨论后到黑板写出关于Living in Harmony的表达,发现学生们对关于这个主题的表达很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Text A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找出关于描述当下人们对helping others/strangers(帮助别人/陌生人)的认识及相关的表达,如come upon,get involved等。

(2)布置做(doing)的任务。学生需完成的任务为回答问题:What is an ideal harmonious society in your mind and 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全班40人,4人为一小组,一共10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group work)结合课文Text A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的故事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亲身经历来形成这两个问题的见解。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共同完成:如分工分别为leader/organizer,time counter,writer,presenter等角色。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象搜集相关资料及查阅相应的英文表达。

(3)课堂展示。本单元(UNIT 1)的课堂活动设计主要为课堂展示。时间为每组3-5分钟。每组派一个代表(presenter)到讲台展示该组见解。该组其他小组成员发挥自己角色(leader/organizer, time counter, writer)的作用,共同参与,协助完成。

(4)师生评价。课堂评价在每组完成任务后统一进行。由全班同学说出课堂展示中他们认为好的地方,如:内容是否紧扣主题Living in Harmony,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团队合作、参与是否体现等等,以及各组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共性问题并做必要的补充。

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老师只扮演设计活动、引导及监督活动进行和评价活动的角色。学生领到任务后阅读课文、查阅资料、与组员共同商量分工合作、课堂展示、相互评价等活动均体现了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更体现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结语

Learning-by-doing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主动发掘者。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综合锻炼和提高。

在大学英语课堂以learning-by-doing理念指导教学增加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对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宗键,覃文忠,“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5(12).

[2]毛少华.高职院校“做中学”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马丽.杜威的“从做中学”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凯里学院学报,2014(2).

[4]黄彩霞,徐惠.基于Learning-by-doing 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8).

[5]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7-10.

[6]吕岩.“做中学”理论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8).

[7]毛杰.“做中学”理念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的应用-Unit 8 Applying for a job一课的设计思索[J].读与写杂志,2011(5).

[8](英)里韦尔斯.交互性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21.

[9]Nancy M.Dixon,Common Knowledge: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35.

作者简介:伍红艺(1974-),女,汉族,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人文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