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区原发卵黄囊瘤1例

2017-10-25程敬亮汪卫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鞍区少见生殖细胞

许 珂,张 勇,程敬亮,汪卫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鞍区原发卵黄囊瘤1例

许 珂,张 勇,程敬亮,汪卫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脑肿瘤;内胚层窦瘤;磁共振成像

病例 女,10岁,以“嗜睡1月余,头痛10天,视物模糊6天”为代主诉入院,1天前至当地医院查头颅MRI示:鞍窝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视力不配合,眼球运动不配合。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MRI检查:平扫示鞍内及鞍上见类圆形短T1(图 1)长 T2(图 2)信号,内信号欠均匀,DWI(b=1000s/mm2)可见不均匀稍高信号影(图3),中脑、桥脑及双侧丘脑受压见斑片状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可见鞍区病变明显强化,信号稍欠均匀,病变大小约2.96cm×3.31cm×3.17cm(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图4,5)。考虑:鞍区生殖细胞瘤。

手术及病理: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区,呈灰红色,边界清楚,质软,血供丰富。术后病理学肉眼所见:灰白灰红组织一堆,直径1.5 cm。镜下所见:瘤细胞形状不规则,呈柱形或靴钉样,胞浆淡染,核大呈空泡状,瘤细胞排列呈丝网状、花边样,瘤组织呈疏松空网状的结构(图6)。免疫组化结果:HCG(-),CK(+),AFP(+),CD30(-),Ki-67(60%+),GFAP(-),S-100(-),CD34(血管+),PLAP(-),CD117(+)。 病理诊断:(鞍区)卵黄囊瘤。

讨论 卵黄囊瘤是一类可以产生甲胎蛋白的恶性生殖细胞瘤,又名胚窦瘤,儿童及青少年多发,在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中占3%~8%[1]。卵黄囊瘤从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通常在性腺部位(如卵巢和睾丸)发生常见,而在性腺外比较罕见,发生于生殖腺者占85%~90%,发生于性腺外者10%~15%[2]。

卵黄囊瘤发生于头颈部更为少见,可发生于鞍区,但发病率低[3],本例为发生在儿童鞍区的卵黄囊瘤,目前国内对鞍区卵黄囊瘤的报道比较少见。原发于颅内的卵黄囊瘤,其组织学起源通常是原始多能生殖细胞,从卵黄囊向生殖嵴的迁移过程中某些生殖细胞中途停留,并在某种刺激因素作用下,表现出生长及分化的能力,这些细胞继而向体腔组织或滋养叶细胞分化成为肿瘤的主体,从而在颅内形成肿物。卵黄囊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速度快,其MRI表现多不均匀,病变多呈短T1或长T1长T2信号,瘤内常合并囊变坏死,增强扫描时多呈不均匀的明显强化。本例卵黄囊瘤的MRI表现与其他部位的基本一致,只是肿瘤周围脑实质受压可见斑片状长T2信号,发生于鞍上者由于少见易误诊。

图1 头部MRI轴位平扫T1WI示鞍内及鞍上见类圆形短T1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 图2头部MRI轴位平扫T2WI示鞍内及鞍上见类圆形长T2信号,内信号欠均匀,中脑、桥脑及双侧丘脑受压见斑片状长T2信号。 图3头部 MRI轴位 DWI(b=1000s/mm2)可见不均匀稍高信号影。 图4头部MRI轴位增强扫描可见鞍区病变明显强化,信号稍欠均匀。图5 头部MRI矢状位增强扫描⑥⑥ 见鞍区病变明显强化,信号稍欠均匀。 图6 病理图(HE):瘤细胞呈柱形或靴钉样,胞浆淡染,核大呈空泡状,瘤细胞排列呈丝网状。

鉴别诊断:①畸胎瘤:多表现为混杂长T1、长T2信号,常有完整的囊壁,内富含脂肪信号,可伴有瘤内强化结节。②颅咽管瘤:MRI信号混杂,以囊、实性成分为主,MRI信号混杂,增强后本质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呈壳状增强。③生殖细胞瘤:信号基本均匀,T1WI图像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周围无水肿,易沿脑脊液和室管膜播散[4],坏死囊变少见。诊断时应予以鉴别。

[1]Goodwin TL,Sainani K,Fisher PG.Incidence pattern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a SEER Study[J].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09,31(8):541-544.

[2]Nefli RB,Ajay G,Shivangouda P,et al.Prepubertal testicular tumors:Our 10 years experience[J].Indian J Cancer,2010,47(3):292-295.

[3]郭付有,宋来君,孙红卫.鞍区罕见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2):147-151.

[4]韩仰同,戴建平.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扩散的MRI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558-1561.

Primary yolk sac tumor of saddle area:report of one case

XU Ke,ZHANG Yong,CHENG Jing-liang,WANG Wei-ji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R739.41;R730.269;R445.2

B

1008-1062(2017)05-0377-02

2016-10-19

许珂(1992-),女,河南荥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1043381896@qq.com

张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450052。E-mail:109496417@qq.com

猜你喜欢

鞍区少见生殖细胞
240 例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分析
阴腹联合超声检查对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温度和白消安对星点东方鲀成鱼生殖细胞枯竭的影响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鞍区肿瘤合并鞍区动脉瘤临床分析
两个爸爸也能生娃?我国科学家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