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练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2017-10-24余璇

文教资料 2017年20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学生工作

余璇

摘 要: “互联网+”时代,“95后”大学生性格、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特点,这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讨论了教练技术在学生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教练技术的内涵和操作流程,最后提出了教练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教练技术 辅导员工作 教练式沟通 学生工作

2017年2月初,教育部发布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1]。这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增强管理育人功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练技术是一种可以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成长的管理技术,因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企业管理中备受欢迎。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如果能掌握教练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就可以创新工作方式,有助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更有助于增强管理育人功能。

一、教练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对象是“95后”学生,他们生长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得更加开放多元,更加复杂多变,伴随着不少心理困惑和问题。过去强调共性的管理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需求,不易有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此外,以往的学生工作往往从外部着力,缺乏对学生心理、个性等内在需求的关注。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要顺应时代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引入“教练技术”弥补自身不足,是可行的。

(二)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可行性

教练技术强调“以人为本”,教练的中心是被教练者,在学校中,教师担任教练角色,学生是教练过程中的被教练者。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和指导,与学生沟通中,教师准备的所有话题都需要围绕学生的需要和节奏展开。教练技术认为学生具有一切可能,在沟通中与教师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学生是主动的,完全具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话,并使用一些工具,无条件地尊重和接纳学生,帮助学生发现潜能、看清方向、理清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接受结果、做出选择、采取行动[2]。不难看出,教练技术的核心理念与高校学生工作目标不谋而合。

二、什么是教练技术

(一)教练技术的内涵

教练技术是由一个叫添·高威的美国人从体育界率先引入到企业界并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技术。教练技术最受认可的定义是:“一门可以完善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并引导被教练者发挥潜能、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借助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态,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自我管理、自我突破,有效实现目标。”[3][4]教练技术的本质是一种以寻求解决方案为目的的沟通模式。

(二)教练的一般流程

教练过程的核心是教练式沟通,教练使用好奇、聆听等技巧与被教练者进行沟通,从而激发被教练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责任感,完善心智模式并实现目标。在高校日常管理实践中,辅导员常常是与学生接触沟通最多的人。下面,以辅导员与学生的一次约谈为例,具体阐述教练技术的一般流程如下:

1.约定:教练与被教练者约定谈话的时间和内容主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对发生“经常无故旷课”行为的学生,辅导员首先要了解情况,约其谈心谈话。谈心谈话的第一步是辅导员(教练)需要与学生(被教练者)商定谈话时间和地点,谈话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谈话地点和时间选择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将学生喊到办公室来。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有助于老师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感到放松。

2.好奇当下:教练调整状态,清空过去的看法与成见,持有中立态度对被教练者保持好奇,关心其现状和感受。谈话开始,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经历和状态持有好奇心,要抛开过去对该生的消极印象,充分相信学生是有能力改变的。交流开始,通过开放式提问,如“最近学习状态如何呀”、“近来情绪怎么样”等,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这样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无条件接纳和支持。

3.期待价值:讨论被教练者想要什么或者目标,或者某件事对被教练者的意义。营造信任和包容的交流氛围后,辅导员可围绕交谈目的,关注学生的“无故旷课”行为,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如“课堂出勤率对你而言,重要吗?”“在学习方面,你想要什么样的成绩?”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挖掘学生的动力和期望达到的价值。

4.愿景与目标:让被教练者描述心中成功的样子或者想要成为的样子。学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结合之前的讨论,让学生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或者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可使用SMART原则帮助学生设置目标,“怎么知道你自己实现目标呢”?

5.强化信念:通过发问“这件事为什么对你很重要”?强化被教练者的信念。在提出愿景之后,探讨愿景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成功的信念。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并鼓励学生可以实现目标,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

6.行动与計划:引导被教练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行动,通过后续的沟通和反馈进行监督,以期实现预期目标。在学生具有成功的信念后,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在目标愿景与现实现状之间搭起一座桥,将目标具体化,制订可行的计划,如:第一步,第二步,……

7.表示感谢:沟通结束时可表示感谢。当有具体的计划后,学生有动力、有信心发生改变,此时谈心谈话的基本目标就已经实现了。在谈话结束时,辅导员可对学生的这一次坦诚交流表示感谢,并对学生表达期望,期待学生发生更加积极改变,变得更加优秀。

三、教练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建议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备教育与管理双重功能,不仅仅需要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和教练技术的特点,提出以下应用建议:

(一)用好教练技术的基本工具,提高師生互动质量。

聆听和发问是教练技术中运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工具。当前“95后”大学生知识储备大,善用网络,表达欲强。高校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充满了师生互动,如果在沟通互动中,教师就能够掌握并运用教练技术,在沟通中首先关闭批判,对学生保持真诚的好奇,配合肢体语言,全身心地聆听,聚焦并支持学生,那么一段信任真诚的师生关系就建立了。接下来,再运用有力的发问技术激发学生的动力,促进其发生积极的改变,如“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件事对你有哪些意义”、“你期待的样子”、“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等。

(二)组织教练技术培训,促进师资专业化成长。

教练技术因其可教性和实用性在企业已应用多年,但在高校管理实践中不难发现,一线工作老师鲜有了解、掌握教练技术,同时高校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训练机会少,往往导致师生沟通效果不佳,教育辅导走不进学生心中。学校可以组织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者参与教练技术的培训课程或者工作坊等。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让老师们无论是主动辅导学生还是面对学生来访时,都能提高师生交流的沟通效率,强化辅导效果。另一方面,能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研讨和交流,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三)将教练技术应用于各类主题教育中,增强管理育人效果。

高校学生工作包含很多主题教育和辅导,如生涯规划辅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如果老师能将教练技术合理运用在主题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就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强化学生管理效果。例如,将“兴趣平衡轮、感知位置技术”等技术运用到生涯规划中帮助学生理清价值观,树立具体可实现的目标;在深度辅导中运用“刻度话询问和奇迹性询问”帮助学生寻找可能性,了解自己,并发生正向积极的行为,最终完善心智模式。

综上所述,如果高校学生工作者能够掌握教练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学生工作中,就有助于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实做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令第41号)[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2/ t20170216_296385.html,2017-2-16.

[2]于荣霞,赵平,陶庆宇.教练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18):196.

[3]杨富云.解读企业教练技术[J].当代经济,2008(16):34-36.

[4]王富强.教练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10-111.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政专项资金科研项目A06。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学生工作
试析网络环境下专科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