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17-10-23唐文政

学习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创新能力数学教学

唐文政

摘要: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尽力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给学生创新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鼓励学生质疑,启迪创新灵感;活用生活素材,引发创新兴趣;巧设开放性题目,培养创新能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個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当今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改,更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建立学生最佳智能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和谐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传统教师观已被现代教学所遗弃,现代教学观以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友”更接近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应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把微笑鼓励带进课堂,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问,其创新潜能才能得以发挥出来。反之学生对教师畏之如虎,上课大气不敢出,成天处于紧张惊恐状态,又敢有什么创新?所以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又怎能有创新?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的萌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后,我拿了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走上了讲台,全班同学很奇怪唐老师拿一块石头干什么?”我说:“老师今天请大家帮忙来了!”“帮什么忙?”大家更奇怪了。“怎样才能测出这块石头的体积呢?”这下,全班同学的兴趣激发起来了,讨论异常激烈。汇报时有三种方案,支持者较多。一种是估测; 二种是先找一块同样的石头把它凿成正方体(或长方体)量出棱长(或长、宽、高)求出体积,再称出重量,最后再称一下这块石头的重量,就可以求出这块石头的体积了。第三种方案是把这块石头放入装了水的量杯里,让石头完全淹没,根据水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测出石块的体积了。然后,我引导同学们比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案不准确,第二种方案太麻烦,第三种方案最为简便。我问那位同学是怎么想到的,他说是根据语文课文《乌鸦喝水》想到的,多么富于联想!他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三、鼓励学生质疑,启迪创新灵感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检测手段,一个好的提问,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后而问,方知不足”。只要学生能从老师的引导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就能启迪学生思维。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便马上说出这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学生很惊讶,然后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终于明白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更可喜的是还有几位学生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大胆推导出能被9整除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和能被9整除),这是教材上没有的。我当即给予了表扬,这就是创新!

四、活用生活素材,引发创新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自由探究,从中感受到“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并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了两步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四年级二班学生准备利用双休日去游东湖公园,学生一共45人,老师2人,公园门票规定每人3元,50人以上(包括50人)可购团体票,每人2元,如果派你去购票,该怎样购票为好?

这道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应用题,激起了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考虑购票方案时,不仅要运用数学知识,而且要考虑经济情况,还要在几个方案中比较出最佳方案,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即巩固了两步计算应题的数量关系,也受到了“优选法”数学思想的熏陶,又体验到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

五、巧设开放性题目,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题目就是一道题(有的看似条件不足),根据已知条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不同途径就会探究出不同的答案,如:一个正方形桌面,锯掉一角,还有几角?这类题目的设计既可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例如:在学习了行程问题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500米的两地出发, 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40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距50米?”

有些同学不假思索就得出了答案:(500-50)÷(60+40)=450÷100=4.5(分)。我就即时提醒他们再动脑筋,仔细读题,根据行程问题的四大要素“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行驶方向、行驶结果”进行思考。经过分组讨论,全班同学把四种答案全部做出来了。

情况一:两人相对而行,还差50米相遇时:

(500-50)÷(60+40)=450÷100=4.5(分)

情况二:两人相对而行,相遇后又相距50米时:

(500+50)÷(60+40)=550÷100=5.5(分)

情况三: 两人同向,甲追到离乙50米处时:

(500—50)÷(60-40)=450÷20=22.5(分)

情况四:两人同向, 甲追上并超过乙50米时:

(500+50)÷(60-40)=550÷20=27.5(分)

通过这些开放性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尝到了创新思维的乐趣。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用创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巧设例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小学生创新意识才会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今后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创新能力数学教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