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

2017-10-23赵斯琦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赵斯琦

摘 要:文章首先对管理学的含义进行了叙述,然后又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针对管理学所开展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管理学发展趋势”为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希望本文所讨论的内容能够在某些方面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管理学概述;管理学研究现状;管理学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开始为人们所熟知。无论是针对管理理论所开展研究工作的方兴未艾,还是管理活动的创新,都为管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管理学也因此而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对管理学进行研究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针对发展趋势形成了公式,另外,也发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保证对管理学发展趋势具有正确的认识,并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能够起到促进管理学发展的效果。

二、管理学的概述

现阶段,针对管理学定义所开展的研究主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管理学的概述应当以广义与狭义作为切入点。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管理学所包括的管理学科数量较多,无论是适用领域还是涵盖对象都极为广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管理学仅仅适用于某些特定领域[1]。总而言之,管理学指的是对管理活动具有的基本原理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基础管理学科。

除此之外还需要人们了解一点,以“学科”的身份在我国存在的管理学,主要被分为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共五门一级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管理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三、管理学的研究现状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几十年,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被解决,但是这并不代表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走向了完善,正相反,目前仍旧存在某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人们思考与探究。例如,大部分管理学研究人员豆浆研究重点放在西方现有的管理理论方面,却忽略了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管理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具有的需求。另外,还有部分管理学研究人员过于重视在国际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出现。总的来说,想要保證管理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进行吸收的同时,应当开辟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全新途径,刻板的模仿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理论体系系统化

通过对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可以看出,理论体系系统化是管理学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想要保证对该发展趋势的准确掌握,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针对理论体系系统化展开分析。

首先,管理学所研究的内容,由最初的局部、部门管理向全面、整体管理进行转变。例如,由对个人行为和需求进行研究,逐步发展为对群体、组织行为和需求进行研究;由对生产和作业的生产管理进行管理,逐步发展为对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由对管理者、被管理者进行点式研究,逐步发展为对管理体系、组织进行链式研究。

其次,由最初的零星、个别、相互排斥的理论支流,向多方向、多学派、相互借鉴的理论集合进行转变,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向更加统一、系统的方向发展。无论是过去的决策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还是现在的公司再造理论、管理创新理论,均以对管理理论进行吸收与借鉴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思维、管理方法以及理论体系进行利用,实现了管理理论的统一发展[2]。

接下来,从最初将管理视为封闭系统,转变成为将管理视为开放系统。具体来说,管理学在初期主要研究的内容为组织管理要素、原则,最终目的在于对组织管理具有的合理化程度进行强化并提高其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学研究的内容逐步向组织外部因素进行延伸,现阶段,已经形成了将组织内、外部进行科学结合的管理方法与思想。

最后,管理理论从最初的一般综合,转变成为内在逻辑化。不同的管理流派和理论,所对应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内容必然会存在某些区别,因此,各管理流派和理论对管理规律探索工作的深化均具有一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管理流派和理论进行吸收与继承,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罗列与搬用,更重要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对其展开研究,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研究内容也不应当只包括各管理流派和理论的发展逻辑,而是应当向内在逻辑化的深化方面进行延伸。应当说,对管理学而言,内在逻辑化不仅是大势所趋,还是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所在。

(二)研究内容综合化

通过对管理学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分化以及综合的现象反复出现。在管理学理论的诞生之初,该理论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科学为依托,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阶段管理学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管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规律展开了适当的研究。但是由于不同管理理论在研究角度、方法、主题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于是乎,不同管理学派与理论共存的局面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管理理论的分化过程,代表了人们对管理规律认知水平不断深入的过程,除此之外,这也是管理学发展和成熟的

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管理学的认识也实现了由点到面、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的深化,正是因为如此,现阶段,管理学开始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该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理论与内容的交叉、继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针对管理学理论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不同的管理学理论,无论是在渊源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仍旧存在交叉和继承的情况。现代管理学中,无论是决策理论和方法、管理创新和变革还是系统思想和原理,均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和继承。这说明只有将不同管理理论与内容进行交叉、继承,才能保证针对管理学所开展研究工作的发展和深入,也才能将管理学具有的作用进行最完整的呈现[3]。endprint

其二,学科形式综合化。对管理學而言,学科形式综合化指的主要是它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现代管理学不仅对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进行了融汇,还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预测学、人才学、创造学、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吸收。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由管理学分化形成的新兴学科,例如,决策科学、领导科学,这些学科在内容方面自然更容易做到与管理学相融。总的来说,管理学具有的横断性、交叉性、边缘性特征,从侧面证明了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综合化

趋势。

管理学所研究内容呈现出的综合化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在对不同管理学理论进行研究时,根据实际需求对其“内核”进行合理吸收,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对管理学具有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加以体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个别理论进行片面反应,或是对不同理论进行机械拼凑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管理学应当通过对不同知识以及手段进行科学应用的方式,拓展研究领域。这样做不仅可以为管理规律探索工作提供更加系统且科学的手段,还可以对管理学与实际相割裂的情况加以解决,保证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能够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三)研究对象普遍化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研究对象普遍化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科研管理、经济管理、作业管理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的一般管理规律。管理学诞生之初,主要被用于对工厂生产、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工厂工人所对应的劳动赞理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生产规模扩大,针对工厂生产、作业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也就逐渐扩展为对企业资源、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的工作,企业管理也因此而成为了管理学重点研究的内容。此时,管理者具有的职能与之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将“经营管理”作为职业的经理阶层由此而形成。针对经理开展的研究工作,同样向经济管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扩展。随着社会上各类经济活动的扩展,生产活动具有的社会化程度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高,不同地区、单位以及部门之间,需要更加系统、科学的合作协调,经济活动中行政机关具有的作用也变得愈发突出[4]。也就是说,管理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企业组织这一范围内,而是向各类组织进行扩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们针对管理学所开展研究工作涉及的领域,由最初的物质生产到国家行政又到精神生产,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并非针对社会特定领域所开展的活动,而是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活动。而管理学研究范围的逐渐扩展,也从侧面说明了研究对象普遍化这一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这一角度对管理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管理活动关系、运动规律这两个方面。另外,管理学所研究对象具有的普遍化定位,不仅对管理学的本质进行了强调,即管理学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管理活动关系以及运动规律进行总结的活动,还对管理学在实践活动以及分支科学发展方面具有的管理作用进行了强调。对研究对象普遍化的发展趋势加以了解,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解决管理学研究过程中较易面临的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替代论”或是“业务经营论”等问题,在保证研究对象具有更加准确的定位的基础上,为管理学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其能够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

作用。

五、结论

通过对上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一门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的综合性学科,管理学不仅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及时更新,还需要保证相关理论具有的作用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被最完整的发挥出来。在对我国管理学进行发展时,不仅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的先进理论,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创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学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梦元.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融合与发展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57.

[2]郑晓丹.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J].现代商业,2015,06:137-138.

[3]卢珊.改革开放后中国管理学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15:192.

[4]胡象明,何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J].行政论坛,2017,2401:1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