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双创”教育及“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0-23王晓骞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双创

摘要: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些创新型人才提出新颖的点子,经由验证其可行性,找到商机并创造财富。可见,创新型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国家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大学生身上,通过实施“双创”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尽管开展了一段时间,但大多数高校对此重视度没有提高,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双创”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求更利于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双创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创新 创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0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成不变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适应不了社会的。在号召创新驱动的今天,创新和创业都摆在了很高的位置,国家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人民群众创新创业。通过提供足够的创业空间,集结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让他们独立创业,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在培养双创型人才的过程中,高校的“双创”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然而,存在的一些问题表明大学的“双创”教育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笔者将提出一些改进方案谨供参考。

一、大学生“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要想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必须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而在这过程中,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在高校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老师用学生的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能力,并且认为学生首要任务是搞好学习,而创新创业是工作之后的事情。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预期效果没有实现。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站稳脚跟,需要通过“双创”教育培养他们的相关能力,更好地迈向工作岗位。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有所下滑,并且每年都存在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③创业的质量和数量均有待提高。尽管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扶持大学生自助创业,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也有所提高,然而相较于全球平均水平,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且创业的成功率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也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准。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为应对“双创”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此将从下面几个方向进行调整。

(一)学生需要明确目标

没有目标的大学生,会对未来一片迷茫,尤其是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脱离了高中的束缚,获得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却对自己能否自由支配充满困顿。为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大一新生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让他们能够摆脱困惑,朝着自己的职业梦想不断努力。遗憾的是尽管这门课程在很多高校开设过,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足够重视,随便找个老师便草草了事,这显然曲解了这门课程的内涵。为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明确自己专业未来是干什么的,并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才能逐步实现职业梦想。

(二)转变“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摆脱对教材的依赖,然而教材需要时间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很多教材都是跟不上时代进展的历史书籍,甚至里面的一些数据在当下已经不能用了,如果教师一味地拘泥于书本,会让“双创型”教育的目的适得其反。为此,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新的知识融于教学之中,做到灵活变通。转变教学模式的另一重要方面在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的过程是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出问题并发现新的思路的过程。如果所学的知识不经由实际,培养的水平会大打折扣。关于让学生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有很多:第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类型的比赛;第二,让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再流于形式,通过新颖的设计题目,加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三,學校需要积极与校外企业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习机会。

(三)改变考核方式

在我国,分数成为评判学生的优异程度的唯一标准,学生为了通过考核,大部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没有缺乏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没有经过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又何谈创新呢?为此,需要改变考核方式,在降低分数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结语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高校肩担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自然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适当的导他们不断改进方案。只有这样,双创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荆玲玲,陶楠,张燕.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2016(6):100-101.

[2]王晓骞.大学生“双创”教育模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3):125-126.

[3]于羊羊,程亮,张香成.“双创”环境下大学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河南教育(高教),2017(2):110-11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创业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