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

2017-10-23李兰赵芳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一带一路

李兰+赵芳

摘要: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带以及海上的丝绸之路进行构建乃是我国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依照国内真实国情而制定的重大决策。在“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当中除了设计产业合作、贸易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等硬实力,同时还涉及了人才、文化以及政策等软实力。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人才是其中的支点以及关键。本文主要针对“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具备的人才支撑以及教育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教育路径 人才支撑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21-02

在对“一带一路”整体建设进行推进期间,人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实践问题进行推进,还是对“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思现有理论问题予以解决,其中的关键都是人才。构建“一带一路”期间,民心相同是其中的根本,而培养出大批的复合型的人才是其中的核心。同时,教育成败直接与人才最终成败有关,进而关乎“一带一路”相关建设最终的成败。所以,在构建“一带一路”这一倡议期间,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路径的探索。

一、“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具备的人才支撑

(一)创业创新型人才

對“一带一路”这一倡议进行推进,必须加强对创业创新类型人才的培养。第一,培养创业创新类型的人才能够缓解青年就业压力。当前,“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当中青年失业这一问题十分严重,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能力,能够缓解这一压力。而且,对学生的整体创业能力进行培养还能发掘其潜能,进而提升效率。第二,对创业创新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能够提升青年整体创业品质。最近几年,因为青年创业类型的人才十分短缺,存在研发和市场脱节这一现象,科技成果的使用率较低,致使创业品质较低。第三,对创业创新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能够推进国际合作,加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国际组织型人才

伴随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加深,国际组织在世界政治当中有着重要治理作用。中国在国际组织当中扮演着贡献者、建设者以及参与者的角色,“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提出,能够促进我国进行深入发展,为构建多边合作创造新的机遇。如今,国际组织的竞争当中,各国实力进行博弈可以归结为人才间的竞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这些重要机构之中的负责人一直以来都被欧美国家垄断。哪一国家拥有更多国际组织运营的人才,哪一个国家就拥有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对“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实施的过程当中,只有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才能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当中的参与度,进而实现世界与中国的双赢。

(三)高端海外人才

推进“一带一路”这一倡议,能够提升我国当前拥有的软实力,尤其是对高端海外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最近几十年来,各国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在稳步扩大,而且来华留学的学生所在国家与地区的数量逐渐增多,专业选择趋向于多样化。然而根据“一带一路”整体建设的目标,生源国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还需要优化。很多国家位于“一带一路”这一沿线,其空间十分辽阔,但是政治、宗教、文化、历史、民族以及地理的差异较大,并且国情民意十分复杂,此时需要既熟悉以及了解中国文化,又了解本国政治、宗教、文化、语言、地理以及历史的高端人才。

(四)急需领域的专业人才

当前,急需领域当中的专业人才涉及了众多领域,其中包含法律、金融、贸易、管理、经济、技术以及工程项目等。按照世界银行相关数据计算,从1990年开始,全球贸易以及跨境直接进行投资每年都在持续增长。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其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相关报告显示,在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之间,亚洲各国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将高达80000亿美元,68%都是新建项目,而32%是更新的维护项目,其中涉及卫生、水务、交通、电信以及能源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对于“一带一路”这一倡议进行构建期间,急需领域当中的专业人才,以此来实现对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二、“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具备的教育路径

(一)内生路径

1.对国际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强化

共同对“一带一路”进行建设,不仅是中国提出的倡议,同时还是沿线多国共同愿望。若想把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包容开放以及和平合作这一理念做到深入人心,真正打造出命运与利益的共同体,必须借助教育来对学生现有国际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培养。为了适应“一带一路”整体建设实际需要,高校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认识到自身与他人对问题看待的角度有所不同。此外,高校还需积极对学生国际交往期间所需专业精神进行培养,帮助其与他人相互建立信任,有能力胜任管理工作,进而带动“一带一路”整体建设。

2.对课程教学现有改革进行深化

对“一带一路”有关人才建设进行推进,需要高校重新审视以往人才培养方面的方案,按照国家倡议以及现实需求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化。第一,积极对不同类型的大学以及不同学科当中人才培养有关协作进行探索。对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必须对跨学校以及跨地区人才教育这一平台进行构建,每个学校可以按照优势以及自身不足,在语言、法律、贸易、管理以及工程等专业中联合开发培养项目。第二,培养复合类型的人才,必须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以及融合,敢于打破现有学科间的布局分类,对理工、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宗教、文学以及语言等专业进行整合,进而对“一带一路”相关学科进行开发,实现人才多角度的培养。

3.对出国留学以及海外实践进行鼓励

位于“一带一路”这一线路上的国家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各异,并且历史文化具有多样化,若想保障人才培养具有时效性以及适应性,必须派遣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到沿线国家以及地区进行长期的生活以及学习,这样才能对当地风土人情以及社情民意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更好地为“一带一路”这一倡议进行服务。此外,高校也应该将国际人才方面培养的有关实践基地当作主要渠道,利用财政的专项资金以及学校自身所筹金钱的支持,与专业培养的计划以及课程安排进行结合,针对性地把高校在校学生派遣到沿线国家当中的相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进行实习。endprint

4.对高校和产业界间的合作进行加强

进行设施联通、资金融通以及贸易畅通乃是进行“一带一路”相关建设期间的重点,并且对领域人才进行培养无法实现高校与商界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商会的分离。实际上,对复合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如今已经被划归到一些央企对于“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规划当中。例如,从2014年开始,中交集团便开始进行万人人才计划,在五年的时间当中对百余名企业当中的领军人才、千余名青年骨干、七千名的项目管理方面优秀人才、万余名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位于“一带一路”相关建设的一线产业界才对沿线国家当前经济需求以及人才需求最清楚。[1-2]所以,对二者间现有合作进行加强,除了产业界需要及时和高校对人才信息进行传递之外,还需高校主动和产业界一同对人才标准进行制定,联合对人才进行培养。

(二)外延路径

1.对高校和产业界间的合作进行加强

最近几年,来华留学发展十分迅速。据有关调查,2014年一共有203个国家以及地区大约377万名国外的留学生到国内775所大学进行学习。对于来华留学人员现有规模来说,占据世界留学人员8%的份额,我国成为英国以及美国之后全球第三大的留学输入国。在这一发展趋势当中,沿线国家有着很大来华留学的需求。[3-4]如今,我国高校必须紧抓这一时机,对留学生现有的教育规模进行扩大。此外,高校还需要对教育服务、产品开发以及提供予以重视,借助对外语授课、专业教育以及學历教育进行加强,通过多种渠道对“一带一路”线路上的国家的学生需求给予满足,进而促使来华留学健康并且持续发展。

2.开展多层次的海外办学

“一带一路”相关建设给国内高校制订的“走出去”计划提供难得的海外办学的机会。高校在对沿线国家当中的留学人员进行吸收的同时,必须对国内高校教育有关资源以及渠道进行更好地利用,加大海外办学的力度,在沿线的国家当中建立大学,并且开办分校,扩大国内高校影响力。同时,高校必须对沿线国家当中高层人才方面交流培养予以重视。[5-7]高校可以通过高端项目的设立来培养人才,例如社会精英以及政府官员等,以此来提升沿线国家当中精英人才对于“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整体认同感。

三、结论

综上可知,在构建“一带一路”这一倡议期间,必须对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其中包含创业创新、国际组织、海外高端以及急需领域当中的专业人才。同时,“一带一路”构建期间,还必须对教育路径进行探索,对国际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强化,对课程教学现有改革进行深化,对出国留学以及海外实践进行鼓励,对高校和产业界间的合作进行加强,同时还要开展多层次的海外办学,这样才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占东,刘嘉,曾庆琪.“一带一路”背景下卫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初探[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7(2):70-72.

[2]胡英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铁路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耦合理论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31-35.

[3]周龙英.“一带一路”倡议人才需求效应下的高等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4):39-41.

[4]周艳芳.“一带一路”倡议下“以需求为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49-151.

[5]孙丽莎,阎军.“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路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116-118.

[6]戴仁卿.“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苏北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87-188.

[7]胡茂波,谢丽丽.“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7(1):28-31.

责任编辑:孙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一带一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初探
基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路径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