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2017-10-23王磊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归化跨文化交际异化

王磊

摘要: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而深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翻译 归化 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74-01

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建设,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多地集中于文化与科技。调查数据也显示,我国70%以上的跨国经济技术合作失败的主因是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因此关注做跨文化交际翻译这个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而跨文化交际翻译的重点和难点则是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一、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是美国学者L Venuti于1995年提出的,其实早在1813年德国就有学者提出了该学术概念,L Venuti在其基础上进行了阐释并推向世界。交际中翻译与理解密不可分,常规的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一种是作者靠近读者。前者被称为翻译的异化,而后者被称为翻译的归化。在翻译的具体语境中,归化就是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无法逾越的由于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障碍时,如果选用异化法往往使得译文晦涩难懂,此时翻译者则会把译文纳入目标语语言文化规范的轨道。在翻译的具体语境中,异化就是译文要真实地表达作者所陈述的内容,也尽量真实呈现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展示原作中语言文化的特色。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化翻译

跨文化交际中异化翻译就是尽量保留外语的字面意思,让读者能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外语的形象特征,把握其文化。异化翻译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缩小文化方面的差异,也避免了一些文化冲突,带动中西文化的融合。异化翻译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完全直译和直译加注。

(一)异化翻译的方式:直译

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外语的修辞意义和字面意义。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地理地貌、人文环境、季节变化等)其有着共性的特征,这种共性形成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共识。因此语言中自然有相同字面意义的词语相对应,联想意义在特定情况下也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直译是最好的选择。例如“she turned white with rage”对应的是“她气得脸色发白”;“黑色幽默”直接翻译成“black humor”。而“肥皂剧”对应的翻译则是“soap opera”;“伊甸园”对应的翻译则是“the garden of Eden”。都是采用直接翻译的形式,简单易懂,词语对应。

(二)异化翻译的方式:直译加注

除了直译之外,还有一种异化翻译的表现:直译加注。在语句中可能有一些译语不存在的词语,例如挂羊头卖狗肉中的“羊头”和“狗肉”。字面意义可以翻译出来,但是其修辞意义可能无法真正传达出来。异化翻译中直译加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将字面意义完整翻译出来后,加上批注进行注释的补充,凸显其修辞意义。例如我们中国古话中的“黄袍加身”,字面意思可以对应翻译出来。但是其修辞意义无法准确表达。在翻译时可以这样处理:Be draped with the Imperial yellow robe by ones supporters—be acclaimed emperor,通过直译加注的形式进行翻译的有效说明。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翻译

除了异化翻译外,还有归化翻译,其以目的语为导向进行翻译。目的是实现译文的流畅通顺。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因为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翻译的误解,而归化翻译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翻译也对应两种方式:近似法和借用法。

(一)归化翻译的方式:近似法

近似法就是同时传达修辞意义与部分字面意义。例如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可以直接翻译成“burn ones boat”,选用两种语言中修辞意义相同的习语进行翻译,确保其修辞意义和字面意义相同。

(二)归化翻译的方式:借用法

其实借用法就是传达修辞意义,对字面意义进行替换处理。这也是归化翻译常用的方法。对于语言来说,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字面意义不同,但修辞意义相同的词汇,借用法翻译就是基于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我们常说的“杀鸡用牛刀”。在进行翻译时选用字面意义不同而修辞意义相同的词汇进行翻译,最终处理成为“to crack a nut with a sledge hammer”。

四、结语

归化与异化本质上是矛盾体,其中异化要求忠实原文,保留语言的民族性,而归化则要求让译文更为本土化,更为通俗易懂。其实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译者不能只局限于一种翻译策略,而应该根据翻译作品的文化、目的等來选择采取哪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方式必须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南俊军.跨文化翻译当中归化与异化的合理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娜,刘升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314-315.

[3]张白羽.归化与异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论文学翻译[D].吉林大学,2004.

责任编辑:孙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化跨文化交际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