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无人机在配送“最后一公里”送货的可行性

2017-10-23钟小容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制约无人机

钟小容

摘 要: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最后一公里” 引发了配送脱节、 货件积压乃至爆仓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战略执行下,我国的跨境电商物流也在不断发展,这就导致配送“最后一公里”成了各行各业都想要争夺的领域,对于电商来说,必须对普通快递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配送需求,这就导致无人机的问世,本文主要就浅析无人机在配送“最后一公里”可行性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无人机;制约

一、引言

今年8月,京东、顺丰同时宣布无人机快递时代正式到来。京东将在四川建立185个无人机机场,建成后将实现24小时内送达中国的任何城市。还将在陕西建设100个无人机机场,与西安航天基地合作,投资205亿建设全球智能物流。顺丰也已经推出多款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最大有效载重在5-25公斤之间,最大载重飞行距离在15-100公里之间。顺丰还希望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即便是地形复杂或偏远地区也不例外。可见无人机送货已经开启。

二、目前配送“最后一公里”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送延误或丢失严重

由于交通拥堵、天气状况不佳等原因导致的配送延误或丢失是顾客主要投诉的问题有调查报告显示,14.5%的被调查者投诉过快递公司,这直接影响了电商在顾客心中的形象。

(二)人工成本越来越高

电商爆炸式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现象将会愈加明显。按照马云的说法,一天10亿件包裹,不会超过8年,估计在6、7年就能实现,以平均每个快递员每天派100单来计算,至少需要1000万快递员,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人工方式去搬运、派送是不现实的。前段时间日本物流公司雅玛多陷入劳动力短缺、服务跟不上的危机,其解决办法就是涨运费,结果一些区域快递配送受不了,拒绝和雅玛多合作。

(三)当前农村电商市场仍然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

由于当前国内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与一、二线城市等成熟市场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的发展。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为48%,还有近一半的乡镇不通快递。

(四)进城难、停靠难、车辆选型难

进城难是摆在城市配送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控制车流量,几乎所有的经济中心城市均通过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方式控制货车进城。使用通行证对部分货车限行除了降低效率之外, 还滋生了部分企业通行证的寻租行为,近几年双11,6.18造成一些快递爆仓。最后一公里最普遍的配送工具很多还是电动车、三轮车,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五)服务水平难以保障、签收难、隐私泄露风险

送货上门模式普遍存在配送的时效性差,送达的货物易损坏,快递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在快递签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代收代签的情况,快递单上往往会写有用户的家庭地址也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

三、无人机送货的特点

(一)无人机大大降低配送成本

电商进入农村的趋势势不可挡,发展农村电商当下最大的瓶颈在于物流。实现物流最末端的配送如何完成从县级中心站到村镇农户家庭的物流则成了大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区域交通环境差异较大,很难形成规模化的配送网络,乡村物流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又往往对物流配送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如果使用无人机,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二)无人机送货适合偏远地区

国外的亚马逊、沃尔玛、DHL等多家电商、物流企业都在尝试无人机送货。这些无人机的服务范围主要圈定在山区和乡村等交通不便且偏远的地区,但像城市这类传统物流发达的地区,无人机送货并不合算。京东的无人机主要也将用于农村市场,从而破局农村电商在中国发展中一直面临的物流困局。

四、无人机送货的可行性

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 + 行动计划”战略引导下,可以看出物流企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优势转变为价值优势,物流行业的发展也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人工智能最直接影响的是后端的供应链和物流环节。当你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接待你的网上客服可能已是人工智能;当你懒于家务时,扫地机器人已经可以自主规划运行路线帮你保持室内清洁;创业者们甚至还用人工智能来给人们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快件代收等各种服务…随着无人驾驶等技术的成熟,未来的运输将更加快捷和高效。

无人机送货虽然相比汽车等交通工具+人员配送,物流费用将下降至少70%!但是也有很多制约因素存在,例如无人机干扰航道的事件时有发生,如若无人机没有自己的飞行路线和高度管制,很难达到快递满天飞的时代,且无人机的安全问题是头等事情,如果无人机发生故障从天而降,对地面的安全也会产生隐患。无人机送快递的项目在许多国家仍有诸多法律政策壁垒,总之,无人机要想大规模商用,实在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制度和人性。尤其像大件家电等商品,传统的货运物流依然必不可少,很多电商也有了开设实体店的想法。

五、结论语

无人机送货是大势所趋,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已经开始,一部分快递员或因为这次变革被慢慢淘汰。在城市地区,为了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很多人工智能也被使用,如邮政、顺丰及京东使用的智能快递柜,“快递+便利店”模式也被作为铺设网店的延伸与补充,如圆通推出妈妈驿站,而且城市还存在着一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的运力资源,如使用app软件让普通人都成为快递员,从快递员自身出发,最好的做法还是提前做好准备,或转型或自我升级,去适应未来的大变革。但目前来说,令快递小哥惊心的时刻还未到来,毕竟目前机器人的研发还未完善,成本投入与效率产出还未见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最后一公里"城市配送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1,(11).

[2]李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若干优化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

[3]李向文.解读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J].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3,(12):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制约无人机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