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流县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与对策
2017-10-21黄长生
黄长生
摘 要: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要求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由过度依靠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本文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清流县农业供给侧现状和存在的短板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0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因县城“青山叠翠,碧水环绕”而得名。县域总面积1 825万km2,辖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农户3.28万户,农业人口12.52人,劳动力6.41万人,耕地面积1万hm2,森林覆盖率84%。清流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聚焦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这个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1 农业供给侧现状
1.1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清流县在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质高效生态为特征的现代农业。201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6.41亿元,比2015年25.09亿元增长5.2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 464元,比2015年14 726元增长11.81%。粮食播种面积 稳定在17 333hm2,粮食总产达到9.15 万t。茶叶种植面积2 666hm2,产量1 650t。花卉种植面积666hm2,产值2.2亿元。果园种植面积5 333hm2,产量5.84万t。肉类总产1.17 万t,同比增长5.47%。水产养殖面积6 000hm2,水产品总量达2.52万t,同比增长3.01%
1.2 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
清流县依托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花卉、渔业、豆腐皮、花生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已初具规模。 “清流溪鱼”、“清流黄羊”、“清流豆腐皮”、“清流雪薯”、“赖坊花生”等分别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清流溪鱼”注册国家级集体商标,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苏福”茶葉实现全程洁净化加工生产,产品出口欧盟等发达国家。
1.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全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5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2家、省级规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8家。家庭农场120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4家,市级示范农场5家,种养大户168家。
1.4 农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清流县先后实施了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 666hm2。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原值19 518万元,农机总动力达14.万kw,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推广进程加快,机耕、机插、机收作业面积大幅增长,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1.5 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高
全县累计认证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个,面积666hm2;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特色产业集聚水平不高
清流县特色优势产业经营规模较小,产业链延伸不够,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中低端一般性农产品生产过剩,高精端产品稀缺,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日益高端化的消费需求,导致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造成一般性产品资源浪费,“谷贱伤农”现象仍然存在。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能力弱,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一些专业合作社创办只是为了一己之利,没有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财务报表、入社成员信息失真,这些专业合作社只有法律形式,缺乏運行机制。
2.3 农业发展的资源性约束依然较大
基本农田改造比例不高,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还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化肥、农药施用量偏高和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和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发展的资源性约束依然较大。
2.4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产品的质量、品牌知名度、产品竞争力和安全性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农产品供给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缺乏知名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清流主要表现在水果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品牌的打造。
2.5 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度大
农业全球化影响扩大,国外低价优质的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地方特色农产品价格优势弱化,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受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土地增收空间缩小,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
3 对策建议
3.1 立足调结构,着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立足清流实际和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抓好嵩溪、赖坊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优质米、花卉、茶叶、渔业、豆腐皮、花生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促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传统低效向优质高效转变。
3.2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二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扶持培育农机作业、烘干仓储、物流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推进农业服务业发展。三是加快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其在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打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问题,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是做好清流九龙溪流域、龙津河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以及生物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扩大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面积,提高土壤有机质。
3.4 立足提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推进嵩溪、赖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园建设,灵地、林畲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建设,茶业企业、农资经营企业农资监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农产品质量抽检频率,力争做到市场、基地、品种全覆盖,切实加强源头治理和全程执法监管,增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
3.5 促进三产融合,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和独特的温泉、冷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清流县要重点抓好林畲桂花观赏园、长校葡萄采摘园、赖坊南山茶叶观景园、姚家十里樱花景观带、李家冷泉农庄、嵩口温泉度假村建设。加快青岛日电光伏农业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农光互补,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青岛日电光伏农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实现助农增收400多万元。
3.6 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盘活闲置的资源和资产,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清流县太山村将集体林权通过量化折股到户,农户每年都能从林业补偿基金中获得收益,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