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中“随文练笔”点滴观

2017-10-21陈淑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随文奇石

“咬着笔头,眉头紧蹙;托着下巴,苦思冥想;望着方格,目光凝滞。”这是一些孩子面对习作时“手握千斤难下笔”的画面。写什么?怎么写?孩子们万般苦恼,教师们心急如焚。习作,似乎成了部分孩子无法逾越的大山。我们不妨从“随文练笔”开始,让他们悟出一点法,生出一片情。

一、文引路,说先行。

选入教科书里的课文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范文。阅读教学时,孩子们在熟读成诵中积累语言,潜移默化地学会范文语言生动、比喻恰当、对比分明等表达方式。教材虽然是三年级开始有习作要求,可是低年级段的课文短小精悍,语言富有童真童趣,可以试着让他们仿说、仿寫。

如《黄山奇石》一文中的片断仿写,先出示两个片断:

片断一: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片断二:“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孩子们对比着读,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师生小结表达方法:可以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介绍样子;也可以先介绍奇石的样子,再介绍名字。让他们放飞想象:黄山还可能会有哪些有趣的奇石,再选择一种方法下说一说、写一写。孩子们能轻松起笔。

一生仿写的作品:“天狗喝水”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只“天狗”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低着头,悠闲地饮着水呢。

二、切入准,勤动笔。

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

每位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每篇文章有不一样的精彩,我们应该钻研教材找准练笔切入点,做到训练层次清楚、螺旋上升。

如教孩子们写好对话,《坐井观天》一文中青蛙与小鸟的对话是个非常好的例子。我先出示: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提示孩子们找出青蛙的话画上波浪线,读一读,想象青蛙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再读下一句,用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发现什么。我重点引导他们从标点符号上、从提示语上学习写对话,然后让他们以“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使劲一跳,终于跳出了井口。”为开头,想想青蛙和小鸟还会说些什么。我让学生大胆想、充分说、尽情演,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孩子们练笔的兴趣,童真、童趣涌上心头。

一生习作:

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使劲一跳,终于跳出了井口。

青蛙惊奇地说:“哇!原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这么多山河,真是‘山川美,可入画。那是什么?那又是什么?真美呀!”

小鸟开心地说:“朋友,现在知道天多大了吧,下次多出来走走,见识面会更广。”

青蛙问小鸟:“朋友,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小鸟看了看说:“那是鲜艳的花朵,很美吧!”

小鸟每天耐心地为青蛙一一解答,青蛙的见识越来越广,它十分感激小鸟。

课内小练笔找准切入点落到实处,让孩子们在读写训练中看到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为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三、仿不抄,善创新,

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学习这些方法,就是为习作提供技术基础。模仿只是创新的一步,不能一味模仿,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我喜欢引导孩子们从以下几方面大胆创新。

1.改变题材

1. 。如: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范文,要求孩子们写好故乡的一种物品。范文脉络非常清晰,提醒孩子们模仿范文的结构,写进自己的观察和所得,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模拟范文的篇章布局,开头结尾,写出来的文章行文自然会顺畅,并达到“仿而不抄、仿中有创”的目的。

2.2.改变角度

。一篇文章的角度关系到文章的内容和重点。作者写作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同一事物,视点不同,立意就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写父亲,有的极力抒写父爱之情;有的尽量铺写父亲的生平;然而朱自清先生却独辟蹊径,巧选角度,抓住父亲的“闪光点”———背影,写出了感人肺俯的名篇《背影》。由此可见,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如教学《红树林》(北师大版)后,让孩子们以《我是一株小红树》为题写小红树离开妈妈成长的经历。他们潜能非常大,能透过原文把自己与小红树融为一体。

3.3.开放多元练笔

。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出孩子们联想的功能,打开他们的思路,引领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心灵体验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所在,让他们头脑中蓄满的灵性放飞出来。

一生仿《我们成功了》一文中“中华世纪坛人如潮,歌如海……”那段,写下了《国庆趣事》其中的一个片断是:晚上,我们一家来到南昌秋水广场,那里人如潮,歌如海。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化,七彩的灯把喷泉照得五光十色。喷泉中央的最大的水柱可以把水喷到一百多米高,观看的人们大声尖叫,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再将范文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相信经过长期的随文练笔,孩子们一定会妙笔生花。

作 者:陈淑萍

单 位:江西抚州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联系方式:13979403629

电子信箱:1336935949@qq.com

通讯地址:江西省抚州市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邮 编:344000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随文奇石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快乐阅读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快乐阅读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奇石欣赏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