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2017-10-21黄建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6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黄建平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站,高校教育将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走向,可以说在高校阶段接受的教育是其职业发展的奠基石。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个过程当中,我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就业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尤其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为题,更是其中最需要关注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专业人员访问以及对调查结果比对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体育健身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关键词:高等院校 体育教育 人才培养 方案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059-02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由此可以对体育人才进行定义,体育人才就是具备一定体育专业基础知识,或了解相关体育教育知识或技能,从事体育行业并做出贡献的人。高校是为我国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应当把体育专业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的问题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模式多是以体育教育为主体,把体育专业课程作为主导,最终目标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种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较为封闭。而当前社会要求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规范,人才培养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多层次、动态性以及多目标的方面进行考虑,并且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表现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超前化、综合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先转反应出的是典型的“专才”培养,这种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结构明显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违背,这种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当前发展的需要。

1.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的高层次、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储备量不足,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高等院校中能够培养出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院校所占全部院校的比例非常小,这个调查结果说明我国高层次的体育人才目前是十分短缺的。据专业数据调查显示,如果我国组织一场需要三万专业人才的体育项目,则需要有1/4的人员是高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而如果根据我国目前的体育专业人才储备量来计算,则需要从国外引进才能满足组织项目的需要,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体育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另一组更详细地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体育专业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所占比例仅为17.4%,具有博士学位以上的体育专业教师更少,只有其中的0.01%,而根据我国要求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应当有30%以上是研究生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师资培养表现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是专业划分不合理,学科课程单一;课程内容老套,缺乏整合创新;教学上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过于注重体育技术,而忽视市场效应;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所学内容过于单一,知识面太狭窄,综合能力太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国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3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多元化教育思想

我国当前社会是一个开放化、多元化的社会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体育人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高等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仅需要体育专业教师和专业竞技运动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在体育竞技以及体育管理等方面的專业人才。而反观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目前设置最多的主流科目为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以及运动人体科学这5个科目,而在所占比例方面则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占人才总量的75%左右。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突出人才特色,而目前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课程的专业性过强,体育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被局限在体育教育范围之内,这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素质满分,但是在体育多元化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短板,知识结构的扩散空间几乎没有。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只要有相同的体育教育专业,那么本专业课程就十分相近甚至相同,即使是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其课程设置也会有雷同的现象,这就导致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没有院校的特色。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多元化,没有院校特色的问题。

1.4 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挂念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改变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是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顺利进行改革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综合应用型人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当表现出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步伐。但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目前的现状是,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方面仍然是停留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育思想上,同时在人才价值观方面也仍然存在着只注重社会价值,而轻视主体价值的人才培养思想。在人才质量观念方面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我国体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在人才发展观方面,过于注重现实结果,没有长远发展的考虑;种种这些问题都表明我国目前的体育人才对当前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够优秀,体育人才发展的后劲欠缺,在体育人才毕业后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就业方面有待提高。

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健身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2.1 在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上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体育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毕业后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这也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当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能够把社会需要的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让市场的需求决定体育专业设置。在全球体育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许多西方国家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能够与其所在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以美国的春田学院为例,这所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几乎覆盖到美国增长较快的前20类职业,体育专业设置覆盖点非常的广泛,这是已经超出了体育学的范畴,并且专业设置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这种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设置大大加强了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其所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同时也直接解决了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断走向市场,体育体现出浓重的商业化色彩,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也在不断丰富,体育专业人才门类也在不断具体。现在社会不仅需要康复保健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质测量评价人员,而且需要体育新闻人员、体育经营人员、体育心理人员、体育娱乐人员等。高等体育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实际,以市场为中心,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门类,设置不同的专业。

2.2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体育人才培养种类

长久以来,高等体育院校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的体育教育人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高等体育院校更要加强人才培养内部结构的完善,增加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应按照“人才规模、人才结构、人才质量、人才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进行。高等体育院校应结合专业结构、地理结构、层级结构和类型结构状况,改善专业人才培养种类、数目、质量及其层次和口径,使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种类、培养数量、培养水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合,与社会进步的需求相适合,适当扩增新专业、扩展新职业,完善老专业,有效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扩大体育人才种类,增强体育人才质量。

2.3 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

将来的体育专业人才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以及要承担的工作将会远远超出其传统的职业素质范畴,职业的界限将泛化,我国的体育教育和其他体育专业人才也将面临知识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为此,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创新观念培养,把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实际工作能力较强、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放在首位。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改变高层次人才培养中专业的设置主要依据学科而设置的状况,以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加强高等体育院校师资力量的建设,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成长基础。

3 结语

在我国高校体育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对培养规格、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效果等发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能够建设适应时代发展并且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体育健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最终形成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丽,王磊峰.试析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现状与对策——以全民健身为视角[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119-120.

[2] 李刚,刘丽.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6):33-35.

[3] 葉华聪.关于高校体育健身内容教学体系构建的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1,22(2):76-78.

[4] 刘建华.构建高校体育健身教材内容与健身方法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6):54-55.

[5] 张立国.高校体育健身市场开发的可行性与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78.

[6] 韦超.高校体育健身的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22):118-119.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