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10-21符婷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符婷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时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经验,而且思维不够活跃,但是只有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促使他们获取新的知识,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去培养合作和实践意识,恰如其分地组织学生自由的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呢?从而去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是采用“满堂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合作探究、积极创新、独立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灵活的运用已有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的个性以及潜能得到充分的開发,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方式

一、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认知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重,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例如,通过直观教学去帮助学生认识外来事物,运用生动形象的实物丰富学生的对形象的感知,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1、利用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既是通过实物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如在进行圆、长宽、面积等的测量时,教师让学生对硬币、桌子、车轮观察。2、图像和模型直观。图像和模型直观就是利用多媒体观看模型、图片和录像,如在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学中,用平时能接触到的粉笔盒、火柴盒、木块等演示,以此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能够快速形成正确想象。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就是教师在运用实物和模型的教学的同时,再结合有趣幽默的语言去描述学生所需要认识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 创设问题情境,保持思维的通畅

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加容易打开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特别是在这种提问的环节中,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动机、情感、意念等非智力因素都会潜移默化的被影响。尤其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去大胆的想象、去大胆的尝试。如教学“解比例”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例题: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2和7:3,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不能组成比例。接下来我们可以提问:学生们能否将这两个比例中换掉任何一项,使这两个数据组成比例。学生们自由讨论,绘声绘色。接着我们指定将“2”换掉,让学生讨论如何让他们组成比例。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用解方程的形式求解,像设这个数为X,求解4:X=7:3。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为各各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放性非常重要。

三、 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提倡合作思考讨论问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遇到每一个问题都想着去寻找一个合适的伙伴去商量,大多数的时间还是要依靠自己,然后去借鉴别人的方法,或是去征询别人的意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尽量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提供给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研究产生质疑,有了疑问学生才会探索,探索才会有创造。比如我们在教学简便运算的规则时,一般学生拿到数据之后会快速着笔运算,而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获取数据资料后,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充分的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让学生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 故意出错,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时也难免会出现板书错误,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去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机智灵活的去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巧设错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章时,学生完成基础练习后,我们给学生出示一道题“(880+80)/7”,主要是想通过这道题告诉学生并不是每一道题都是同一类型的,都是一成不变不便的。有些学生就会说这个不是乘法,而是除法运算,然后自告奋勇在黑板上写出这道题的解题过程:(880+ 80)÷8= 880÷8 +80÷8=110+10=120。经过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后,确定了这是除法运算。这样是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在错误中交流修正,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探究性思维,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五、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去积极的思考问题,这也是他们主动学生的动力,同样也是思维的动力。小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对很多陌生的事物都感到新鲜。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内容去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得以发展。像可以利用游戏、 故事、或者许多的生活场景去引导他们思考,通过生动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促进他们思维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各种方式给小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培养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湖北教育 1999年5月 黄育粤

[2]《思维的激发激励与鼓励》,山东教育 1995年 5月 伍利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