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浅谈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2017-10-20王学军

丝路视野 2017年14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

王学军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和特点,例如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价值观不明确,自我意识不健全;家庭教育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信心不足,前途渺茫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应从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技能和文化科学知识、心理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全面发展;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职业教育目的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培养人才时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职业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职业教育应当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和高级技术型应用性人才。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骨干,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则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哪些过硬的综合素质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高考失利才转而去职业学校学习,脱离了目前中国教育的“主潮流”,自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失宠儿”,大部分学生是迫于家长和社会舆论才来上学,不知道为什么上学,甚至有些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毕业证书好找工作。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睡觉,要么找人说话,实践课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以各种理由推脱请假,考试作弊等等。

(二)价值观不明确,自我意识不健全

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其心智的不成熟还缺乏理智和规范。他们大部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计手段、不问是非,在追求个人利益的道路上,有些学生突破了道德、纪律的底线。这些学生,自我意识不健全,以“自我为中心”,对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寻找客观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比如,学生考试作弊,教师询问情况时,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认为教师的试卷出题太难,更有甚者认为老师不应该抓他,不能正确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三)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关爱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成长因素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其中社会占4%;学校占26%;家庭占70%,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状况普通,父母忙于谋生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学习和生活陋习。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疏于管理之下,造就了学生这样那样的毛病和恶习,抽烟、懒惰、讲粗话等等。同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學生在家庭中不被关注,他们经常在学校寻衅滋事,沾染社会不良风气,通过上课捣乱,甚至与学生打架的方式寻求别人的关注。

(四)信心不足,前途渺茫

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方面对现状不满,对前途担忧,另一方面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和信心。更多的是生活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没有信心,没有憧憬,觉得前途渺茫。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职业学校学生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学校教师应注重提高以下几种综合素质:

(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这使人们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致力于学生的培养。因为教师的思想和道德修养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职业学校教师应知法、懂法并在工作中贯彻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工作中严于律己,带头遵纪守法,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自觉维护学生和教师的正当权益。

(二)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春蚕”,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首先自己对学生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并不是社会的“失宠儿”,只是在应试阶段失败了,并不代表他们人生道路的失败。而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可以任意摆布的工具,训斥、挖苦、甚至随意惩罚学生,以为采取高压政策就能制服、管住学生,殊不知这样反而激起学生逆反的心理,只能带来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完全对立,导致学生厌学,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施予关爱和引导,热爱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严格的要求他们,爱是能够浇灌学生心田的甘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更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转化他们的思想,塑造他们灵魂的巨大动力。当然要做到热爱学生,首要的是做到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教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辛勤耕耘,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职业学校教师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更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透彻理解,才能把内容深入浅出的传递给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好的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职业学校教师也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它包括职业指导、职业设计、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能力等。因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仅在课堂上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在课下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人生难题与困惑,指导学生建立正確的角色认识,建立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确立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

(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学生一般文化课和思想品德都相对较差,再加上社会认识的偏见、家庭教育的疏忽,导致部分学生自卑感强,学习无动力,而要把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并不能急于一时,这就需要职业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时厌学而放弃學生,而应该鼓励学生,做学生知心的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更好的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给学生更好的理解、宽容、关怀和引导。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企业进行实习教学。所以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与企业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学生教学实习的实施。同时,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家长勤沟通,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配合、共同教育、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以充分发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五)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研究能力

我们都知道,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作为其导向,否则,就是盲目实践。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研究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技能,提高管理能力, 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想做到全面健康发展,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更多的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尊重和关爱,只有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浅谈职业学校教师的必备素质[J].新课程学习(上),2014(08).

[2] 吴炳科.新时期应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J].教育研究,2009(12).

[3] 马珊珊.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6).

[4] 尹晓梅.谈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办公自动化,2015(12).

[5] 沈先涛.浅议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J].电子制作,2013(02).

[6] 杨军.浅谈职业教師应具备的素质[J].职业,2012(02).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