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题目阅读方法的分析

2017-10-20杨景秋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初中数学

杨景秋

摘要:初中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之时,只有拥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才可以正确理解知识以及问题含义,进而为其学习以及解题奠定基础。本文在分析数学题目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对培养初中生题目阅读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可以给实际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方法;题目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10-0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nly have the right reading method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the meaning of questions,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ading method of math question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the reading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Reading methods;Read the title

前言:近年来,伴随课程改课与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数学教学越发注重对学生学习期间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行调动,不断提升其独立思考以及解题能力。在这之中,阅读方法除了可以帮助数学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解读之外, 同时还能深挖題干当中隐含条件以及意思,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对数学教学当中题目阅读方法加以探究必要。

1 数学题目的阅读方法

一般来说,针对不同内容应当采用不同阅读方法,这样才可实现有效阅读。

在阅读数学概念之时,第一,需对概念当中的关键字、词语以及句子进行正确理解,可以实现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间的转化。第二,和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联系,可以举出相应的反例。第三,明确概念具体内涵以及外延,可以对相近概念进行正确区分。

在阅读数学定理之时,第一,要明确定理条件以及结论。第二,对定理相应的证明方法加以明确,对不同证明方法进行他问所,对比不同证法具有的优势以及劣势。第三,对定理运用和使用题型加以掌握。第四,探究定理是否能够逆用。第五,探究定理具体推广。

在阅读数学公式之时,第一,需明确公式具体推导过程。第二,明确公式特征,同时借助这些特征牢记公式,例如 (a+b)(a-b)=a2-b2的特征。第三,明确公式具体应用条件。第四,清楚公式巧用以及逆用。

在阅读数学例题之时,第一,仔细认真的审题,针对几何问题需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之后结合图形进行分析以及解题。第二,让学生把问题解法与教材解法以及其他学生进行对比,进而拓展学生思路。第三,对解题过程具体表达以及书写要求加以掌握。第四,注重对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阅读应用题之时,教师需按照一定程序来引导初中生进行读题。第一,让初中生通读问题,对问题背景进行大致了解,让学生用语言对题干含义进行简答描述。第二,细读题干,尽量找出题干当中关键字、词语以及句子,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后带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第三,精读,要求和读写进行结合,仔细对题干信息进行寻找,全面分析题干信息,以求获得相应的解题思路[1]。

2 培养初中生题目阅读能力的策略

实际上,数学方面阅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其实经过长时间学习以及积累获得的。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促使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掌握。

2.1设置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前的数学教材十分贴合学生生活,同时编排形式非常新颖活泼,内容的呈现形式也非常多,所以其极易引起初中生关注,并且极易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对教材当中的问题情境加以利用,同时结合教材具体特点以及学生特征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主动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呈现和初中生原有知识存在矛盾的问题,设置悬念,可让初中生产生一些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其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2.2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如今,多数学生都为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其在读题期间通常都是走马观花,难以对数学语言进行转换,无法认真审题,见到内容较长或者较难的问题就会害怕。对于此,数学教师需耐心的初中生实施思想教育,对历史名人的事迹进行介绍,以此来提升学生信心[2-3]。为让初中生养成一种良好阅读习惯,教师需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预习提纲,并在教学期间用书面或者提问形式加以检查,对表现好的初中生进行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进而让初中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3增强指导,促使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掌握。一直以来,初中生在学习期间都对教师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长期处在被动听讲这个地位,这样对初中生智力发展造成了较大限制。所以,数学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逐渐提升其阅读能力,将数学知识与阅读进行充分结合,巧妙设置疑问,对难点进行分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而且,尽管学生不断累积阅读经验,其阅读能力逐渐提升,然而多数学生很难自觉对阅读方法加以运用,更加无法针对不同内容选在恰当阅读方法,此时需要教师进行相应指导。比如,对题干较长的问题进行阅读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忽略次要信息,对重要内容进行充分阅读,对有用信息加以正确处理,进而让初中生对问题进行快速理解。

综上可知,针对不同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初中生快速理解题干意思,深挖其中的隐含条件,进而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若想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加以提高,需要设置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增强指导,促使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掌握,这样才能让初中生快速找到问题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谭晶晶.谈初中数学中的阅读教学[J].求知导刊,2015(16):105.

[2]李鹏程.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4(06):51-52.

[3]康敬果.加强指导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4(15):186-187.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初中数学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