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背景下户外游戏的探索

2017-10-20郭丽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7期
关键词:户外游戏

郭丽玲

【摘要】当前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我园地处农村,如何结合幼儿园实际特点,打破了传统课程模式,利用户外场所开展了一些活动,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园本实际 打破传统 户外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11-01

当前由于家庭的过度呵护,使得幼儿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幼儿通过环境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传统的户外游戏,一般是指户外体育游戏,在内容上比较单一。按照幼儿园对户外活动场地的要求,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面积需要达到生均不少于4平方米,这么大的户外活动场所如果只是单纯组织体育活动未免太可惜。随着《3至6岁儿童学习向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在课程多元化的今天,幼儿园的课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从实践探索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地处农村,户外活动面积生均达到7平方米,如何结合幼儿园场所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户外活动模式,利用户外场所开展了一些活动,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有:

一、打破空间限制,户外游戏内容多样化。

班级室内的娃娃家由于空间狭小,幼儿游戏时就会受到环境的限制。我们把娃娃家搬到了室外,有的孩子在草地上用布搭成了小屋,有的直接搬到了大型器械区上面,还有的孩子把锅和灶建在了种植园地上。园地里的叶子、小草、蔬菜、土块都成了孩子们娃娃家的最真实形象的材料。

传统的户外活动,常常会觉得需要一个大大的平整的最好是铺上塑料地垫或地砖的操场上,一些现成的购买的精美的户外体育器械。而户外的绿化也只是纯观赏的作用。我园的户外场地除了平常的操场外还有约1000平方米的绿化,我们根据园内的绿化情况开展多样的体育游戏。如园内有多棵的成年的大树,我们就利用这些大树创设一定的条件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比如,在一棵大树上绑上绳索让幼儿攀登甚至走独木桥。在树上挂上筐等让幼儿练习投。在两棵大树之间设置梯子或水桶让幼儿练习走;甚至简单的绑上绳索走平衡和练习臂力。在一些种植矮冠木的地方或者小树木之间设置障碍,投放材料,开展穿越火线、匍匐等寻宝活动。

农村走出园门就是广阔的天地,《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的外面就是山边村公园,我们建立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价值观和资源观,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价值,使大自然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场所。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摆脱了器械的束缚,开展野外体育活动。大自然空间大,视野也开阔,孩子们玩法也多样:石子、瓦片在孩子们的手中成了爱不释手的小玩意儿:掷远、单脚踢踢、夹在两腿中蹦蹦;小土坡、小林子成了孩子们攀爬躲藏的好去处;窄窄的小水沟可以练习跨越;草地上可以练习爬行;小河里的石头组成的“小桥”就可以练习平衡……大自然给孩子们创设了开展各种游戏的情景,孩子们在那儿无拘无束、自由玩耍、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充分利用这些绿化开展的游戏,由于设置简单,内容丰富挑战性强,且给予幼儿户外游戏的充分自由,随时随地都可以游戏,很受孩子的欢迎,使户外游戏“活”起来。

二、打破单一项游戏,融合多种领域发展。

以往的三大游戏常常是相对独立的,每天一种内容,这样不仅限制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也单一。如传统的建构游戏,偏于幼儿的建构技能发展,孩子们辛辛苦苦的建成了一个大的工程如动物员、游乐场、我的社区后,其实最后也只是欣赏的作品而已。如何让建构游戏更具有游戏的目的性呢,让孩子真正为自己建构呢?而传统的体育游戏也常常会有这么一个模式:都是老师布置好的材料和准备好的材料,让孩子单一的练习。孩子们只要按教师的要求去练习完成就行了,完全缺乏自主性。我园周边有着许多天然的材料,为此我在进行建构游戏时,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做了大胆的调整。将建构游戏和体育游戏甚至其他领域相结合。我们将活动移至地点更宽阔的大操场,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的废旧材料,如大小水管、竹子、梯子、大头、大小箱子等等。 开展综合建构活动——我的游乐场我做主。孩子们自己选材、自己搭建、自己喜欢的游乐设施,这些游乐设施甚至可以游玩。如幼儿用纸板搭成一个迷宫后,还在迷宫内放置了一些障碍,进行玩迷宫的游戏。有的幼儿用大小水管搭建“穿越火线”。既可以玩钻,也可以玩倒腰,还可以玩跳的游戏。有的孩子甚至有将大水管温泉,不仅可以开展跳和走的游戏,还可能以利用水管听声音来进行广播。

这样自己搭建后自己游戏,幼儿同样要进行小组商量、设计玩法、由于材料都比较大型,也无形中促使孩子们必须进行合作,而且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设,在材料的使用上更为大胆。自己创设的游戏玩法自然也更开心。现在,户外的综合建构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三、打破班级限制,促进交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幼儿需要的满足、兴趣的培养、情绪和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我园都有是农村幼儿,由于环境的影响,孩子们在语言和社会交往方面显得不足。因此,户外游戏中,我们也尝试通过班级之间的融合,打破班级界限,促进交流。在幼儿园有个小农庄,既有种植园地,也有玩沙玩水,还有建造区。我们将大中小三个班进行整合游戏。在种植园里有大班的小朋友带领小班幼儿摘菜、培土,建造区里小中班帮助筛土、提水、搅拌,大班进行建造、印砖、砌砖后,中小班的幼儿帮助将印好的砖负责进行彩绘,设计美丽图案,最后再开展角色游戏。在合作游戏中,和同龄幼儿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各方面能力素质基本相近,就需要共同组织、共同设计;而和年龄小于自己的幼儿合作,自己变成了哥哥姐姐,幼儿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想想怎样来合理分工,怎样来帮助弟弟妹妹,使活动成功。

打破班级的界限,对促进同伴友好合作,互相帮助,学会忍让、等待、与他人轮流活动,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进取心及集体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打破传统化游戏,赋游戏新生命力。

农村有许多民间体育游戏趣味性强,孩子们很喜欢。但是一些传统的游戏有的过于成人化,有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不完全适合幼儿。在开展户外活动中,我们除了发挥传统游戏的锻炼功能外,还赋予了老游戏以新的生命力,把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游戏如“老鹰捉小鸡”“顶牛”“斗鸡”“打弹珠”“贴膏药”等进行改良创新,更适合低幼儿童。如将孩子们喜爱在卡通角色与游戏相结合,使之更适合幼儿的活动。在开展的打怪兽游戏中,我们就开展沙包打地鼠,用弹弓打怪兽的游戏。“划龙舟”游戏中,将龙舟改成了竹船,并设置有鼓手、钓鱼手等,使这个游戏的对抗性更强,活动更激烈。

丰富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并创设和利用好各种重要环境资源,充分挖掘创设利用好每个环境和空间,扩大幼儿活动的范围,使其与周围之间产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我們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关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其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参考文献:

[1]《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猜你喜欢

户外游戏
基于发展视野,引导幼儿自主建构户外游戏
浅谈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的几点策略
借力户外游戏,培养和合康康小能人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之野战区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被“束缚”的幼儿园户外游戏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关于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究
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