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7-10-20朱东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有效性阅读教学

朱东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不是很高,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并未掌握有效的语文知识。因此,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有效性上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便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9-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96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生字生词、了解课文意思、理解所表达的内涵思想。只要教学活动能够达到这三个方面的目标,那么教学活动就是有效的。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达成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有的学生对课文意思理解不清,有的学生是不理解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有的则是在生字生词掌握上不牢固。对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师要加强重视,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比较明显的,而且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对于学习活动本身的认识不足,这就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有效性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具体说来,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学有效性表现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幾个方面。

第一,学生兴趣不高导致教学参与有效性较低。小学生还处在靠兴趣驱动学习的阶段,兴趣高昂,就会积极融入课堂教学。若是兴趣低下,则会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游离的状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还不够重视,往往按部就班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参与的有效性也就比较低了。

第二,教学方法局限导致学生理解有效性不高。教学方法是教师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具体途径,这一途径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然而目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在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两种模式中,对语文知识的讲授模式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学生理解的有效性不高。

第三,课后巩固不足导致教学成效不佳。遗忘是人体记忆功能的一大特点,而小学生本身发育还不健全,在学习上很容易对学过的知识产生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对此形成足够的重视。然而目前阅读教学中,在课后巩固这个环节做得还不完善,没有持续性对学生进行记忆强化,使得部分学生一段时间之后就对学过的知识遗忘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参与有效性

要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前提条件就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性要提升,只有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当中,才能取得可观的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课前游戏、课前故事等形式,在正式教学前通过一个小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兴趣。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组织一个“拼一拼”的小游戏,即从网络上找到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然后打印出来,将其剪为6-8小块,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拼图。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被调动起来。然后教师趁机从图片切入,提出桂林山水,引入课文,开展阅读教学。如此,学生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便被激发起来了,从而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采取多元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上的局限单一,让语文知识的传递不直观,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阻碍和偏差。因此,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手段来开展阅读教学,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有效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教学、读写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最大程度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对火烧云的形态变化进行描写,显现出了火烧云的壮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情境构建法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观看火烧云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中进行感受思考,然后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课文的阅读,如此必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知。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临近分组,4-6人作为一个学习小组。然后为每个小组分配阅读任务,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展开学习。教师则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对每个小组及时进行指点引导,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合作学习。

(三)加强课后巩固,增强教学有效性

课后巩固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后巩固加强重视,安排合理的巩固计划,保证教学效果。首先,要设置一定的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其次,要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教学,加深学生的了解。最后,要持续性对知识进行复习,在2-3周时间内,要对教学过程的知识持续性复习。

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完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2.父亲做了什么事情?3.儿子做了什么事情?通过这些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然后,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结合课本再次讲解。最后,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持续复习,每隔几节课,便可以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唤起学生记忆,加强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上的有效性还不是很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对此加强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多元课堂教学、加强课后巩固,全面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可以实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有同.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15):63-64.

[2] 薛和平.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10):78.

[3] 周章爱.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3(9):78.

[4] 杨天娇.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7):42-43.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有效性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