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7-10-20李惠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

李惠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一节课取得好的效率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得发展。课堂教学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随着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应该思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9-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45

一、有效备课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做足充分的准备,研究教材,明确目标、重难点,掌握学情,了解预习,等等。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教师在备目标、语言上还需多下一番功夫。

(一)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归宿,它指挥和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起源于有效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认真,要反复斟酌。首先要“精”,就是精炼,一篇课文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培养学生多种情感,但是教师却不能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时间,应该敢于取舍,对重点内容进行多次提炼,哪些内容是本学期、本单元所要熟悉了解的内容,所要培养的能力和情感,切忌太多。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的长篇古文《隆中对》《出师表》等,学生熟读课文都需要很长时间,可一些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为: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几个是虚词的用法。实际结果是一半的学生连第一个目标都难以达成,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文章难易程度,了解学情,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决定一节课的目标。第二,教学目标要“明”,就是明确,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时里,哪些知识只需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掌握,甚至运用,要训练学生哪一项能力,要懂得什么道理,学习什么品质,应达到何种程度,都应明确到位,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简而言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制订出来后,要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始终围绕这根指挥棒,提高学习效率。

(二)备语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尽量用少而精的语言,适时引导,指导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备语言,在哪个环节,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态度,用何种方式与学生对话交流,都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要用有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师用语是否准确、规范、生动,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喋喋不休、平铺直叙的说教会使学生昏昏欲睡;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会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教师应把锤炼语言作为永恒的追求,尤其要避免语言的随意性,试想一下,教师读错字词、音调,学生能读准这个字吗?能做对语言积累题吗?教师经常说一些病句,学生能轻易判断出语句的正误吗?教师语言贫乏,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怎能提高?教师的语言就是一种垂范,学生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二、有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即使在新课改提倡“少讲”的理念下,教师科学合理的講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有效适当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是教师从始至终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生怕学生不会,一遍遍地讲,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依赖、厌倦心理,对自己能独立思考缺乏信心,对已知或一知半解的知识没有识记巩固意识,对未知的知识没有探索欲望。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要落实“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现下流行的网购、网游,哪个孩子不是自己摸索、自学成才?“不教是为了更好地教”,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实施有效讲授,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应对自如,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有效朗读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教师把“读”放在课外,布置为预习或课后作业,课堂上少读或不读,而把重点放在讲解课文、理解课文,有教师来听课时,会采用多种方式多遍朗读,但课堂教学环节明显紧凑,时间分配不均,内容面面俱到,无重难点,效果甚微。试想一下,有的学生连课文都没看,只简单看几遍,哪里知道内容是什么,哪里能理解文章精髓?针对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杨再隋先生说过:“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读要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读出时机,读出检测,要抠词抠句,有的还要咬文嚼字,使学生揣摩出语句里含着的意思,体现蕴含的感情”。崔峦先生说过:“读不充分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不管哪类文章,应该多种方式课堂内外反复吟诵,读要有目的性、层次性、指导性,一次次的提高,通过朗读感悟作者情感,理解课文内容,寻找问题答案,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总之,教师要敢于放手,认识到朗读不仅仅是教学的环节之一,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这不仅能发挥学生主体性,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效延伸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向生活,与生活中的实际实例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人生百态,善恶美丑,更容易接受生活的教育,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语文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第而课堂活动。比如:1.开展每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眼、耳、嘴、手能力,增长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2.开展阅读知识比赛,扩大课外阅读量。3.可以开展传统活动比赛,既增长对中华名族优秀传统知识的了解,又可增强民族自豪感。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很多,诸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学生非智力因素等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尝试。为了四十分钟的效率、为了学生的明天,我们要在不断摸索学习中前行,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黄昱璇.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文学教育(中),2014 (1):114-115.

[2] 姚俊艳.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5):62-63.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