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2017-10-20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3刘学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3)刘学
因为意外事故或者暴力伤害诱发的骨骼断裂称之为外伤性骨折,车祸或暴力所致骨折还可能诱发伤肢肌腱损伤、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及关节脱位等,甚至造成患者的内脏损伤与休克等[1]。外伤性骨折比较常见,比如:骨盆骨折、上肢骨折、脊椎骨骨折等,X线片、CT诊断属于骨关节外伤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但对于一些隐匿型骨折诊断效果不佳,随着近几年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逐渐成熟,显示有不错的诊断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骨关节外伤中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的价值,我院实施了研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对象120例纳入,入选时间2014年5月~2016年5月,全部为我院接诊的骨关节外伤患者。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最终证实有骨盆骨折18例、上肢骨折41例、脊椎骨骨折61例。120例患者中男性有75例、女性有45例;年龄在15~72岁之间,均值(40.7±3.2)岁;受伤原因主要有53例车祸伤、47例高处坠落伤、其他2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X线片诊断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先采取X线平片诊断,发现骨折或疑似骨折,之后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处理,参数包括:电流240mA、电压120kV、层厚4mm、层距3mm、扫描时间5~11s。采集完图像后,实施薄层重建技术处理,重建的层厚和层距皆为1.25mm,然后实施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以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为主,经前述方式后可清晰将骨折部位与周围组织结构全面显示。阅片交由本院影像科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处理,若有不同意见,则由第三名阅片师决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诊断方法诊断骨盆骨折、上肢骨折、脊椎骨骨折方面的符合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与卡方(χ2)检验,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在病变关节异常上明显优于X线片(P<0.05),其中骨盆骨折上诊断无差异(P>0.05),而脊椎骨骨折上螺旋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P<0.05),在上肢骨折诊断上,螺旋CT诊断符合率也明显优于X线诊断(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骨关节外伤效果对比[n(%)]
3 讨论
人体一旦发生骨折,其解剖结构会变得复杂,常规X线片、CT诊断效果并不理想。其中X线片难以显示深层结构,且有重叠影,普通CT则反映某层面组织结构,提供的是二维图像,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则能连续断层扫描,经后处理技术重建出三维立体图像,使得病变显示更清晰与客观。
本次研究将我院接诊的12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处理,结果显示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在上肢骨折上符合率为92.68%、脊椎骨骨折上位95.08%,均显著高于X线片的75.61%、81.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诊断方式在骨盆骨折上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骨折采取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结果相当,均能全面显示髋臼骨折的位置,但对于无移位骨折线者,采取这两种方式的效果甚至比传统CT更差,为此针对髋臼骨折而言,笔者认为采取任何影像学方式诊断均可。脊椎骨骨折诊断中,压缩性骨折采取X线片与螺旋CT诊断结果差异并不明显,但对于粉碎性椎体压缩骨折,则采取X线片与螺旋CT诊断存在明显差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更好地显示受损情况,而X线片中则难以显示出来[2]。在上肢骨折中,X线片难以将肩胛骨、肩部关节等情况显示清楚,而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则能将骨折部位全面显示出啦,优势更为明显,甚至可以限制骨折部位空间关系与受损程度[3]。目前,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在骨关节外伤中不仅能清晰显示骨折移位,而且在脊柱、四肢关节中,结构比较复杂,医师难以明确解剖关系,若采取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处理,可将关节腔骨折移位及其严重程度等显示出来,而且该技术能切割观察骨骼平面,从不同角度对骨折线进行观察,能明显克服传统X线片与CT诊断的不足,比如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诊断优势就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诊断骨关节外伤,优势明显,相比传统X线诊断,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空间关系及其形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