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2017-10-19姚艳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民办高校毕业生

姚艳红

[摘 要] 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水平是决定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为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实现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民办高校应优化和提升民办高校的就业服务。通过了解民办高校目前就业服务管理现状,并分析大学生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民办高校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就业服务;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15-03

据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民办高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民办高校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服务质量不过关,服务效率低下,致使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往往跟不上学校发展的节奏。而民办高校的就业情况与质量决定着其招生状况,与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民办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保持优势。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教学厅函〔201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满足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民办高校也全面启动就业服务,通过提供职业信息、组织见习、就业帮扶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本校毕业生尽快就业。然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处于劣势,导致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办高校在就业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

(一)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导致行政管理权责不清

为了满足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建立了相應的就业服务机构,采取“学校就业中心”为主、“院系就业辅导员”为辅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会、校团委和学校其他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学生就业服务为导向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就业服务机构的建立为民办高校实现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民办高校围绕学生就业,引入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也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就当前民办高校就业服务机构职能定位来看,普遍存在行政化的现象,较多的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对就业服务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对具体职责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服务相关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存在相互独立或者各自为政的局面,各部门之间未能实现信息共享,学生就业需求和岗位信息等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信息错误的风险,导致就业服务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严重影响了就业服务质量。当前形势下,民办高校以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为生存之本,部分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文化底蕴浅,相应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学校领导对就业服务工作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完善,但是由于对就业服务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加之对就业指导的发展形势预测不足,导致在就业服务工作中出现多个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无人问津,迟迟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的现象,工作衔接上也存在问题,从而降低了高校的就业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致使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陷入困境。

(二)就业服务内容简单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集管理、服务和教育研究于一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对民办高校来说,就业服务机构作为行政职能部门,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导致就业服务工作没有深入开展,服务内容长期单一化且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显然与个性化、精细化和创新化的就业服务要求相背离。另外,民办高校大多自主成立“就业服务中心”,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而对整个学校的学生开展的就业服务主要是建立在以开设就业指导课为主,大一阶段以职业生涯为主,大二、大三阶段以就业指导专题讲座为主。在就业指导课堂上,受限于师资力量等客观原因,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反映问题,教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答,只能笼统作答。

从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而言,就业质量是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民办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就业服务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加强对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响应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就高校就业服务实践情况来看,我国民办高校教学内容深度不足,就业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对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从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危机应对能力的培养,在择业心态和原则等方面的辅导和服务工作还不到位,尤其是针对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服务上存在欠缺。就长远来看,就业服务不是短期培训,而是有利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民办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应只关注毕业生眼前的就业情况,致使就业服务的内容仅注重实效性、技巧性,而忽视了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导致民办高校就业服务内容出现了单一性、滞后性及片面性。

(三)就业服务方式粗放

不断完善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流程,实现就业服务管理的科学化、个性化,是就业服务管理精细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但是,民办高校管理者对就业服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资金投入和技术人员引进方面动作迟缓,导致就业服务管理的方法、技术未能得到有效的更新和发展,普遍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的效果不佳。例如,在提供创业就业服务方面,各地民办高校响应有关要求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当学生满怀希望参与活动时,才发现学校并未给自己提供多少的资源,创新创业教育更像是一次创业讲座、论坛等形式的教育活动,未能对学生创业就业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教育过后就没有下文了。诚然,部分民办高校提供了一些接近创业园的机会,如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但是在实际创业后,大部分的创业活动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不得不偃旗息鼓。总体来说,大多数有志向创业的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1)大部分民办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职能部门。(2)创业教育理论化,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3)开展创业活动以创业大赛为主,活动形式单一,未能向学生提供系统性、长期性的创业实践锻炼,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经验。

(四)就业服务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提升民办高校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于高校是否建立起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服务队伍。如果就业服务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服务肯定无法满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求,更无法为学生提供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而就业服务的师资力量却依然薄弱,就业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服务人员较少,造成这种现状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民办高校就业服务课程普遍由公共管理课的教师兼职,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在实际就业服务课程上,教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来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导致学生参与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辅导员,只有少数是专职人员,这些人员在信息、知识体系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加之,辅导员本职工作非常繁重,就业服务工作无暇顾及,就业服务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大多数就业服务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知识学习,仅通过短期培训,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未能获得系统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也就无法实现就业服务的精细化。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复杂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命名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叫就业指导中心,有的叫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或者其他。这些差异反映了高校在机构设置上不够专业化。另外,民办高校就业服务机构的设置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就业服务机构要对相关的总务处、教务处、人事处、各院系等组织部门负责。在高校领导协调不足的情况下,难以真正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导致就业指导工作出现表层化、短期化、应急化和零散化的现象,就业服务机构运行成本高,而就业服务效率低下,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反应迟缓,降低了就业服务质量,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背离。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私立学校的做法,设置一个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机构,将该部门定位为专业部门而非行政部门,在工作职能上仅负责与就业相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二)就业服务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的弊端在新形势下日益凸显,制约和阻碍了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时代特征无法体现。招生和就业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开展就业服务时,重点在于强调就业统计和就业跟踪方面,过于强调和重视就业率,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连续性,未能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就业的全过程。同时,由于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就业服务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即使工作开展了也难以见到成果。此外,民办高校就业服务课程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完善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无法真正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民办高校未能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导致就业服务的作用无法发挥实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强调和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服务相关的课程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在就业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机构不能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细化,从而影响了就业服务的质量。此外,当学生真正面临就业抉择时,民办高校就业服务机构束手无策,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最后,就业指导中心对工作重心的理解和把握不当,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上,学校往往只是开几次讲座了事,这种纯理论性的知识讲座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三)就业服务方式不适应个性化需求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高等院校就业服务内容日益完善、丰富,而民办高校在就业服务管理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就业服务内容简单、单一。目前,民办高校也建立起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做到实时传递招聘信息,为毕业生传达准确、多样化的就业岗位信息等,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统计信息化。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普通高校不仅仅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是强调对每个年级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并进行系统化归档保存。就民办高校而言,就业服务工作重心在于就业服务的结果,而对就业服务的过程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就业服务实践中未能采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技术,使就业信息发布成为事务性工作,大大落后于就业服务发展变化的形势。

(四)就业服务队伍建设缺乏激励

新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者专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化、系统化的过程,不仅包括日常性工作的专业化,还应包括就业工作队伍专业素养、业务能力、知识技能的专业化,与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民办高校处于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时期,民办高校应加强就业服务队伍人才的选聘任用工作,提高准入门槛,实现择优录取,提高民办高校就业服务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但实际来看,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大多来自于学生管理工作岗位或者学界兼职人员,虽然他们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开展学生工作具有较高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会工作经验,且大部分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知识,致使就业服务指导课程效果不佳。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在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并未达成一致,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得到真正的重视,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此外,民办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和职务划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充分反映在就业工作者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分配上,不仅压缩了就业服务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而且也进一步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就业服务人员存在一定的工作情绪,工作信念不坚定,更谈不上潜心研究就业服务管理理念、方法和对策等。然而,就业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业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主要以开展短期培训的方式进行继续教育,但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实现就业服务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服务队伍实现专业化的进程,降低了就业服务管理的有效性。

总之,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管理发展状况和影响就业服务管理精细化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服务管理面临就业服务观念滞后、缺乏系统性规划、就业服务内容不丰富、缺乏个性化、就业过程质量欠佳等问题,大学生就业服务管理的状况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黄芬.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探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2(3).

[2]高玉龙,王文静.浅谈“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3]孟凡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创新研究:以江西省6所高校为例[D].江西師范大学,2011.

[4]王娟.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民办高校毕业生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